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治维新三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治维新三杰及其贡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明治维新三杰”指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
西乡隆盛(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
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成功后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后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兵败而死。
大久保利通(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晋中之窗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民权志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木户孝允(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长州藩出身,曾拜吉田松荫为兄,从斋藤弥九郎学习剑术,向江川英龙学习西方军事学。在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维新三杰是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三位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们是:木户孝允:1877年5月26日去世 西乡隆盛:1877年9月24日去世 大久保利通:1878年5月14日去世维新派以尊王攮夷的口号推翻幕府后,建立起新的国家政府体制,实行三权分制,官吏公选。木户孝允首先担任明治政府的实质执政者,实行四民平等、废刀令、废藩置县、人材优先等诸多维新法律。西乡隆盛在多数政府要员参加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时,担任留守,成为第二位实质执政者。明治六年因征韩论而引发政变后西乡下野,由大久保利通执政。由以上可知,三人都早逝,去世的顺序和执政的顺序也相同。以上摘自
明治维新三杰分别是: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三人。
明治维后三杰分别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重要人物简介:
高杉晋作(1839~1867)
高杉晋作初名和介,又名春风,号东行,藩主亦曾名为东一(东邦第一人)和谷潜藏(深谷潜龙)。他家世为长州谱代重臣,曾就学于大思想家吉田松阴门下,与久坂玄瑞、入江久一并称为“松下三高足”。
木户孝允(1833~1877)
木户孝允原名桂小五郎(父姓和田,他是过继给桂家),后为躲避幕府迫害才改名木户贯次,又改名为木户孝允,号松菊。
桂是维新三杰之一,也出自吉田松阴门下,并在江户斋藤弥九郎的道场中学习剑术(神道无念流),成绩突出,第二年即当上塾头。1858年,他被任为驻江户的长州藩做太检校。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为了打击尊王攘夷派,于1858年兴起安政大狱,吉田松阴与桥本左内、赖三树三郎等志士均被处死。桂受此事刺激,倒幕思想成熟,此后往来于江户、京都与萩城之间,联络同志,准备起事。
伊藤博文(1841~1909)
原名俊辅,松荫门下,1871年岩仓使团访问欧美前是木户孝允的忠实追随者,以后则日益亲近大久保利通。
俗吏”井上馨(1835~1915)
长州下级武士出身,倒幕志士。曾在四境战争中守卫艺州口,不但击败来敌,并且反攻迫使艺州藩求和,维新后屡任要职,与肥前的大隈重信等积极推进资产阶级改革,结果被保守派西乡隆盛和江藤新平等骂为“俗吏”——当然井上也反骂西乡为“蠢子”。井上一度弃官从商,帮助奠定了三井财团的基础。1876年代表日本在对朝鲜的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上签字。1907年被授予侯爵。
大村益次郎(1824~1869)
原姓林田,名永敏,长州医生,曾在大坂向绪方洪庵学习西医和荷兰话,后入幕府讲武所但任教授,翻译西洋兵书。桂小五郎与之接触,感觉这个沉默寡言的奇特(长相好像鲇鱼)家伙似乎满腹经纶,一打听原来是本藩人,于是想尽办法把他搞回本州,在藩校明伦馆教授兵学。
山县有朋(1838~1922)
号素狂、言雪,别号芽城山人、椿山庄主、无邻庵主、小淘庵主、古稀庵主,通称狂介。年轻时加盟奇兵队,并任军监。功山寺起义后不久,举队投奔高杉,其后又参加了四境战争和戊辰战争,功劳显赫。1898年时升任元帅并任首相。另外,他还于1889、1898年两次组阁。
长州
长州的尊王攘夷思想之祖,当然是吉田松阴(1830~1859),他的门下,除高杉、桂、伊藤外,还有在师门与高杉齐名的入江久一(1837~1864)、久坂玄瑞(1840~1864)、吉田稔麿(1841~1864)及品川弥二郎(1843~1900)、益田右卫门介(1833~1864)等,都为维新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萨摩(岛津)藩
萨藩在维新中的作为仅次于长州,但在新政府中掌握的权限,却在长州之上。藩主岛津齐彬是个大野心家,也因此萨军的实力最为雄厚。
西乡隆盛(1827~1877)
