◎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成绩统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成绩统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对于教师而言,经常需要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统计,会被一些常见问题难住。碰到的难题主要有:如何统计不同分数段人数、如何在保持学号不变前提下进行排名、如何将百分制转换成不同分数段与如何用红色显示不及格的分数等,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加以分析和讨论。
本文假设读者已对Excel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一定基础,已经掌握如何进行求和、求平均和如何使用自动填充柄进行复制公式等操作,本文对这些一般性操作不做详细介绍,仅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进行讨论。
一、Excel统计学生成绩时的四个难题
假设在统计学生成绩时,我们需要统计出如图1所示的相关结果。
这里,假设学号、姓名、成绩等列及行15都已经事先输好,需要让Excel统计其他的相关数据结果。这时,成绩统计中主要难解决的问题及它们在图中的位置如下:
问题1:如何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图中A16——E16)
问题2:如何在保持学号顺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学生成绩名次排定?(图中F2——F13)
问题3:如何将百分制转换成不同的等级分?(图中“等级1”与“等级2”列)
问题4:如何使不及格的分数以红色显示?(图中红色显示部分,即第12行)
二、解决统计学生成绩时的四个难题的方法
下面,针对上面提出的四个难题分别讨论解决的方法与技巧。
1、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是非常常见的需求,其所需结果如图1中A16——E16所示。这里,假设需要统计90——100、80——89、70——79、60——69及低于60分五个不同分数段的人数。
通常,统计不同分数段最好的方法是利用COUNTIF(X,Y)函数。其中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X为统计的范围,一般最好用绝对引用;第二个参数Y为统计条件,要加引号。
对于小于60分的人数只要用一个COUNTIF( )函数,如在E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60")。
对于其他在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需要用两个COUNTIF( )函数相减。如在A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100")-COUNTIF($C$2:$C$13,"90"),即用小于等于100的人数减去小于90的人数。
如果要统计80——89、70——79与60——69分数段的人数,只要利用自动填充柄将该公式复制到右边三个单元格,再把"=100"与"90"作相应的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具体从操作骤如下:
1、在成绩表右侧的任意一个单元格输入“成绩最高”,如下图所示。
2、在“成绩最高”的单元格的正下方,手动输入Max函数,如下图所示。
3、点击回车,如下图红框所示,成绩最高为“94”。
5、之后再选择任意一个单元格,输入“成绩最高的姓名”,之后在其正下方,首先输入max函数,再输入match函数,如下图红框所示。
6、最后再输入index函数来返回姓名,如下图红框所示。
7、最后,点击回车键,成绩最高的名字为“李明”。
新建一张工作表,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数据,如学科、姓名、学号,学生成绩等,如;我们输入24个学生的成绩作为演示。下面的数据是我们最原始收集到的数据,我们现在就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2
在每个学科后面插入一列,在表头中输入学科排名,如语文课后面这一列输入“语文排名”;在最后两列分别输入总分和总分排名;如所示;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3
在表格后面输入统计指标,如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我们计算时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科目的指标。如所示;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我们一般喜欢把总分第一名的学生排到第一,所示,我们先求出学科的总分来。在O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C2+E2+G2+I2+K2+M2),如,通过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学生的总分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对总分进行排序,我们把光标移动到总分列,点击“数据”-“排序”,主要关键字我们选择总分,按降序的方式进行排序,如所示;设置好后点击确定;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这一步我们就可以来求学生的总分排名了,大家注意这一步不要用自动填充功能给总分编序号,因为可能会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我们用公式来编写,如果出现分数相同,那么排名也将相同,名次自动往后推。我们在P2中输入公式
