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曾格林沁(僧格林沁王府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2:42 点击:315

今天给各位分享曾格林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僧格林沁王府旅游景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僧格林沁呢?

僧格林沁是一个头脑特别容易发热的人,一会清醒,一会糊涂。比如在第2次鸦片战争,在大沽口战役,僧格林沁打的就很好,引诱英法联军进入到自己的火力圈,在泥泞的滩头和浅水区,杀伤数百联军。

但是回头就在八里桥狭小的战场,以数百人一队的方式,骑马冲击英法联军有后膛阿姆斯特朗野战炮,战壕和步枪阵的大型阵地,而且是一直蛮干到了最后。在打击太平天国战役也是如此,虽然僧格林沁全歼了太平军最精锐的北伐军,但是确是死打硬拼,硬堵着打。

太平军第2批北伐军上来的时候,僧格林沁却突然开窍了,他的部队快速隐蔽南下,在数万太平军夜间渡河的时候,吉林和蒙古马队突然发动突袭,一举对太平军第2批北伐军形成歼灭性打击。

但是,僧格林沁打败太平军两次北伐,自己也损失了8000人。在对英法联军的战争又在2次大沽口战役,1次张家湾战斗和1次八里桥战斗损失上万人,在1862年一举受降捻军十几万,打散捻军十几万。1863年打败十万捻军,杀死捻军总盟主张乐行。1864年,太平军陈得才,赖文光,捻军张宗禹联军在河南大会师,大军一起冲向天京,要解救天京,结果僧格林沁在湖北安徽边境击败太平军捻军联军,陈得才自杀。天京最终失去了最后一支援军。

结果第2年,也就是1865年,僧格林沁一战就把八旗当中最能打的一批中级军官全部葬送在了高楼寨捻军伏击圈,这一战的损失到清朝灭亡都没有恢复。清军一战损失1万人,包括6千黑龙江和蒙古马队,战后清廷的告示明言:“此次陷敌者有很多贵胄和开国功臣之后……”,让清朝军事彻底依靠汉人军事力量。

而先期调离僧格林沁部队的依克唐阿,长顺,金顺,多隆阿等几个人后来都在远征西北,收复新疆,甲午战争当中表现不错。但是,大部分八旗中坚武力都是葬送在,脑子一会糊涂,一会清醒,一会明白,一会犯晕的僧格林沁手里。其实算起来,僧格林沁和他的部下,消灭的捻军和太平军主力一点都不比湘军少。

晚清猛将僧格林沁,为何被16岁少年一刀毙命?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和世界“脱轨”已久的清政府早已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下大变,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功的成为了世界老大。而清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最终这个“天朝上国”输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等地。

更可怕的是,输掉了这次战争却还是没有打醒清朝统治者,在他们看来只要江山不丢,这割地赔款的事他们根本管不着,所以清朝统治者在这之后可以说是更加的腐化堕落,而曾经骁勇无比的“八旗军”更是找不出可以统兵大将,在清朝后期仅仅只有一个僧格林沁可以挑得起大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誉为“国之柱石”的人物却不明不白的死了,按理说僧格林沁身经百战就算是死也不该这么窝囊,那么当时那个十六岁少年是如何做到能够杀死身经百战的僧格林沁的呢?

大清“僧王”僧格林沁

在曾国藩和左宗棠主导的湘军、淮军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当时清朝政府之中要说军功第一人还要数僧格林沁。

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当时太平天国的战斗力还很强,各地前往镇压的清军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唯有僧格林沁可以说是异军突起。

比如在“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之中,就是僧格林沁的清军击败了北伐军,并俘虏了太平天国的统帅林凤祥,同年6月击败了和林凤祥齐名的名将李开芳。

同样的,虽然清政府对外作战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是清政府对英法联军的第一次胜利大沽口之战也是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之下获胜的。

不过在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中,僧格林沁指挥的大军败给了当时的英法联军,也就是这一战让僧格林沁从此跌落了神坛,而且也遭到了当时主和派大臣的非议,在这之后为了对付太平天国和英法等国,曾国藩等大臣开始逐渐上场。

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清政府对于僧格林沁明显不再如同以前那般重视了,而失去了光环的僧格林沁可以说也死的很窝囊,在和捻军的对战之中竟然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杀死。

僧格林沁为何会被一个少年轻易杀死?