独裁者大久保利通(1830~1878)
名利济,通称正助,后称一藏,号甲东。维新三杰之一,萨藩的重臣。他起初推行公武合体政策(公持朝廷,武持幕府,公武合体即天皇和将军分享权力),后因情势变化,转变为讨幕派。大久保利通。
扩展资料:
大久保利通的五条罪状:
一、杜绝公议,抑压民权,私议政事。
二、乱施法令,朝令暮改,而且贿赂勾结,随心施威。
三、兴不急之土木,专事无用之修饰,徒费国财。
四、排斥慷慨忠节之士,怀疑忧国敌忾之徒,酝成内乱。
五、误外交之道,丧失国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有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但同时代另有三人的声名更在三杰之上,即长州的高杉晋作,土佐的坂本龙马和幕臣胜海舟。
日本明治维新“三杰”指的是哪三个人?他们在明治维新期间都做了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明治维新”的取得成功,是日本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不断的勤奋而获得的结果。可是,诸多的有识之士中,须得要提及“明治维新三杰”,那便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西乡隆盛(1828—1877),出生萨摩藩,年青时遭受藩主岛津齐彬器重,做为其心腹并参加藩政。1858年慕府“安政大狱”,被放逐至琉球,1864年,日本国内维新派逐渐慢慢仰头,隆盛一手主理萨摩藩陆海军权力,和同是萨摩藩士的大久保利通大力协作改革创新。在第二次长州讨伐时,他与长州藩的木户孝允一同缔约了“萨长联盟”,开始了倒幕主题活动。
可是,明治维新本质上是日本各权益阶级权益初次分配的一个全过程,这一环节中致使了大量士族的权益遭受压挤,市政府创立后存有士族问题越来越激烈,西乡想到的法子便是对外开放扩大,认为侵入朝鲜,夺得新的生存空间。
可是,占有主导性的大久保决策依照德国方法运营进行“内治”,绝不允许在综合国力尚不充裕、帝国主义志在必得的条件下,冒然启动侵朝战事,最后,明治日本天皇圣裁,阻拦了这一场妄动。西乡隆盛等五名参离职下野。1877年,萨摩一部分恼怒士族进攻鹿儿岛的政府军弹药库,解开西南战事帷幕,西乡隆盛返回鹿儿岛统率士族,挥军北进,可是,萨军总体发展战略失败、储备供货不够,促使战绩每况日下。最终,政府军战胜萨摩军,西乡隆盛撤离返回鹿儿岛,在受伤的情形下由属下介错砍下头部,结束内部战争。不得不承认,西乡隆盛的不幸并不是由于政治上的失势,反而是他的传统式战士根性所终究的结果。
大久保利通(1830—1878),出生萨摩藩,大久保少年得志,17岁时便被任命为藩纪录所的助手。年青的大久保就对国家命运和政冶十分关注,大久保等40余名结为的政冶团队“精忠组”,常常聚会活动探讨国事。
1868年4月第二次征伐长州藩时,萨摩回绝发兵。为推动倒幕工作中,大久保和西乡隆盛一起在朝中、慕府、诸藩中间开展主题活动。1868年1月3日“王政复古”叛乱取得成功,1871年6月任大藏卿,11月赴欧美国家调查。他觉得日本在那时候历史时间情况下,必须学习培训后入国的普鲁士。这影响了大久保政党政治上的传统,但在其它层面,大久保却勤奋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现行政策,大久保竭力再次实行地税局改革创新,夺走战士无产阶级的俸禄,从源头上分裂了旧的封建社会战士无产阶级,推动了日本资产的资本积累。
1877年前去镇压西乡隆盛的叛变。大久保的改革创新尽管取得成功,但这也是创建在前去镇压农民战争、士族叛变、随意民权基本上获得的。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遭受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围攻,大久保立即丧命,伊藤博文等后继者再次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国富民强三大政策,终使日本变成一个资产阶级世界强国,1911年总算将拘束日本很多年的马关条约所有废止。
木户孝允(1833—1877),幕末阶段以“长州藩的桂小五郎”之名出名日本,为尊王攘夷派核心角色。而后因受慕府追捕,长州藩主毛利敬亲赐姓木户,改名木户孝允,维新后参与拟定《五条誓约》,是政府部门的关键人物,推动赔罪版籍、废藩置县。
后被任命为总裁局咨询顾问专任,1868年的集议所、1869年的公议所等,全是木户基于贤明的战略方针而试着勤奋的物质,期待贯彻落实等同于国会下议院作用之机构。可是,木户置身从激进派到反对党不断政治斗争的明治政府部门中,精神实质烦恼连绵不绝,乃至比较严重防碍其心身。1877年2月西南战事暴发,木户感叹“与其说病亡窗边,比不上为国捐躯于旅途”,妄图亲自劝阻西乡,最后在担忧中辞世。木户孝允一生心态洒脱,无话不说,情感便于不理智。被别人称作立宪思想家中,日本之第一先进人物事迹。
前三杰: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后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
1、吉田松阴
吉田松阴(1830年9月20日-1859年11月21日),阳明学派思想家,名矩方,字义卿,号松阴,通称寅太郎。
日本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生于长州藩萩城松本村(今山口县萩市椿东)。
日本开国之后,他无限愤慨,著文疾呼民族危机,力倡“尊王攘夷”、防御外侮。后得藩主允许,兴办松下村塾,传授兵法,宣讲尊王攘夷主张,培养了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倒幕维新领导人。
