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缅甸为什么不打佤邦(缅甸为什么要打佤邦)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7:29 点击:226

今天给各位分享缅甸为什么不打佤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缅甸为什么要打佤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十年前缅甸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啥不敢动佤邦联合军丝毫?

佤邦联合军和果敢同盟军都是缅甸的刺头,都是从一个大家庭里分离出来的山头。同一所学校毕业的,所以有好多共性的东西,但他们虽然是难兄难弟,但命运不同。一个走了衰运,被政府军清剿没有逃过一劫,另外一个走了好运,茁壮成长。说到最后还是选择政策方针不同。

果敢军虽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想要东山再起,却难于上青天,只能人不人鬼不鬼地躲在深山老林里头苟延残喘,就是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了。

而佤邦联合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显山不露水,却一不下心就做大,成为了缅甸地方武装中的大哥大,让缅甸政府军都头疼不已。

果敢跟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果敢地区有80万人口,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果敢地区原先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清朝的时候它是中国一部分,后来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割走。特区中的居民其实还是以汉族为主,不过是被后来的缅甸政府给改成果敢族了。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果敢人就是华裔。

不过果敢人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果敢的武装头领彭家声贩毒开赌场的行为跟邻国毫无关系。不仅如此,因为他开赌场贩毒,对当地人民造成毒害,对邻国秩序和边境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把自己一步步弄得大家的对立面,使自己慢慢走上绝路,走向深渊、自取灭亡。没有政治头脑,不珍惜自己手里的资源,是彭家声最大的败笔,格局决定命运,这个人的格局太小了。

格局小的人非常容易盲目自信,狂妄自大。彭家声就是毁在自己盲目自大上了。彭家声高估了自己的势力,低估了政府军的决心,轻信了政府军的诺言,像个孩子那么单纯,缺过上当了,无法回头。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几千军队轻而易举被政府军瓦解,丢掉老本的彭家声狼狈出逃。

彭家声的落败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己内部不团结,出了内奸。

鲁迅先生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在处于险境的时候,最容易出叛徒。

果敢军的全军覆没,让人感叹。觉得彭家声就此销声匿迹,恐怕是万劫不复了。

即使彭家声再回来,也是明日黄花,再难东山再起,掀不起什么波浪了,毕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口碑也不行,缺乏群众基础。

和果敢同盟军折戟沉沙,苟延残喘不同,佤邦军虽然不能说是如日中天,却也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如果说把果敢军和佤邦军比作刺头,果敢军是肉刺,佤邦联军是铁刺、钢刺、毒刺。

如果把果敢军和佤邦联军都比做鹰,果敢就是没了羽毛的老鹰,而果敢则是凌空翱翔的猎鹰。

佤邦联军这边是群鹰,有三万只猎鹰,还有大量藏在暗处为猎鹰呐喊助威的民兵"鹰"。

佤邦联合军不仅没有像果敢那样走下坡路,反而在跟政府军合作打击毒贩的过程中意外获得了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许多,达到了三万平方公里。控制区的人口也增加到60多万。

说到这里,大家会说,果敢军是因他们是果敢族而得名,那佤邦联军?是不是佤族的军队呢?

对了,因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的老大鲍有祥是佤族,成员也多是佤族,因此他们就把自己地盘叫做佤邦,军队叫做佤邦联军。

纵观果敢和佤邦的心路历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选择大于努力,两家不同的政策方针决定了他们发不同命运。老一代领导人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对于果敢和佤邦这两支军队来说也是如此。

果敢不排斥毒品,而佤邦积极参与禁毒。果敢的行为不但让自己失去道义支持也失去民心,而佤邦却因为积极参与禁毒活动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同时获得了不少国际支持。不仅有看得见的资金注入,还有看不见的国家组织对佤邦的认可。

别小瞧了佤邦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它等同于国际组织变相承认了佤邦的合法存在。缅甸政府军对佤邦出手不仅有所忌惮而且师出无名,不能不投鼠忌器,顾虑重重。佤邦现在有点像仁义之师的意思,承担起国际责任,不跟政府添乱,不跟政府搞事,不扰民,不害民。这样的军队哪个统治者不待见,谁会冒险去打一个仁义之师,而且还没有绝对把握能打赢,最后弄得一身骚,岂非没事找不自在?

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呢?

缅甸作为中国一个邻国,与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系。历史上缅甸也很强大,历时7年的清缅战争,清朝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是乾隆皇帝临死前很遗憾的一件战事。近现代以来,缅甸也是世界上内部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该国独立前及独立后,内战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短暂停止是下一场大的冲突酝酿。

缅甸之所以内战冲突不断,主要还是缅甸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因为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原因,加上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后遗症”,分布在缅甸边境的地区民族反抗意识很强烈。为了平定缅甸国内民族武装,缅甸也想了很多办法,招抚打压都用了不好使。有些民族武装表面上服从缅甸政府,但不久蓄积能量后又会闹出乱子,因此让缅甸政府很头疼。不过近几年,缅甸政府基本平定了国内民族武装,很多武装势力被收编或者招抚。比如200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果敢同盟军,就在缅甸政府的分化打击下解体,之后果敢同盟军的领导人彭家声虽然露过面,但只是反抗一阵,还没有招抚果敢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蓄积实力。

从缅甸这些民族武装势力来看,当初实力都很强,他们拥有先进武器,能与缅甸政府直接对抗,但后来剩下为数不多武装势力,比如佤邦联合军就是一支很强大的武装,至今仍独立存在,是佤邦自治特区武装力量。虽然名义上与缅甸政府和解,也归附了缅政府,但佤邦联合军至今拒绝被缅甸政府收编整编。为何佤邦联合军敢于拒绝缅甸政府,不仅仅因为佤邦力量强大,主要还有以下这几个因素:

