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天蓝鼠尾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蓝鼠尾草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一、分布区域不同
1、天蓝鼠尾草: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2、蓝花鼠尾草: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湖北、广东及广西。
二、形态特征不同
1、天蓝鼠尾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丛生,茎近于木质,较矮,叶对生,灰银色,椭圆形有锯齿,叶柄较长,上密布白色绒毛,触感犹如天鹅绒,基部叶片近叶柄较窄,茎上叶片长,较尖。
2、蓝花鼠尾草:分枝较多,有毛,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茎上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具短柄。轮伞花序2-6朵花,组成顶生假总状或圆锥花序,长约20-35厘米,花色为蓝色、淡蓝色、淡紫色、淡红色或白色。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花谢后宿存。
三、生长习性不同
1、天蓝鼠尾草:第1年的生长速度较慢,第2年6月开花,开花期可长达5-6个月。鼠尾草喜肥,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还需在开花前(5月)和冬季(12月)分别施用肥料。
2、蓝花鼠尾草:喜光照充足和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但一般土壤均可生长,耐旱性好,耐寒性较强,可耐-15℃的低温,怕炎热、干燥。
适当的卫生处理与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则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传播。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水滴飞溅在植物体上,或是运送过程受到影响。这种病害无法使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
各种病害与传播方式如下:
1、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褐班病是天蓝鼠尾草最严重的病害。病征在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有油状或心脏形状,而有黄色形状物围绕。处理方式包括调整施肥液的氮量,去除病株与维持稳定的相对湿度。化学药剂对于此种病害并无作用。采用生长状况良好,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种细菌性问题。
2、霉菌:介质中水分变化太大或是不适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损,因此促使霉菌攻击组织。对付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并且暂时减少介质含水率。
3、灰霉病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霉病,在花朵上形成许多小斑点。发生的原因在于植物处于潮湿状态太久或是相对湿度太高。
4、镰刀菌:镰刀菌引起黑色三角形的斑点,在基部叶片形成黄色、暗红色。叶片将迅速掉落。根部处于积水中容易发生此病害。
5、病毒:受到病毒感染的天蓝鼠尾草其病征是花朵变小,生长速度变缓慢。然而有些品种的生长性状不受病毒感染所影响。病毒的病征在低温催花阶段更为明显。病毒对鸾尾花最大的影响在于生长速度。
6、蛞蝓与蜗牛:蛞蝓与蜗牛会在幼株上咬出小洞,而也在短短几天内就可以危害许多植株。同时也将根尖咬损。使用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此种小动物。
7、蹒类:红蜘蛛蹒类在叶部引起轻微变形与严重的颜色变化。因为分布为集中状态,可以以杀虫剂控制。
8、蓟马:棕色蓟马通常在每一部位可发现,而且成群出现。化学药剂难以根除。去除病株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9、Sciaridae,fungusgnats:此种昆虫攻击根尖。施用补食天敌(Hypoaspispredatorymite,100-150/2)与悬挂黄色黏虫板可预防感染。
10、环境变化:花苞掉落,在开花完成阶段,如果光线过强、温度太高,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脱落。根系的品质不良也会造成此现象。花卉在输送之前如果未经适应阶段也会有落苞现象。输送过程的冷害,植株自生长区运送到销售区,叶面可能产生的橘红斑点,通常由于冷害造成细胞的死亡。其它的环境应力或过强光线也会造成。
11、药害:由于使用不适合的化学药剂。
可用播种、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7月采种,4月播种,或扦插。播种12-15℃时开始发芽,分株于5月进行,定植株行距20-30厘米。第1年的生长速度较慢,第2年6月开花,开花期可长达5-6个月。鼠尾草喜肥,除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还需在开花前(5月)和冬季(12月)分别施用肥料。 收集种子首先要选好母株,作为选种的母株应该观赏性好、枝叶茂盛、树冠开展、没有病虫害,正处壮年,只有这样和母株所结的种子才是好的。
采集种子一般要等种子完全成熟后才能及时采收,收集种子后,最好先放在通风良好的半阴处,使其完全干燥,切不可在强烈的直射太阳光下晒干。种子干燥后用筛子除掉杂物,采用聚乙烯铝箔复合薄膜袋,外套一般为纸质种子袋,也可装在金属罐、木盒或有色玻璃瓶中贮藏。罐装、铝箔袋在封口时还可抽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以减少容器中的氧气量。种子袋外应正确标明种子名称以及采收的年、月、日及使用年限。低温防潮贮藏。经过清洗干燥至安全含水量并包装在铝箔袋或金属罐的天蓝鼠尾草种子要放在干燥、密封、低温(2--5℃)的条件下保存。种子袋或罐要放在距离地面约50cm的架子或台上,切忌种子袋直接接触地面,以防止受潮。少量的种子可贮于干燥器内。干燥器可采用玻璃瓶、小口有盖的罐瓮、塑料桶等,底部盛放生石灰、硅胶、干燥的草木灰、木炭等作干燥剂,上放种子袋,然后加以密闭,放置于低温干燥处。
外界的湿度、温度是影响天蓝鼠尾草种子寿命的重要因素。寿命长的种子都具有十分坚硬、致密的种皮,它不易透水、透气,所以,注意了控制以上几点,它们的寿命就特别长。一般情况下天蓝鼠尾草种子寿命保存得当的话,可以保存一,两年。 【种植方式】:户外种植,南方约在2月下旬-3月上旬,北方约在3月下旬及4月上旬开始播种。二年及宿根花卉因耐寒能力强,天蓝鼠尾草种子宜在较低温度下发芽,温度越高,种子反而不易发芽,南方约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北方约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 温室及家庭室内种植,受季节性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因此播种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限制,常随所需花期而定。
