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有多少省市,以及中国有多少省市有疫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中国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省份简称如下:
1、北京——简称京。
2、天津——简称津。
3、山西省——简称晋。
4、湖南省——简称湘。
5、江西省——简称赣。
6、上海市——简称沪。
7、重庆市——简称渝。
8、河北省——简称冀。
9、台湾省——简称台。
10、辽宁省——简称辽。
11、吉林省——简称吉。
12、黑龙江省——简称黑。
13、江苏省——简称苏。
14、浙江省——简称浙。
15、安徽省——简称皖。
16、福建省——简称闽。
17、山东省——简称鲁。
18、河南省——简称豫。
19、湖北省——简称鄂。
20、 青海省——简称青。
21、广东省——简称粤。
22、海南省——简称琼。
23、四川省——简称川、蜀。
24、贵州省——简称黔、贵。
25、云南省——简称滇、云。
26、陕西省——简称陕、秦。
27、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8、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9、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30、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31、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3、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
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5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1个综合实验区)。
285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7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55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4727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8473个街道、25147个镇、12465个乡、1085个民族乡、10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扩展资料
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有: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巩固国防,照顾到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
中国宪法和法律严格规定了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第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第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改变,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自治县的行政区域接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乡、民族乡、镇的建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它们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此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名称四大来源
一、因自然地理(山河湖川等)得名:
14个: 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陕西、山东、山西、黑龙江、青海、辽宁、云南、海南
二、以境内城市或地名得名
10个: 贵州、吉林、台湾、福建、甘肃、安徽、北京、江苏、上海、重庆
三、因国家战略或边疆传统命名:
7个:四川、广东、广西、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
四、因物产、贸易港口等得名
3个:香港、澳门、天津
截至2011年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共有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6个。市所属的行政区划级别可细分为三种不同情况:①直辖市属第一级(省级)行政区;②普通地级市和副省级市属第二级(地级)行政区;③县级市属第三级(县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区,后历经多次变动,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1967年设立天津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目前全国共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
参考资料:
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行政区单位名称)-百度百科
省 (中国一级地方行政区)-百度百科
中国有多少省市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有多少省市有疫情、中国有多少省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