公元1864年,中国历史上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平息,然而在这个时候的清政府还没有消停,因为就在一年之后捻军爆发了起义。

清政府命令僧格林沁前往平叛,然而久经战阵的僧格林沁不知道为何竟然中了捻军统帅张宗禹的诱敌之计,大军进入了他的伏击圈,僧格林沁虽然勇猛,可是他的部队没有这么好运了,最终全军覆没,唯有僧格林沁侥幸逃过了一劫,可是却也是身受重伤。

当时僧格林沁身受重伤,他自己也知道跑不了多远,所以便躲在了麦田里,想要趁着天黑跑出去,然而很不幸的是他好巧不巧的遇到了捻军的搜索队伍。

当时僧格林沁身受重伤,平时十成的力量仅仅只能发挥十分之一,外加上他没有想到捻军会派出搜索队伍,所以也没有过多的警戒,故而那个杀死僧格林沁的十六岁少年没费多少事就杀死了僧格林沁。

而好巧不巧的是,那个少年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杀死的人是僧格林沁,直到后来回到军营之中才得知自己杀的人来头有多大。

所以僧格林沁之死纯粹就是一场“闹剧”:一个是身受重伤外加上没有过多的警戒四方,另外一个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出来巡逻正好碰到个落单的,而且事后才得知这是个大官,最终就有了僧格林沁这一幕。

有很多网友对于僧格林沁之死戏称为“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说明了这桩事情的巧合性和意外。然而更巧合的是也还在后面,后面这个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自己把自己杀死僧格林沁的事说漏嘴了,而清政府立马派人来捉拿他,可以说也是自己把自己作死。

僧格林沁是谁啊

僧格林沁(1811—1865),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嘉庆帝的嗣外孙(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给蒙古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公主前卒,后来索特纳木多布济死后无子,以从子僧格林沁为嗣)。清末著名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出生在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 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12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济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道光六年(1826年),赏用朱缰。道光九年(1829年),赏穿黄马褂。同年二月,命管上虞备用处事。九月,命管火器营事。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九月,为后扈大臣。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二月,充谙达(督领侍)管虎枪营事。七月,命总理行营。十二月,为阅兵大臣。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道光十七年(1837年),赏用黄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充右翼监督,署正蓝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五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九月,命往县剿匪,授左翼监督。十二月,道光皇帝嘉奖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赏四团正龙补服并准予穿用。道光皇帝驾崩时,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 咸丰元年(1851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咸丰二年(1852年),上书逮捕佃农抗租领头人吴宝泰等下狱。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九月,设防紫荆关。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咸丰帝赐僧格林沁“博多罗巴图鲁”称号。咸丰四年(1854年),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擒杀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咸丰帝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四月,诏世袭罔替,俸银加倍。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命僧格林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咸丰八年(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及托明阿防守天津大沽海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之兵员,倾全国之粮食,整顿军队,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他的意见未被采纳。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失败的教训,积极筹建大沽海口和双港的防御工事,整肃军队,做好反侵略的各项准备。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13只炮艇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藐视中国军队的设防,不听中国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激起了中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清廷对僧格林沁和有功将士大加奖赏。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与肯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州。咸丰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职。继而再战,又败于张家港、八里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主和派大臣埋怨僧格林沁触怒了洋人。咸丰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钦差大臣职。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根据僧格林沁的奏请,其哲里木盟长职由达尔罕亲王索特那木彭苏克补授。同治元年(1862年),赏还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不久诏世袭罔替。朝廷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流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也损失惨重。同治四年(1865年),捻军整编,增强战斗力,重创清兵。同年四月,僧格林沁率万余清兵追击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在山东曹州菏泽县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陷入捻军伏击包围圈,其所部骑兵全军覆没。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被斩首。 僧格林沁死后,谥曰“忠”,配飨太庙,并绘像紫光阁,其子伯彦讷谟祜袭亲王爵,并赏“博多勒噶台”王号。光绪年间,清廷在今地安门东大街路北为僧格林沁立专祠,名“显忠祠”,春秋致祭。

