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库兹涅佐夫元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库兹涅佐夫元帅级有几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不是一个人,是同姓耳。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1902-1974年),苏联海军元帅。1919年参加红军,1932年毕业于海军学院。1939年至1946年担任苏联海军人民委员和海军总司令。苏德战争中指挥海军对德作战,是苏联杰出将领之一。战后一度被降职,1951年重返海军帅位,任海军部长。1955年晋升为海军元帅,次年被撤职。
瓦·瓦·库兹涅佐夫,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传统问题。
老毛子其实六十年代才开始发展航母。原因有以下几个:1、斯大林时代来不及造,晚年曾接受库兹涅佐夫元帅的建议,准备发展航母,但是不就就去世了。2、赫鲁晓夫迷信导弹和核潜艇,直接把库兹涅佐夫元帅从元帅贬到中将,并勒令退役。而元帅的名誉苏联解体前夕才恢复。3、毛子一直觉得航母是进攻型武器,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建造,不仅是苏联,中国八十年代也有这种情结因素。另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决定武器需求。苏联建造的四个级别航母,真正算得上叫“载机巡洋舰”的是第一级“莫斯科级”和第二级“基辅级”,这两级航母搭载卡-25A或卡-27反潜直升机的话,在战略构思中是用来反制当时美国的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库舰、辽宁和现在中国在建的001A属于同一级,这一级早期设计的时候还保留了一定的导弹,但是辽宁在改装的时候都已经拆除了。因为航母需要的是夹板和固定翼战斗机,不需要自身配备强大的火力。从库舰到辽宁再到001A也能够反映这种变化。
苏联航母真正的巅峰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但是一艘被拆解的未完成的巨舰。该舰排水量超八万吨,核动力,基本上是瞄准当时美国在役的企业号、小鹰号等超级航母。二战后没有哪个国家在航母上与美国距离如此接近过。
综上,苏联当时是准备造正常的搭载固定翼滑跃、弹射航母的,只不过解体使得这一切都变成了空谈。俄罗斯现在只是沿袭旧的名称而已,瓦良格这一级是实实在在的苏联造的第一级重型航母。
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由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设计,船体设计参照了其前型基辅级。该级舰原本是设计成排水量为 9 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由于资金紧缺被迫降低标准排水量降至55,000吨,尽管如此,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无论规格上抑或规模上仍要比基辅级的更大。 与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仿,飞行甲板采用斜直两段式,斜角甲板长 205 米,宽 23 米,与舰体轴线成 7° 夹角,其板后部安装了4 道拦截索,以及紧急拦机网。飞行甲板右舷处则安装了两座甲板升降机,分别位于岛式舰桥的前后方。
而飞行甲板起飞段出于成本考虑采用上翘 12°的滑跳式甲板而非平面弹射器。
这种起飞方式比采用平面弹射器的航母,具备更高飞机起飞角度和高度,而且所需要甲板工作人员较少。 虽然这种设计有上述优势,但由于飞机离舰的动力完全依靠飞机自身引擎,要在较短的甲板上达到足够的离舰速度(每小时 120 - 140 千米),则需要其固定翼舰载机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这种设计会使得舰载战机无法实现全副武装/全程燃料情况下的升空,大大降低了作战效能;为保证飞机在超低速状态下平稳而不进入失速状态,这对飞行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舰设计上可起降小型固定翼预警机。然而实际上只有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进行过 An-74(安东诺夫设计局基于 An-74 而设计的舰载预警机)的起降试验。 该级舰装有 3座 D/E频段空中与海面搜索雷达(MR-710“顶板”标对空/对海雷达),2 座F频段海面搜索雷达(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1 座 G/H频段相控阵雷达(“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瓦良格号在建造时期由于其可靠性不佳而取消列装),I频段导航雷达(“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以及 4 组 K频段的用于卡什坦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的火控雷达(每组由 1 座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和 2 座 3P37“热闪”火控雷达)。
除此之外,该级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装有海面搜索雷达、投吊式声纳、无线电音以及磁性反常控测器。其防御系统还包括6台数字式计算机、发射机、信号处理机、控制台及辅助设备,可对15~18个目标进行分类跟踪,为母舰发射的导弹提供攻击目标的修正数据,还可指挥对空作战。 与前型基辅级航母一样,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也是集重武装于一身,其前飞行甲板下装备了 12 具P-700 Granit反舰导弹(SS-N-19)垂直发射井(据传瓦良格号在改造工程中会拆卸之),左右舷共安装了 8 具 AK-630防空炮(6 连装 30毫米口径,每分钟 6 千发, 24 千发弹)、8 具CADS-N-1 Kashtan 近迫防卫炮(2 连装 30毫米口径 3K87 格林机枪),18 具 8 槽 3K95 Kinzhal 防空导弹(192具垂直发射系统;3秒一发)以及两具 RBU-12000DAV-1 反潜火箭(60发)。
然而根据《简氏国际海军》2010年4月20日报道,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将在未来为期5年的大修中拆除舰艏的12支SS-N-19垂直发射架。
原本航母即使扣除舰载机,其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近程战斗力量。不同于美国航母:受美国军队偏重编队作战策略的影响,航母只装备小规模的防御型武器,而战斗力量则依赖于其舰载机,需要更大规模的护航舰队来组建航母战斗群以抵消航母本身的武装的不足。 西方国家最初分析该级航母的动力原设计为核动力,采用与基洛夫级巡洋舰相同的压水式核子反应炉。