=RANK(O2,$O$2:$O$25),大家一定要用上"$"符号引用,不然排名将会出错;自动完成数据填充。如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学会了上面这一步,我们对学科单科排名也就简单了,我们分别在
D2,F2,H2,J2,L2,N2,中输入公式
=RANK(C2,$C$2:$C$25),=RANK(E2,$E$2:$E$25),=RANK(G2,$G$2:$G$25),=RANK(I2,$I$2:$I$25),=RANK(K2,$K$2:$K$25),=RANK(M2,$M$2:$M$25),可以求出第一条记录在所有记录中的排名。如;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我们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所有单科成绩的排名,如,可以看出,分数相同的学生的排名也是相同。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下面我们来求学生的平均分,在c27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C2:C25),如,我们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它学科平均分的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用同样的方法,使用MAX()计算最高分,MIN()计算最低分;countif()计算及格人数,这个函数的具体用法请大家百度找一下,这里只告诉大家用这个函数实现,我们在公式栏输入=COUNTIF(C2:C25,"=60"),在优秀人数中我们改为=COUNTIF(C2:C25,"=90"),之后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它单元格的填充。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现在我们来计算及格率和优秀率,及格率(优秀率)=及格人数(优秀人数)/总人数,我们刚才计算的及格人数在C32单元格,学生总数为24,所以在公式中输入=C30/24,同理,在优秀率中输入=C32/24。自动完成后面学科的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选择中
c31:m31和c33:m33,设置数据以%显示;如图所示。接着我们删除排名列中的统计指标。因为这些数据是复制过来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它。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一张统计分析表格基本就制作完成了,我们只需要对表格进行一定的美化处理就可以了。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需要用到Countifs函数,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如下图,在下图表格文件中A列为姓名,B列为分数,C列为分数范围,D列为统计人数,这时如果要在D2单元格中统计出B列中成绩小于60分的人数,那么在D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S(B2:B10,"60")”,按回车键进行执行。
二、效果如下图,这时即可在D2单元格中统计出所有低于60分成绩的人数。
三、要在D3中统计“60分—69分”的人数,输入公式“=COUNTIFS(B2:B10,"=60",B2:B10,"=69")”即可统计出来。
四、在D4单元格统计“70—79分的人数”,使用公式“=COUNTIFS(B2:B10,"=70",B2:B10,"=79")”。
五、D5单元格统计“80—89”使用公式“=COUNTIFS(B2:B10,"=80",B2:B10,"=89")”。
六、最后是在D6单元格统计“大于等于90分”使用公式“=COUNTIFS(B2:B10,"=90")”。
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Microsoft Office Website——网站。包含在Microsoft Office 2007、Microsoft Office 2010的所有版本。
Microsoft Office Update——网站。Office2000、XP、2003和2007版、2010版的补丁查找和安装服务。
Microsoft AutoUpdate- 供Mac 版本用户更新 Office 至最新版本的安装器。
从1997年版本开始,Microsoft Agent(在9.0/2000版和更高版本)和一个相似的演员技术(在8.0/97版)开始提供Office助手,一个交互式帮助工具。“助手”的绰号经常是“Clippy”或“Clippit”。因为它缺省对应CLIPPIT.ACS。
从Macintosh Office 1998开始,Office的Macintosh版本和视窗版本分享同样的文件格式。结果,任意一个安装Office 1998或更晚版本的Macintosh均能读取Windows平台的Office 8.0(1997)版或更晚版本的文件,而且反之亦然。
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
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发布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Excel
众所周知,Excel是目前功能最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之一。它的表格生成功能及数据处理能力一直是受人们称道的。作为老师,在每次考试后,最麻烦的事莫过于统计和分析学生成绩了。利用Excel的强大的函数功能和各种自动生成功能制作一个学生成绩统计通用模板,可以很好的解决老师们这个烦恼。
一个功能较完备的学生成绩统计模板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