【播种条件】:栽培介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酸碱度适中,养分含量小,无病害;发芽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昼夜温差应控制在4-8摄低度为宜,生育温度为15-30℃;发芽需要10-15天。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
【播种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三种。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植,第一次移植都是裸根移植,边挖苗边栽植、边浇水,以免幼苗委蔫。经1-2次移植后,当幼苗充分生长并已开花,即可定植到花坛中去。育苗期宜摘心1次。
【播种操作】:一般在保护地区进行,至少应遮雨或适当遮光降温等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各种品种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其出芽率。
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用细粒的泥炭,草炭或腐叶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里。将土壤浇透水(水里配点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百菌清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种子均匀的洒在土层上;如果达不到温度,用保鲜膜提高温度,保鲜膜同时还具有保湿作用。
夏季的时候,天蓝鼠尾草种子都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要遮阴遮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与防霜冻,天蓝鼠尾草种子发芽前还没有长根,需要人为补充水分来维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湿度,但不能渍水;如果盖有保鲜膜,待天蓝鼠尾草种子发芽后,要及时去掉,及时将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见光。并且,粉蝶花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氢钾,肥的浓度在200倍左右,浓度不要太高.等长大些后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施肥。
等天蓝鼠尾草种子长到2-3片叶时,可以移栽.5-6片叶时及时定植,定植前盆度放一点缓释颗粒肥(比如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如果想植株将来丰满一些,可以打尖或摘心。同时也起到矮化的作用。 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插穗的选择和处理。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剪取后应放在通风处晾几天,等切口略有干缩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烧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烂。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烂的作用。 2.温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C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3.湿度。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天蓝鼠尾草的花期控制可通过播种期和扦插时间来调控。一般天蓝鼠尾草播种到开花需60天左右,可根据需要调整播种期。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具体扦插时间,1-2月扦插供春季花坛,5-6月扦插供夏秋花坛。 天蓝鼠尾草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中苗生长阶段: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大苗生长阶段: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开花阶段: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个月至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节至5节处剪去,2个月至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通常天蓝鼠尾草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天蓝鼠尾草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肥水管理:天蓝鼠尾草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天蓝鼠尾草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0%。天蓝鼠尾草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天蓝鼠尾草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天蓝鼠尾草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天蓝鼠尾草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光照通风: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天蓝鼠尾草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天蓝鼠尾草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天蓝鼠尾草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天蓝鼠尾草清新漂亮,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草?为什么有人用它的花泡茶喝?
