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贫困线(贫困线标准2021年收入)

更新时间:2025-09-11 11:54:33 点击:26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贫困线,以及贫困线标准2021年收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贫困线是指什么

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

中国贫困线标准20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现行的扶贫标准低于世界银行确定的扶贫标准,该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根据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来确定国家标准,是中国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以来一贯的、一直的做法。”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回应称,据统计,2020年底中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40元,远远超过国际极端贫困标准。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国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是1986年,标准是206元,对应的贫困人口是1.25亿人,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次是2001年制定国家第一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时,提高标准到865元,对应贫困人口是9422.8万人。第三次是2011年制定国家第二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再一次提高标准到2300元,2300元是按照2010年的不变价,对应贫困人口是1.22亿人。

洪天云透露,脱贫攻坚以来,中国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都是以户为单位,衡量标准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最容易记住。

谈到识别标准、脱贫标准,洪天云表示,“就是‘一二三’。”他具体解释,“一收入”讲的是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也就是刚才说的2300元,到2020年现价约4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是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包括饮水安全有保障。中国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标准,不仅仅是收入,还考量了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的实现。总体来看,是高于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的,也高于2015年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绝对贫困线,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下一步,我国将按照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和部署,保持现有政策的总体稳定,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0年国家贫困线标准

以往划分贫困户的标准是看家庭人均收入,那么2020贫困划分标准是什么?想知道的话就来看看今天的视频吧。

1.两不愁: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在当地划出收入的分数线,像广西就是农民年均人总收入超过3500元以上。

2.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就是三保障。教育是指所有的贫困户,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医疗是指所有的贫困户,必须人人参加医保,也就是新农合;住房,必须是所有的贫困户每人住房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而且必须是稳固住房。2016年贫困线约为3000元,2015年为2800元。中国目前贫困线以2011年2300元不变价为基准,此基准可能不定期调整。2011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国际贫困标准(国际赤贫标准)为一人一天1.9美元。

绝对贫困标准

正常人们所说的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贫困线是指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因自然、社会、经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原因收入减少或中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而制定的社会救济标准。

绝对贫困线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接受由国家统计局设定的农村贫困线,把它作为识别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标准。该贫困线设定的方法是符合国际规范的。首先,确定一种营养标准,国家统计局将营养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天2100大卡。然后,根据20%的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测定出满足这一营养标准所需要的各种食物量,再按照食物的价格计算出相应的货币价值。这一货币价值成为“食物贫困线”。最后是确定“非食物贫困线”,简单的方法是既可以主观地确定食物贫困线在整体贫困线中的比例,也可以参照整个社会的恩格尔系数或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来确定这一比例。国际贫困标准(InternationalPovertyLineStandard)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76年组织了对其成员国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后提出了一个贫困标准,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就是后来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标准。1985年,中国确定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作为贫困线,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微调。贫困线之下,还设置了收入更低的绝对贫困线。2008年,中国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6元-1067元。其实,中国贫困线过低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银行将每人每日1美元定义为最低标准的贫困线,中国距此标准尚有一段距离。

中国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到2005年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如果按照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贫困线名词解释

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2015年10月初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调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量增加。

使用问题

使用贫困线会有很多问题。因为收入仅仅高于或仅仅低于贫穷门槛对当事人没有什么差别,贫穷的影响效果是渐进式而并非割裂式,同样的低收入对不同人有不同影响。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有时候需要利用收入不平等度量。

贫困线倚靠对收入数字上量度。如果也考虑其他人类发展指标如健康、教育,它们也要量化,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贫困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贫困线标准2021年收入、贫困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