1858年《安政条约》签订后,进而号召武力讨伐幕府,并制定刺杀幕府老中的计划。他寄希望于藩吏、公卿组织武装行动,终归失败,再次入狱。
在狱中提出“草莽崛起论”,转而主张依靠“豪农豪商”、浪人(没落武士)和下级武士,利用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武力推翻幕府,为倒幕运动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在井伊直弼为镇压尊王攘夷派志士而制造的“安政大狱”事件中,吉田松阴于1859年8月被解至江户,11月21日被处死,终年29岁。
吉田松阴的“皇国史观”思想深深影响长州藩士,且后者成为明治政府重要支柱,使得新政府外交政策亦深受其思想影响,并且逐渐发展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著作有《讲孟余话》、《幽囚录》、《留魂录》。
2、坂本龙马
坂本龙马(1836年1月3日-1867年12月10日),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维新志士,倒幕维新运动活动家,思想家。讳直阴(后改为直柔),于志士活动期间为了避人耳目曾使用假名“才谷梅太郎”。土佐藩出身。
1853年(嘉永六年)北上江户,在千叶周作门下学学习“北辰一刀流”剑术,同时学习炮术。此时美国的马休·佩里到日本要求开国,史称“黑船来航”。受事的刺激,与水户攘夷论者交往。
立志于振兴海军和海外贸易,与近藤长次郎等结交。1858年(安政五年)在土佐学习洋式炮术。1862年因反对土佐藩的政策而脱藩。
同年谋刺从美国学习海军军事归国的幕府开明派重臣胜海舟,被胜海舟的见解所倾倒。后胜海舟介绍,结识西乡隆盛,于1863年在长崎龟山创建“龟山社中”。
1864年(元治元年)随同胜海舟调停美、英、荷、法四国炮轰长州藩下关事件。第二次征伐长州时更为活跃,曾指挥长州藩的海军。
脱藩之罪被赦免后回土佐藩,改组“社中”,成立附属于藩的海援队,自任队长。同年7月10-13日 ,提出“船中八策”,设想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的国家政权体制。
经过他的努力 ,通过后藤象二郎说服藩主山内丰信 ,促其劝告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11月9日,德川庆喜根据船中八策下达“大政奉还”指令,明治维新开始。
庆应三年11月15日(1867年12月10日)晚上9点左右,在京都与同藩倒幕派人士、陆援队队长中冈慎太郎商谈时,在京都酱油商近江屋遇刺身亡。死后,由明治维新后的新政府追赠正四位。
3、高杉晋作
高杉晋作是日本幕末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长州藩尊王讨幕派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运动的志士。
以在幕末的长州藩作为尊王攘夷志士而活跃。并且创设奇兵队等诸队、把这些队伍投入在幕末长州藩的倒幕活动中。
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渡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1861年该年8月,晋作一回到长崎,就自作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商人草签了购买军舰的协定,这不仅为藩里拒绝,还被传为一时笑柄。
9月,他在京都向正为斡旋公武合体而进京的藩主叙述了中国的形势,然后就前往江户,在勤学院中就任御用挂(负责官员)。
不久高杉晋作参加了席卷全国的攘夷运动,目的是迫使本藩不再斡旋于公武合体之间,把力量放到防长两藩国的富国强兵上来,即实现割据。
1863年1月,晋作在神奈川的下田屋与久坂玄瑞等11人歃血盟誓,策划暗杀外国人。1月31日,他亲率13人火烧正在江户品川御殿山施工的英国公使馆。
对于高杉晋作来说,袭击公使馆虽在形式上是攘夷,但他的目的是要求实行割据,得到藩政府的同意后,便效仿西行法师故事,自号东行,剃发隐居于萩市。
4、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
大久保以英国为目标,着手创建资本主义。在政治方面,他也把英国的立宪政治当做理想,但在当前,他感到仍需学习后进国的普鲁士。这决定了大久保政权政治上的保守,但在其他方面,大久保却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
因为他发现日本与英国地理条件颇为相似,都属于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所以认为日本应像英国那样大抓海运和工业。他同时还非常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强调煤和铁是制造业兴盛的动力。
大久保政权继续推行地税改革,1876年强力推行“秩禄处分”,公布“金禄公债发行例”;剥夺武士阶级的俸禄,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封建武士阶级,促进了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外交方面,大久保也并非是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1874年派兵侵略台湾,1875年侵略朝鲜。他认为,日本最大的外部敌人是俄国,曾力排众议启用戊辰战争中的对手榎本武扬为海军中将,派他出使俄国。
榎本武扬果然不负众望,于1875年与俄国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暂时解决了日本的北方边患问题。