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僧格林沁堪称清朝末年的传奇人物,从一个穷苦家庭的放羊娃到影响清廷命运的朝廷重臣;从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俘虏太平天国悍将林凤祥、李开芳,到兵败身死于无名16岁少年之手,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僧格林沁原本继承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后来因功升为世袭罔替博多勒噶台亲王,用民间话说就是一个“铁帽子王”。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把僧格林沁看做屌丝逆袭的典范。1811年出生的僧格林沁虽然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但是家道早已中落、家境贫寒,僧格林沁几岁就开始给有钱人家放羊赚钱养家。要不说命运眷顾有准备的人呢,僧格林沁的父亲布和德力格尔有正事,家里再穷也要送儿子去读书识字,而僧格林沁也是争气,从小弓马娴熟、文武兼备,非常出色,为自己争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时代开始满蒙联姻就是国策,而蒙古科尔沁部更是满清统治者拉拢的重点,科尔沁和满清皇族关系最亲近。1801年嘉庆皇帝按照传统,将自己的女儿和硕庄敬公主嫁给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但是这个公主多年来一直没能生出孩子,扎萨克多罗郡王还不能另娶延续后代,这就算绝嗣了。因此1825年,在道光皇帝的安排下从扎萨克多罗郡王的亲属中选择继承人,当时道光皇帝一眼就看中了仪表堂堂、人才难得的僧格林沁,就这样年仅15岁的僧格林沁成为新一任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还被道光皇帝带回北京亲自教导,从此飞黄腾达。

从1825年僧格林沁进京开始可以说是荣宠备至,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赏穿黄马褂、赏用黄缰,历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后扈大臣、阅兵大臣、八旗都统等亲信要职。道光皇帝驾崩后,40岁的僧格林沁成为顾命大臣之一,赏穿四团正龙补服,主持道光帝丧葬事宜。

僧格林沁的人生巅峰还是在咸丰皇帝时期,因为他是一个天生的武人。随着承平日久,清朝赖以打天下的八旗劲旅战斗力每况愈下,满蒙上层贵族也早就在歌舞升平中打不了仗了,而僧格林沁可能是因为出生贫苦的原因成为了贵族中的异类。僧格林沁在军中一直可以和士卒同甘共苦,同吃同住、一起训练,在僧格林沁以身作则下,其麾下的部队成为满蒙八旗中最后的精锐,因此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动摇清廷统治的时刻,咸丰皇帝赐下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任命僧格林沁掌控清朝在北方的全部精锐部队消灭太平军。僧格林沁在两年间大小数百战连败太平军,俘虏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威震海内。

僧格林沁能打胜仗除了自己能征善战、爱兵如子之外,也和他懂得爱民护民很有关系。清朝末年人命如草芥,战事一起首先遭殃的就是老百姓,不论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太平天国的太平军,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百姓流离失所。而僧格林沁难能可贵的就是大军所至从不扰民,还会安抚百姓,一旦麾下士兵扰民害民,僧格林沁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严肃处理,因此很得民心。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后,百姓纷纷罢市祭拜、哭声震天,其灵柩返回北京时百姓士卒成群结队的前往迎接,送上的万民伞就有七十多柄。

僧格林沁是清末难得的善战、敢战的军事统帅,毕竟在他指挥下的大沽口保卫战是清朝对外战争中的少有胜利,但是他恃勇少谋的性格也埋下了其败亡的祸根。比如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在没弄清英法联军战力的情况下,莽撞的率领骑兵正面进攻英法联军,致使满蒙八旗精锐骑兵损失过半;再比如1865年清剿捻军的菏泽高楼寨之战,僧格林沁在击溃招降数十万捻军后骄傲自满,轻率的进入捻军的伏击圈,最终兵败、身死于16岁少年张皮绠之手,也葬送了八旗最后的精锐。

