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谁统一了三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统一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三国演义中司马炎统一了国家。曹魏后期的实权逐渐的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扩展资料: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国
百度百科-司马炎
是被司马炎统一的,史称西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是被司马炎统一的,史称西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扩展资料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参考资料:西晋-百度百科
都说诸葛亮、曹操厉害,那么为什么最后统一天下的却是司马懿?
这个问题有一个潜台词,司马懿不厉害!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无论用兵也好,管人也罢,司马懿的水平都不低。
用兵上,司马懿在曹魏时代屡受提拔,从一个文学掾做到掌兵一方的太尉、大将军,不会用兵是不可能的。对于曹操这样的一代英主,没有能力的人能入的了他的法眼吗?无论是对蜀国,还是吴国,司马懿都是胜多负少,在平定辽东的战争中更是为国立下大功,稳定了魏国后方局势。就算为人诟蔽的对诸葛亮的屡屡败绩,司马懿其实都是主动选择的后退防守,更何况最终在五丈原成功挫败了诸葛亮的军事进攻,笑到最后!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能力吗?
用人上,司马懿也有他的一套。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培养自己的亲信,打造属于自己的团队,始终是用人的核心。司马懿后来赖以成事的,其实主要是他在任职期间培植了大量私人势力,用这些人来执掌曹魏的政治、军事大权。尤其是在曹真死后,他成为曹魏在西线抵御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北伐军队的主要统帅,他大量地配置自己的私人势力。比如钟会、邓艾这些人物,都是司马懿篡权的核心力量。
能力高,又会用人,那么司马懿跟诸葛亮、曹操区别在哪里呢?根本在于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诸葛亮、曹操是为国某事,而司马懿是为己!
同样是带兵打仗,司马懿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去打,对自己不利的就躲!比如在关中统兵对抗诸葛亮时,明明坐拥强大魏军,屡次三番有乘胜扩大战果之机会,可以一举战胜蜀汉,他却选择退却。为何?因为蜀汉的存在有利于他统兵做大。
同样是选拔人才,司马懿并非择起善者而用之,而是择其亲者用之。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这些西晋的肱骨,哪一个不是司马懿的至亲?反观诸葛亮的用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就用,而不是从亲人选起。比如姜维,诸葛并不因为他出身于魏国而排挤,反而予以重任。诸葛亮对自己的亲人却十分严格,亲生儿子诸葛瞻并没有因此而得大官,反而在诸葛亮死后地位蹿升。
也许有人会问,曹操不是也是篡权的奸雄吗?他的用人不也是为己吗?这个我不否认。但是有一点可别忘了,曹操的天下是人家自己一手打出来的。曹操用人是为了替自己打天下。司马懿呢?用人是为了偷天下,不过一个监守自盗的阴谋家罢了!
司马炎统一了分裂的局面,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拓展资料
三国(three kingdom)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三国
关于谁统一了三国和谁统一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