然而,首舰库兹涅佐夫号最后还是放弃核动力,采用传统动力:8 台蒸汽锅炉以及 4台TB-12蒸汽轮机,每台输出约 37 兆瓦(5万马力),共20万马力。其动力通过 4 支主轴传递到4个大型螺旋桨。极速 32节(约 63千米/时);在航速 18 节(约 33 千米/时)时,最大续航距离为 8,500 英里(约 13,700 千米)。
二战是从1939年~1945年,期间苏联授衔四次,授予元帅的将领如下:
第一次授衔(1940年):
1、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1895.2.18-1970.3.31)
2、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а́пошников)(1882.10.2-1945.3.26)
3、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ули́к)(1890.11.9-1950.8.24)
第二次授衔(1943年):
1、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1896.12.1-1974.6.18)
2、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9.18-1977.12.5)
第二次授衔(1944年):
1、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1897.12.28-1973.5.21)
2、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沃罗夫(Леони́д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воров)(1897.2.22-1955.3.19)
3、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Рокоссо́вский)(1896.12.21-1968.8.3)
4、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Род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1898.11.23-1967.3.31)
5、费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олбу́хин)(1894.6.16-1949.10.17)
6、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Кири́л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Мерецко́в)(1897.6.7-1968.12.30)
第四次授衔(1945年):
1、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1879.12.9—1953.3.5)
2、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1899.3.17-1953.12.23)
扩展资料:
苏联元帅分级
苏联元帅分级很多,共四级,其中以大元帅为最高,具体分级如下:
1、第一级——大元帅:历史上授予大元帅的只有斯大林一人;
2、第二级——狭义元帅及海军元帅,在苏联解体前共有43人被授予二级元帅;
3、第三级——空军、炮兵、装甲兵元帅,在苏联解体前共授衔11人;
4、第四级——空军、炮兵、海军、工程兵、通信兵等元帅,共54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元帅
这个就是简单的文字释义问题。次,即第二。次舰,即第二舰。
现代工业,批量生产。像航空机型、海军舰只,也是序列化配置服役。
如美国尼米兹级航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英文:Nimitz-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现役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亦是美国海军远洋战斗群的核心力量,搭载多种不同用途的舰载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美国海上舰队和海洋利益。
本级航空母舰以第一艘尼米兹号命名,尼米兹号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尼米兹级为美国海军一级航空母舰,共十艘,均由位于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建造。
同理,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是首舰;次舰是瓦良格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1143.5型航空母舰的首舰 ,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滑跃式飞行甲板的航母 ,也是俄罗斯海军最新的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 ,是俄罗斯海军主力舰艇。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于1982年4月1日在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命名源自二战苏联海军总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现部署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
此型航母原计划建造两艘,首舰“库兹涅佐夫”,建造代号“1143.5”,造船厂编号为No.105;
2号舰“瓦良格”号,建造代号“1143.6”,造船厂编号为No.106。
库兹涅佐夫号(右)与瓦良格号(左)
由于苏联末期的历史及剧烈的政治变化,1143.5型的两艘舰多次更名。“库兹涅佐夫”号的实际开工日期为1982年4月1日,当时它还是1143.4型航母的2号舰,这时舰名为“苏联”号。1982年5月7日后,由于在1143.4型2号舰技术方案中添加1143.5型航母要素的修正方案通过,该舰的建造工作也随之中止。1982年9月1日,该舰以新的1143.5型建造方案而重新开工,舰名改为“苏联/里加”号;原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该舰于1983年2月22日更名为“勃列日涅夫”号;1987年8月11日,该舰又更名为“第比利斯”;1990年10月4日,苏联解体前夕,为纪念库兹涅佐夫元帅(其担任了18年的苏联海军总司令,也是苏联航空母舰的积极倡导者),该舰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并一直沿用。
2号舰最初命名为“里加(Riga)”号,1990年6月19日(一说7月),为纪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被重新命名为“瓦良格(Varyag)”号。
库兹涅佐夫元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库兹涅佐夫元帅级有几艘、库兹涅佐夫元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