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姓余的名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演义姓余的名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姓余的历史名人
余栋臣:
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余象斗:
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经他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靖:
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著称,在宋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余 深:
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依附蔡京,结为死党,蔡京之阴谋诡计多出自余深,后虽贵为宰相,但屡遭弹劾。
余 靖: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名臣,进士及第,通晓契丹语,曾三次使辽,在南海为帅十年,不载一物归,官至工部尚书,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英宗念其辅先皇有功,谥号“襄”,后人称他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他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后人建风采楼、以风采为路名纪念他。著有《武溪集》等。
余 深:
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依附蔡京,结为死党,蔡京之阴谋诡计多出自余深,后虽贵为宰相,位屡遭弹劾。
余 阙:
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省),曾任都元帅,与红巾军相拒数年,著有《青阳集》。
余 怀:
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学家,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
余 集: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画家。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写山水,兼长画卉禽鸟,无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 非:
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宣传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青年科科长,团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前总政治部文娱科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治委员,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参加了守卫黄河和山西等地的游击战以及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副政治委员、处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处长、西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他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探索和指导部队建设,为加强空军部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的七大候补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余 明:
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原名余嗣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特务队队员、光山县便衣队指导员、鄂东北叁路游击师手枪队指导员、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叁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9团连指导员、7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师4旅12团政委、6旅16团政委、第七师19旅55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7师19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副政委、13纵39师政委、31军93师政委。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去世。
余允文:
宋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瓯)人,读书精研正学,见司马光等对孟子有毁词,作《尊孟辩》以应。
余端礼:
衢州龙游(今浙江省衢县)人,南宋宰相。曾与赵汝愚共同商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了嘉王赵扩,1196年正式任左丞相。
余子俊:
四川省青神人,明成化年间管至兵部尚书负责督修九边长城,多次击败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他是党项羌的后人。
余象斗:
福建省建安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的编著者和刊行者,其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叔岩:
湖北省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三胜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其孙余叔岩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
余重谟:
福建将乐人,清代书画家。善飞白,大者如盖,宗朱熹、苏轼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辞。
余昂霄:
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画家,举人出身,居官廉洁,善绘事,山水临文征明,有《健松堂集》。
余栋臣:
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出生于南京,1949年赴台,曾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著述甚丰,有《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狼星》等十几部诗集,散文集有《逍遥游》、《乡的牧神》等,评论集有《掌上雨》。
余姓古代名人主要有:
余 善:即东越王或东越武帝,闽越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
余 祭:春秋时期吴国君主。
余 眛:余祭之弟。余祭去世后继承王位。
余昭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为司马氏建立西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余 懃:唐朝名臣,历任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最后勋封上柱国。
余 深:北宋太宰(副宰相)。
余 靖:北宋名臣,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
余端礼:南宋宰相。
余 玠:南宋著名将领,官至兵部尚书。
余 阙:元代监察御史。
余有丁:明朝嘉靖时期三大首辅之一(即宰相)。
余子俊:明代官吏,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余国柱:清朝名臣,正一品衔。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余 怀:清代著名文学家。
1、余清福
余清福(1751-1810),清代福建尤溪县池田乡洋头村人。余清福是小腔戏的创始人。
2、余有本
余有本(1949-1972年)西城镇东村村人,中共党员。1968年4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817部队副排长。1972年12月2日在河北唐山建房中,因房屋倒塌牺牲。1972年12月2日,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
3、余天勋
余天勋(1957-1975年)新阳镇林尾村人,1974年1月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崇安844部队66分队战士。1975年10月15日,在武夷山因翻车牺牲。1975年10月26日,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
4、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5、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6、余继登
余继登(1544-1600年),字世用,号云衢,北直隶交河县人。万历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大明会典》,进修撰,直讲经筵。
7、余深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官位太宰,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8、余复
余复,福建宁德古田一都三阳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卒年不详。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科状元。余复为宋光宗朝第一位状元,也是闽东状元第一人,人称“余状元”。
9、余男
余男,1976年9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9年主演电影《月蚀》,获得第4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04年,凭借电影《惊蛰》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9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6年,凭借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和迦太基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项。
2013年担任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1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评委
10、余秋里
余秋里(1914.11.15-1999.2.3),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吉安县农民暴动和工农红军,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余姓历史著名人物:余齐民、余昭元、余镐、余懃、余渊海、余靖、余深、余天锡、余端礼等。
1、余齐民,晋陵晋陵人也。晋陵——西晋末改毗陵县为晋陵县;同时,又改毗陵郡为晋陵郡,治丹徒,东晋时移治京口,又移晋陵县。唐曾以常州为晋陵郡。晋陵县于明初并入武进县。
2、晋初余姓著名的人物有余昭元,因功高绩伟敕赐姓佘,为佘姓著名得姓始祖。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
3、余朝贵,晚清重臣,黄冈余家楼人。清廷曾赐“劲勇巴图鲁”称号。是与左宗棠,曾国藩等并列的清廷五位从一品衔汉人武官之一。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武官,古代指从事军事的官员,现指外交使馆的一部分。现在所说的武官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军事外交和军事情报工作。同时,它还是使馆馆长的军事顾问,在军事交往和谈判中辅佐馆长工作。
1、余汉谋,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抗日将领。
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汉族,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曾任陆军总司令,并一度主政广东,是中国国民党第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晚年余汉谋定居台湾,蒋总统并未追究余汉谋的军事责任。余汉谋得以清闲安逸过日子,1981年病逝台北。
2、余程万,民国陆军中将衔,抗日将领,曾指挥“常德保卫战”。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国立中山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任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次年转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
早年长期从事政工工作,1940年任74军57师中将师长,1943年11月至12月率部8000守卫抵挡日军116师团30000精兵长达12天之久,部下仅剩五六十人弹尽粮绝他率部突围。次日即带增援部队32团反攻常德,当日收复。
3、余秋里,开国中将,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余秋里(1914.11.15—1999.2.3),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吉安县农民暴动和工农红军,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赤卫大队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第二军团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军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1935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
4、余立金,开国中将,曾任空军政委,“杨余傅”事件受害人之一,平反后任空军党委第二书记,民航总局第一书记。
余立金(1913.10.4 -1978.12.2),湖北省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六军团十八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组织部副部长,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旅政治委员,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南京部队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等职。
参加了鄂东南武装起义、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长征、“皖南事变”突围作战、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解放一江山岛作战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5、余瑞璜,著名物理学家,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教授。
余瑞璜,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著名X—光晶体学家、金属物理学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杰出校友。1930年1月毕业于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教授。3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
1942年创立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被国际晶体学界誉为国际上第一流晶体学家。4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抽气式X光机,195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医用封闭式X光管,70年代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姓
关于姓余的名人和三国演义姓余的名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