僧格林沁是清廷最为倚重的大将,堪称“国之柱石”,全盛时期手握满蒙八旗精锐及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与曾国藩齐名,号称“南曾北僧”。僧格林沁死后清廷在军事上再无作为,只能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军事统帅,坐看湘军、淮军等地方势力做大。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蒙古族。

幼年,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曾随父亲布和德力格尔为富人放牧。12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道光六年(1826年),赏用朱缰。道光九年(1829年),赏穿黄马褂。同年二月,命管上虞备用处事。九月,命管火器营事。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九月,为后扈大臣。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二月,充谙达(督领侍)管虎枪营事。七月,命总理行营。十二月,为阅兵大臣。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道光十七年(1837年),赏用黄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为正黄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充右翼监督,署正蓝旗满洲都统。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五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九月,命往密云县剿匪,授左翼监督。十二月,道光皇帝嘉奖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赏四团正龙补服并准予穿用。道光皇帝驾崩时,僧格林沁为顾命大臣之一。

咸丰元年(1851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銮仪卫事。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咸丰二年(1852年),上书逮捕佃农抗租领头人吴宝泰等下狱。主持道光帝梓宫迁葬,恭谨从事,赏加三级。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巡扑五营及察哈尔各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九月,设防紫荆关。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咸丰帝赐僧格林沁“博多罗巴图鲁”称号。咸丰四年(1854年),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咸丰帝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四月,诏世袭罔替,俸银加倍。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命僧格林沁署镶红旗汉军都统。

咸丰八年(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及托明阿防守天津大沽海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之兵员,倾全国之粮食,整顿军队,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他的意见未被采纳。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失败的教训,积极筹建大沽海口和双港的防御工事,整肃军队,做好反侵略的各项准备。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13只炮艇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藐视中国军队的设防,不听中国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激起了中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清廷对僧格林沁和有功将士大加奖赏。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对此事给予充分关注与肯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州。咸丰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职。继而再战,又败于张家港、八里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主和派大臣埋怨僧格林沁触怒了洋人。咸丰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钦差大臣职。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根据僧格林沁的奏请,其哲里木盟长职由达尔罕亲王索特那木彭苏克补授。同治元年(1862年),赏还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不久诏世袭罔替。朝廷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流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也损失惨重。同治四年(1866年),捻军整编,增强战斗力,重创清兵。同年四月,僧格林沁率万余清兵追击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在山东曹州菏泽县高楼寨陷入捻军伏击包围圈,全军覆没。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被杀。

僧格林沁王府

——炒豆胡同73、75、77号

王之鸿

炒豆胡同属东城区交道口地区,是交道口南大街路西从南往北数的第一条胡同。胡同自东向西沟通交道口南大街和南锣鼓巷,长400多米。此处明代称“炒豆儿胡同”,清宣统时称“炒豆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称“交道口南九条”,“文化大革命”中改称“大跃进路头条”,1979年复称“炒豆胡同”。

炒豆胡同73、75、77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南北贯通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原为僧格林沁王府,1986年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炒豆胡同73、75、77号后院均被隔成独立院落,门朝北开,门牌分别为板厂胡同30、32、34号。以上院落共有房屋200多间。

《燕都丛考》载:“博多勒噶台亲王府,在安定门内炒豆胡同。科尔沁郡王索特那木多布齐尚仁宗三女庄敬公主,追封亲王街,其子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咸丰时以剿贼功,食双亲王俸,谥曰忠,配享太庙。今王伯彦讷谟祜嗣府为忠王所建,非公主赐第也。”据此可知,此府之所以称“僧王府”,是因为第一代府主是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死后,其长子伯彦讷谟祜袭爵,此府遂称“伯王府”。伯彦讷谟祜死后,因其长子那尔苏早死,故由其长孙阿穆尔灵圭袭爵,此府又称“阿王府”。确切地讲,此府应称“博多勒噶台亲王府”,因为“博多勒噶台亲王”是世袭罔替的。