1. 天蓝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天蓝色的花非常清新漂亮。
据悉,天蓝鼠尾草,又名沼生鼠尾草,它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总状花序细长,花瓣是漂亮的天蓝色,六至十朵成串轮生,香味不算特别浓郁,但很清新。最近时间,我就有多次看见这个天蓝鼠尾草,它们正开着湛蓝色的鲜花。如上次驱车路过荷花池,在一排街道的花台里,曾看见一片片的天蓝鼠尾草,它们正开着层层叠叠天蓝色的花,洋洋洒洒披生在高低不等的花茎头,惹来满眼清新爽朗的感觉。昨天又我去沙河公园,碰巧在河沟的一处堤旁,又发现三二丛天蓝鼠尾草,那些天蓝温馨的色彩,顿然间有了一种久违重逢的欣喜感觉。
虽然我略知这种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应当是一种在春夏季节的花卉,但我鲜有看见开得如此枝繁叶茂的样子。我见这几丛清新灿烂的色彩,它们仿佛是从晴朗湛蓝的天空上,活脱脱地被撕下来的一角。那条条长得风华正茂的花枝,温柔美丽如湛蓝的锦缎,深深浅浅的蓝色,泛着点点银芒,恰似清晨的露珠,明澈透亮,非常清新漂亮。
2. 鼠尾草就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药用植物,西方人把它当作“神圣的药草”。
天蓝鼠尾草是欧洲的舶来品,原产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芳香植物,结合了二十多种植物的药性,因其药性而闻名,在西方被当作万能药。鼠尾草具有滋补、防止痉挛、防腐抗菌、利尿和清洁伤口等功效,对喉咙疼痛和口唇溃疡也有疗效,并且可调节经期、刺激食欲并减缓肠胃气胀。
在欧洲,鼠尾草就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药用植物。在拉丁语里,天蓝鼠尾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就是"拯救”的意思,被希腊和罗马人当成“神圣的药草”,可见在药品普遍匮乏的年代,天蓝鼠尾解救了世人的某些疾病。在阿拉伯神话故事讲,“既然拥有鼠尾草的田园,人为什么还会死去?”可见,在阿拉伯人看来,鼠尾草有着令人长生不老的神奇功效。
3. 种植鼠尾草管理简单粗放,采集美丽的草花可作干花观赏。
据说鼠尾草生长要保证充足的阳光,半耐寒,喜湿润土壤。鼠尾草在种植当年或次年夏季开花,但不结籽,种植二至三年以上的植株才会开花结籽。平时注意勤浇水。西方人过去经常把房子周围种植鼠尾草,它们长得好不好的样子,来评价一个家庭富贵地位的程度。现在有不少的人喜欢采集天蓝鼠尾草花,做成干花观赏。
据说一般在九点至十一点采集为好,采到的天蓝鼠尾草应立即处理,或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状态。或者简单用很干燥的细沙,用打印纸做个纸盒,将天蓝鼠尾草用细沙倒埋进纸盒,放在干燥的地方,两周即可取用再作花枝。如将已阴干的天蓝鼠尾草干花整理调配,用缎带扎成花束插在花瓶中即可,如将花朵重新粘在经处理的小麦杆上,或将细铁丝穿入花夹,也可以配以晾干的狗尾草、芦苇、竹子等,再用缎带扎成花束,就是一份很精美的工艺品了,非常受那些爱花人士的喜欢。
4.由于鼠尾草的保健养生的作用,不少的人把它们的花泡茶喝。
那些天蓝鼠尾草,如梦如幻的美丽色彩,丝丝朦胧好闻的气息,常使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使人沉浸沉醉,柔静与宁谧充满人的心底。由于鼠尾草馥郁醇厚的芳香,人们也常常栽培来作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在东方的茶叶还没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时候,当时的欧洲人就用冲泡天蓝鼠尾草来保健。
人们喜欢用三份茶加一份鼠尾草混合起来饮用,这种饮料兼有茶香和花香,风味独特,还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鼠尾草非常适合跟奶制品和油腻食物一起烹饪,有时也会加入葡萄酒、啤酒、茶和醋当中。据说以花泡茶,可以清净体内的油脂,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继而达到养颜美容的功效。因而近年来渐受女士们的青睐,养一盆鼠尾草,怡情养性之余,还能收获养颜美容的花朵,一举两得。
天蓝鼠尾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丛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略木质化,株高30-90厘米,较矮,全株组织内含挥发油,具强烈芳香和苦味,略有涩味。茎四方形,分枝较多,有毛。叶对生,灰银色,长椭圆形,先端圆,长3-5厘米,有叶柄,全缘或具钝锯齿,绿色,质地厚,叶面有折皱,上密布白色绒毛,触感犹如天鹅绒,基部叶片近叶柄较窄,茎上叶片长,较尖。8月开花,唇形花10个左右轮生,开于茎顶或叶腋,花紫色或青色,有时白色,花冠唇形。 花6-10朵成串轮生于茎顶花序上十分美丽。种子近园形,千粒重4克,发芽力3年以上。
天蓝鼠尾草(Saiviaofficinalis)又名洋苏叶,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地上部分丛生,茎近于木质,较矮,叶对生,灰银色,椭圆形有锯齿,叶柄较长,上密布白色绒毛,触感犹如天鹅绒,基部叶片近叶柄较窄,茎上叶片长,较尖。花6-10朵成串轮生于茎顶花序上十分美丽。种子近园形,千粒重4克,发芽力3年以上。成株高80厘米,盆栽30-50厘米,开蓝紫色至粉紫色花,有香味,叶有浓郁的香味。花可用来泡茶,散发清香味可清净体内油脂,帮助循环,能发挥养颜美容之功效。
天蓝鼠尾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蓝鼠尾草是多年生还是一年生、天蓝鼠尾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