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梁思成子女(梁思成子女还活着吗?)

更新时间:2025-09-08 05:39:48 点击:34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梁思成子女,以及梁思成子女还活着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梁思成是谁后代?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后代。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成(1901年-1972年), 梁启超的 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成有几个子女?各个都成什么才了?

两个子女,一男一女。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

女儿:梁再冰,1929年8月生于沈阳。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担任新华社记者,曾与               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1991年退休。

儿子: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                     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               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1995年曾获日本和韩国媒体授予的“亚洲环境奖”。

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                     的“大熊猫奖”。 

2000年6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使者”称号;同年,被北京市奥申委聘请为环境顾问。

2000年8月,获菲律宾雷蒙•麦格赛赛“公众服务奖”。

2000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 “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2002年,任“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

2003年,获第二届“母亲河奖”表彰他在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卓越贡献。

2003年12月,获中央电视台十大“年度法治人物”。

2004年9月,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

2005年,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2006年11月2日,被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授予杰出成就奖。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因                              病去世,享年79岁。

梁思成有几个子女,各个都成什么才了

两个,女儿 梁再冰,她毕业于北京大学,职业是一名记者,后来好像去美国了。儿子 梁从诫 ,梁从诫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是中国文化书院的副院长,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多种职务,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2010年,七十九岁的梁从诫因病在北京去世。

求梁启超九个子女的介绍

1、梁思顺

梁思顺(1893年—1966年),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 梁启超长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

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2、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

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3、梁思永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梁启超次子,广东新会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留学,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

1948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经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4、梁思忠

梁思忠(1907年—1932年),梁启超三子,1907年出生于日本,早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

在梁启超所有留学子女中,梁思忠的政治热情最高,1927年初梁思忠一度想终止学业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但被父亲劝阻。20世纪30年代初梁思忠毕业回国,加入国民革命军。

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梁思忠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

可惜此后不久,身处前线的梁思忠却在战斗中不慎喝了路边的脏水,结果患上腹膜炎并贻误治疗时机而不幸去世,年仅25岁。

5、梁思庄

梁思庄(1908年-1986年5月20日),梁启超次女,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广东新会,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

梁思庄是梁启超的次女。1925年,梁思庄随大姐梁思顺与即将在加拿大任总领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读书。后分别获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

1933年,与丈夫吴鲁强结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梁思庄当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后又任名誉理事。

6、梁思达

梁思达,出生于1912年,男,1935年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梁启超四子。

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

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7、梁思懿

梁思懿(1914-1988) ,女,广东新会人,1914年出生于北京,为梁启超的第三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

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

8、梁思宁

梁思宁(1916年—2006年),生于上海,是梁启超的第四女。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被迫失学。

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主要从事宣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她与同样是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干部的章柯结婚。建国初期,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梁思宁。

9、梁思礼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男,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他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为向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导弹试验作出重要贡献。

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其代表作品有《梁思礼文集》、《向太空长征》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顺

梁思成有几个妻孑

两个,林徽因、林洙。

1、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林洙

林洙,出生于1928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清华大学退休教工,《梁思成、林徽因与我》等书的作者。

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者、知名学者程应铨的前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与程应铨有一子一女。

扩展资料:

梁思成的子女:

1、梁从诫

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2、梁再冰

女,1929年8月生于北平(梁从诫在其文章中曾提出为沈阳)。父亲是建筑大师梁思成,母亲是才华绝代的林徽因,丈夫是于杭,职业记者。

梁再冰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担任新华社记者,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1991年退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梁思成有几个孩子

两个,梁再冰;梁从诫。

一、梁再冰

梁再冰,女,1929年生于北平 (梁从诫在其文章中曾提出为沈阳)。父亲是建筑大师梁思成,母亲是林徽因,职业记者。

梁再冰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担任新华社记者,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1991年退休。

二、梁从诫

梁从诫(1932年—2010年10月28日),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会长。

梁思成社会评价

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评价:“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

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关于梁思成子女和梁思成子女还活着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