带头推进文明开化的大久保虽然不会跳交际舞,但也常常出席舞会。他还率先剪短长发入朝觐见天皇,群臣都为他的大胆举动惊骇。
但十多天后,明治天皇也剪短了头发,于是群臣竞相仿效,除去头顶发髻。政府的“断发脱刀令”等文明开化政策终于在最高统治者的亲身示范之下迅速推行。
大久保的改革虽然成功,但并非一帆风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不满士族的叛乱是不断威胁大久保政权的两大要素,但这两股力量都被大久保血腥镇压了下去,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士族武装叛乱“西南战争”也最终告败。
农民起义和士族叛乱暂告平息后,自由民权运动也在大久保的镇压下转入地下,北方的边患已经解决,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一定提高。
此时的大久保踌躇满志,准备将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各项改革继续推进,以完成日本与万国对峙的夙愿。他万万没有想到,杀身之祸正悄悄来临。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到太政官去办公的路上,他乘坐的马车突然遭到石川县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袭击,大久保当即身亡,时年49岁。
5、木户孝允
木户孝允きど たかよし(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865年由藩主赐姓木户。曾师从吉田松阴。1859年步入仕途。
1862年参与藩政,将尊王攘夷确定为长州的藩政方针。1865年得到重用,主持藩政,力主联合强藩,推翻德川幕府。1866年与西乡隆盛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为全国倒幕运动打下基础。
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维新政权中起了巨大作用。1866年参加明治新政府,任总裁局顾问。后改任参与。
曾参与制定《五条誓文》,积极推行“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政策,为确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竭尽全力。1871年为岩仓使节团成员,出访欧美,考察西方诸国的教育、法制、政府组织形式和科学。
1873年回国后,主张制定宪法,优先内治,反对征韩论。1874年兼任文部卿,主张普及小学教育,重视培养人才,提高国民文化水平。
因反对大久保利通出兵台湾,辞去参议职务。1875年官复参议后,上书天皇,建议仿效西方,确立君主立宪政体。3月任地方官会议议长。1876年因与其他阁员政见不一,辞去政府职务,改任顾问。1877年病逝。
6、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通称吉之助,号南洲。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扈从,随其住江户(今东京),参与藩政,并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
1858年幕府兴安政大狱,两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同年参与镇压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后积极投身倒幕运动。
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1868年1月3日,与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在同年的戊辰战争中任大总督参谋,指挥讨幕联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受封最厚。
1870年初,由于与大久保等人在内政方面的分歧,辞职回鹿儿岛任萨摩藩藩政顾问。1871年到东京就任明治政府参议。
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在此前后,参与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资产阶级改革。他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
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
1877年,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田松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坂本龙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杉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久保利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户孝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乡隆盛
关于明治维新三杰和明治维新三杰及其贡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