僧格林沁承袭科尔沁郡王,因军功加封亲王、食双俸。因此,僧王府最初只是一般的郡王府,其规模和规制远不能与后来几乎占了整条胡同的“世袭罔替”的亲王府相比,后来的僧王府是累年扩建改建而成的。

清道光六年(1826年),僧格林沁出银6690两认买了前任杭州织造福德入官的房屋117间。认买后,进行改建,与西部的原府连在一起,构成由东、中、西三所四进院组成的王府。其中东所除正院四进外,还有东院四进。东所的大门被改建成五脊六兽三开间的府门,以符合亲王府制;王府的正殿仍在中所正院。

胡同南侧有一座大照壁正对府门,府门两旁有上马石,上马石旁有一对雕石矗灯;府门里两厢置兵器架,后器架上插着两排“阿虎枪”①,面阔五间的腰厅和垂花门、后罩房等均有抄手廊相连,院内有假山、水池和爬山廊、游廊、花厅、亭、台等建筑。正殿台阶五层,举架高大,有脊兽;每间面阔一丈有余,进深超过两丈;殿内用“金砖”②墁地,墙上挂着一幅僧格林沁头戴秋帽、身穿“巴图鲁”③鹿皮坎肩的油画像。

僧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曾任清廷銮仪卫大臣,清廷退位后又曾任民国的国会议员,家道日趋衰落。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赡养费而被控告,法院受理公开拍卖“僧王府”。该府西部成为温泉中学,中部卖给了朱姓人家,东部除留一部分为阿穆尔灵圭之子和琳自住,其余卖给了西北军。一座显赫的王府未及百年便被分割得七零八落。1954年,煤炭部买下原“僧王府”的大部分院落作为宿舍。

僧格林沁(1811—1865),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清末著名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曾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咸丰三年(1853年),任参赞大臣,率所部骑兵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咸丰五年(1855年),因擒杀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咸丰皇帝颁诏:“僧格林沁进封亲王,世袭罔替。”咸丰十年(1860年),抗击英法联军,失守大沽、天津。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在山东、河南、安徽对捻军作战,同治四年(1865年),被赖文光、张宗禹率领的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围歼斩首,其所部骑兵亦全军覆没。

僧格林沁死后,谥曰“忠”,配飨太庙,并绘像紫光阁,其子伯彦讷谟祜袭亲王爵,并赏“博多勒噶台”王号。光绪年间,清廷在今地安门东大街路北为僧格林沁立专祠,名“显忠祠”,春秋致祭。

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将八旗制度变为纯粹的军事组织,八旗子弟,尽佥为兵,“以清语、骑射为务”,实行世袭兵役制。乾隆皇帝曾说:“朕常躬率八旗臣仆,行围较猎,时以学习国语,练习骑射,操练技勇,谆切训诲,此欲率由旧章,以传奕祀,永绵福祚。”简言之,为大清江山千秋万代计,满文不能失传,兵权不能旁落。然而,到了道光年间八旗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了,幸好还有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尚称劲旅,能与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相提并论。

僧格林沁一死,清廷从此丧失了满蒙八旗的劲旅,军权渐次落入湘军、淮军手中,清廷能不震掉?!从这个意义上讲,僧格林沁确是一位清末标志性的人物。

注:

①阿虎枪,长矛的一种。

②金砖,澄泥黑光面的大方砖。

③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

参考资料:

《燕都丛考》(陈宗蕃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

《清鉴》(印鸾章著北京市中国书店)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王忍之编三联书店)《朱家溍讲北京》(杨良志选编北京出版社)

《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卷》(谭伊孝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成吉思汗二弟与蒙古族》(作者勿日汗载《新华每日电讯》)

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僧格林沁最终是战死沙场的,因为他在阻止太平天国北伐的战争中阵亡了。

关于曾格林沁和僧格林沁王府旅游景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