1、可统计学生个人总分、平均分;
2、可统计学生个人总分排名、平均分等级;
3、可统计本班各科总分、平均分;
4、可统计各科应考人数、实考人数;
5、可统计各科优秀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秀率、及格率;
6、可统计各科最高分、最低分;
7、能方便地查看各统计结果;
8、能有效地防止无效数据的产生,适合多种情况的成绩统计。
为了做好成绩表,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步
一、建立主体框架这一步要完成下面几件工作:
1、 确立表头,2、 确立列标题3、 输入学生姓名。4、确立几项标题。包括各科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秀率、及格率、应考人数、实考人数等常用统计项目。
二、确立表格格式
三、确立各单元格的数据格式:小数点位数,文本,数字,百分数等
四、利用函数完善功能
常用的8个函数
COUNT():返回包含数字以及包含参数列表中的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利用函数 COUNT 可以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字数组中数字字段的输入项个数。
COUNTA():返回参数列表中非空值的单元格个数。利用函数 COUNTA 可以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组中包含数据的单元格个数。
COUNTIF():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AVERAGE():返回参数的平均值(算术平均值)。
SUM():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RANK():返回一个数值在一组数值中的排位。数值的排位是与数据清单中其他数值的相对大小(如果数据清单已经排过序了,则数值的排位就是它当前的位置)。
MAX():返回一组值中的最大值。
MIN():返回一组值中的最小值。
IF():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结果。
我表的公式为:
第一人 分数总和 =SUM(B3:E3) 平均分 =AVERAGE(B3:E3) 总分排名 =RANK($G3,$G$3:$G$42)
是否双科优秀:=IF((B3=90)*(C3=90),"双科优秀","非双科")
是否三科优秀:=IF((B3=90)*(C3=90)*(D3=90),"三科优秀","非三科优秀")
是否四科优秀: =IF((B3=90)*(C3=90)*(D3=90)*(E3=90),"四科优秀","非四科优秀")
语文考试人数 =COUNT(B3:B42) 总分 =SUM(B3:B42) 平均分 =AVERAGE(B3:B42)
优秀人数 =COUNTIF(B3:B42,"=90") 优秀率 =B47/B44
及格人数 =COUNTIF(B3:B42,"=60") 及格率 =B49/B44
语文各分数段人数
10以下=COUNTIF($E$3:$E$42,"10")
20以下=COUNTIF($E$3:$E$42,"20")
30以下=COUNTIF($E$3:$E$42,"30")
40以下=COUNTIF($E$3:$E$42,"40")
50以下=COUNTIF($E$3:$E$42,"50")
60以下=COUNTIF($E$3:$E$42,"60")
70以下=COUNTIF($E$3:$E$42,"70")
80以下=COUNTIF($E$3:$E$42,"80")
90以下=COUNTIF($E$3:$E$42,"90")
100以下=COUNTIF($E$3:$E$42,"100")
10以下 =COUNTIF($E$3:$E$42,"10")
10-20 =COUNTIF($E$3:$E$42,"20")- COUNTIF($E$3:$E$42,"10")
20-30 =COUNTIF($E$3:$E$42,"30")-COUNTIF($E$3:$E$42,"20")
30-40 =COUNTIF($E$3:$E$42," 40")-COUNTIF($E$3:$E$42,"30")
40-50 =COUNTIF($E$3:$E$42,"50")-COUNTIF($E$3:$E$42,"40")
50-60 =COUNTIF($E$3:$E$42,"60")-COUNTIF($E$3:$E$42,"50")
60-70 =COUNTIF($E$3:$E$42,"70")-COUNTIF($E$3:$E$42,"60")
70-80 =COUNTIF($E$3:$E$42,"80")-COUNTIF($E$3:$E$42,"70")
80-90 =COUNTIF($E$3:$E$42,"90")-COUNTIF($E$3:$E$42,"80")
90-100 =COUNTIF($E$3:$E$42,"100")-COUNTIF($E$3:$E$42,"90")
100 =COUNTIF($E$3:$E$42,"=100")
语文最高分 =MAX(B3:B42) 最低分 =MIN(B3:B42)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课考试成绩的公正公平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认真的分析,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因此要采取随机抽取各班部分学生的考试分数,利用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分析那些知识点掌握的好,那些知识点还应继续加强,今后应该怎样教,让学生听得懂,掌握牢,相应地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成绩统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考成绩统计、成绩统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