第一,身份认同感不同。

无论是果敢还是佤邦,在古代都是中国领土。佤邦的形成只有70多年。抗战时,英国为了讨价还价打击日本,要求中国在云南把佤邦划为英国在缅甸殖民的土地。而果敢本是中国地盘,后来给了缅甸。佤邦与果敢同属我国西南边疆的汉文化圈,这些地区都有共同汉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果敢无论族源血统与中国最为密切,但近一百年来的果敢地区战争来看,此地被称为“九反之地”,大大小小战争不断,即使到现在还偶尔还有冲突。从历史上战争来看,果敢人内部构成来源复杂,在战争中有时是敌,有时是友,有时敌友不分。因此,果敢人在主观上的民族身份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现在果敢人虽然都是汉族,而且对中国都有共同认同感,但并没有法律身份,果敢人对缅甸给的法律身份又不认可,因此就没有一种族群共同认可。

而佤邦中佤族也有过血缘、历史、文化等身份与中国分离状态。古代佤邦实行的部落制度,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部落,部落中的土官、头人都是世袭统治,历史上就属于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比如明朝属于孟定府、孟琏司及孟奶府土司,清朝时有些地区脱离土司控制,成瓯脱地。佤邦在历史和文化认同上也深受中国的影响。英国强迫中国把佤邦划为英属缅甸区域,但这种血缘、历史及传统关系没断。只是形式上分开了,但现在佤邦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很强,也很明确,他们认为不是缅甸人。

另外,佤族族群认同感也强,因为佤族占总人口的70%,其他小民族也都能团结在一起,他们平等互助,而且也认为是大家庭中一员。

第二,具有坚定的信念。

佤邦联合军自从1989年在鲍有祥的重新组织下,该武装力量延续了1989年前的信念,鲍有祥在这支部队中师、团、营、连、排等各级都建立相同的D组织,而且制定了联合党章程及法律。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一样,基本上保持全民皆兵状态,但这支军队中无论佤族还其他民族的将士都有着共同信念和理想,基层组织基础牢固。而且在鲍有祥的带领下,联合军还有崇高理想与目标,这些东西并不是虚化的事物,有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领导模式得到联合军上下拥护。有句俗话叫“强大信念很难战胜”,联合军这种团结一致的合力,缅甸军想完全战胜很难,因此,缅甸政在历次想收编该武装时,都被拒绝。

第三,既民主又坚强的领导。

佤邦军与果敢同盟军虽然都于1989从缅北脱离出来,但两者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从果敢同盟军内部来看,虽然有号召力较强的彭家声领导,但彭家声在统治中,却采取任人唯亲的统治,他的兄弟及儿子都在政府及果敢军中任要职,这种家族式统治并不牢靠。而鲍有祥接管联合军后,既采取坚强的统治,也实行民主式管理,不仅有佤族领导,也有其他族的领导。而且各个民族的领导都有着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的下的武装很稳固,缅甸政府军不敢打这样“铁板一块”的武装。

第四,民族认同感很强。

佤族与我国佤族同根同源,而佤邦人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缅甸人。佤邦正是带着这种明确的认同感,在近十几年发展中,他们主动与中国交流,既引进了先进技术和援助,而且还经常与我国边境县市建立牢固的往来的关系。

我国电力部门就曾支援过佤邦电力建设,而且佤邦主动要求中国同胞来投资。而反观果敢人,他们虽然认为是中国人,但有时他们也屈从于缅甸人。在果敢近百年的战争中,有许多中国人的势力在这里打打杀杀,都想当老大,彼此并不是十分团结。有时面对缅甸政府军攻打时,一些人更多想到的是自身利益,没有一种团结共同的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感缺失,也影响着果敢同盟军的战斗力和发展。不过果敢同盟军也没有实力与政府军对抗,这是实际情况。

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因为佤邦联合军的实力更强,缅甸政府军并没有足够强的实力去瓦解他们的军队。而且联合军距离中国比较近,与中国交流相当多。缅甸政府军担心与中国产生摩擦,不敢对联合军有太大的动作。只能以安抚为主。

缅甸政府在10年前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却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因为佤邦联合军他们武装力量相当厉害,已经比缅甸厉害很多。

佤邦,由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组成,总面积大约有三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海南岛面积,北部在缅甸的东北部,面积有1.7万平方公里,佤邦的南部与泰国交界。

面积有1.3万平方公里,多为热带雨林地区和山地。目前当地政府有高度自治权利,有自己的独立行政体系,有自己财政权和权教育权,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其人口数量约为60万人,以佤族为主体。佤邦也是主要的缅北华人聚居区,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落后。

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矿产资源的开发为辅,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受到毒品的严重威胁。因为佤邦地区毒品活动猖獗,佤邦自身受到国际社会禁毒压力和毒品危害,所以在禁毒上积极采取替代种植来满足民众的经济来源。同时搬迁移民到南部地区,这样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经过十几年佤邦政府的努力。

同时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这里禁毒活成绩很显著。受到民众拥戴和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禁毒活动仍不可放松制毒贩毒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从独立至今,各民族武装之间以及民武和军方之间都是一直摩擦不断,我们总是在新闻上看见,某某民武和某某民武又打仗了,但其实很多民众对于这些民武究竟是哪支并不是特别清楚。

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通称勐拉军,是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武装组织,由和平与团结委员会(原名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党)领导,创始人为吴再林(汉名林明贤),前身为缅甸共产党领导的缅甸人民解放军下辖的815军区。

1989年与缅甸军政权达成停战协议,将控制区域设置“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驻地为勐拉。

关于缅甸为什么不打佤邦和缅甸为什么要打佤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