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副主任科员,以及副主任科员和副科级干部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区别:
1、在性质上存在着不同: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是副科级和正科级的非领导职务,这两个是有一定级别的科员,而科员是指尚无职务的公务员。
2、在序列上不同:公务员的职级分两个序列,一个是领导职务序列,一个是非领导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序列科员、副科、正科、副处等组成,非领导职务由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等组成。
3、在实际的权利上不同: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在层次上分别等同于正科职和副科职区别在于前者是非领导 只享受待遇;后者是实际在职位上 拥有实权;科员仅仅是科里不领导的成员,实际所拥有的权利很少;
扩展资料:
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没有工作经历的公务员: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办事员,定为二十七级;大学专科毕业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六级;
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五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定为二十四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主任科员,定为二十二级。
参考资料:科员-百度百科
副主任科员是“非领导职务”,虽然不是实职,但也是科级干部。
在新《公务员法》未实施之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副主任科员:一种是直接晋升,按组织规定,机关单位中可以有不超过二分之一的“非领导职务”,也就是说,单位如果有3个领导职数,最多可以配备一名“非领导职务”,如果是4个领导职数,可以配备不超过2个“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的级别,也不得超过单位级别。如果是县区一级正科级机构,非领导职务可以是主任科员,也可以是副主任科员,但不能直接任命副处级以上职务,也就是任命调研员或者副调研员。
另一种办法是2015年推行的“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任科员超过12年,级别达到23级,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这种待遇只体现在工资福利上,不与职务直接挂钩。也就是说,通过“职级并行”享受更高级别“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其实际职务级别并没有发生改变,到退休的时候,还按晋升前的职级退休。
职级并行套改“非领导职务”,只受条件限制,不受单位级别限制,比如县区正科级机构,任正科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可以晋升副处级待遇。
1、有无职级
副主任科员是个职务名称,而这个职务是非领导职务;副科级职级是职级名称,包含了副科长、副主任科员所处于的职级。
2、待遇的区别
副主任科员是副科级的非领导职务。但这并不代表他就等同于科员,或者只能享受副科级的待遇。副主任科员也是国家公务员中明确的职级的一种,既占编制、又享受待遇。从科员到副主任科员,属于职务上的晋升。
扩展资料:
正职
乡科级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政府正职。
副职
乡科级副职(十级干部):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政府正副职。
行政级别原则上与党内职务无关,但是地方官员同时任上一级党委常委的,级别按上一级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科级副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级干部
副科级职务。
副主任科员是中国公务员职务的一种,其属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序列,副主任科员的级别相当于领导职务的副科长(副乡长、副镇长)。
提升主任科员,一般要求任副科级职务三年以上。副主任科员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第十七条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8-1-28]
差一个级别。
包括:
1、职务工资。副主任科员的为17级410元,科员为18级380元。
2、级别工资按工龄、学历,减去扣除的年限确定。
3、津补贴。副主任科员为2130元,科员为1775元。
我国公务员工资经历了五次改革:
1.第一次改革。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为30级。同时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异,全国被分为11个工资区,第11类区工作人员工资比第1类区同级别人员工资高出30%。然而由于当时主流观念对于物质报酬持否定态度,此后的工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上述“决定”进行,原定于1957年的工资升级也没有如期举行。
2.第二次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这项被称为“结构工资制”的改革调整了1956年工资制度中不区分具体项目的做法,规定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四部分组成。
3.第三次改革。1993年的《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新工资制度要防止高定级别、高套职务工资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不再划分工资区,而是引入了地区津贴。地区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前者主要体现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等差异;后者用于补偿机关工作人员在不同地区生活成本,地方政府可根据自有财力发放此类津贴。
4.第四次改革。2006年6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出台。文件在“改革的原则”部分强调,要有效调控地区工资差距,逐步将地区工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次改革除了要求完善津补贴发放制度外,也对基本工资结构做了调整: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不再保留,级别工资权重有所加大。
5.第五次改革。根据2013年2月国务院转发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工作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制定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规范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二是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将延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导向,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而且注重从制度设计上来找出路
副主任科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副主任科员和副科级干部的区别、副主任科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