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的关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单位是 /mol(读作每摩尔)。
阿伏伽德罗常量(Avogadro constant),又名阿伏伽德罗常数,为热学常量,符号为NA。它的精确数值为:6.02214076×10²³,一般计算时取6.02×10²³或6.022×10²³。阿伏伽德罗常量是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量。将12C选为参考物质是因为它的原子量可以测量得相当精确。
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阿伏伽德罗常量(符号:NA或L)的定义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样本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一般为原子或分子)N,与它所含的物质的量n(单位为摩尔)间的比值,公式为NA=N/n。因此,它是联系一种粒子的摩尔质量(即1摩尔时的质量),及其质量间的比例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量用于代表1摩尔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如分子或原子)之数量,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定义值是指0.012千克¹²C所含的原子数,6.02×10²³。这个数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两者是有区别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不是纯数。其单位为/mol。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量(Avogadro constant),旧称阿伏伽德罗常数,为热学常量,符号NA。它的数值为:6.022 141 29 ±0.000 000 27×10²³(2010年CODATA数据),一般计算时取6.02×10²³或6.022×10²³。它的正式的定义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
历史上,将¹²C选为参考物质是因为它的原子量可以测量得相当精确。阿伏伽德罗常量因意大利化学家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1856)得名。
现在此常量与物质的量紧密相关,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被定义为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为阿伏伽德罗常量(NA)。其中基本单元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如分子、原子或离子)。
中文名
阿伏伽德罗常量
外文名
Avogadro constant
别称
阿伏伽德罗常数
提出者
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
提出时间
1811年
其实就是一个单位量,就像买菜用斤,花钱用元,具体一斤等于500克,这个是规定,便于理解的。
比如我们有夏天,收了很多麦粒,但是我们直接说几万,几十万粒实在太多了,那我们就分堆,一堆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粒,然后看我们数了几堆,例如5堆,物质的量就是5mol,而微粒数就是总共多少粒,很明显,总的微粒数=堆数×每堆的个数
质子和中子质量一样,把他们统一一个称呼:核子。
核子质量多少呢,太小没法称,想了个办法,我称出来一克核子,然后数了一下一克的核子有多少个,因为核子质量一定,所以这个数是一个固定值,把这个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把这个数包装为一个基本单位,称为1摩尔。就好像一筐鸡蛋的一筐(楼上某层),或者一打(12个)包子的一打。就是一个数字的量的单位。
现在去理解书上的定义,碳12有12个核子(6质子+6中子),1摩尔核子1克,1摩尔碳12应该12摩尔核子,等于12克。所以,书上说12克的碳12的数量是1摩尔。
就这么简单,书上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物理数学善于干这个,为了严密而把简单定理复杂化。化学平时不这么玩,偶尔一个定理复杂点就成了难点。
一、阿伏伽德罗常数公式
阿伏伽德罗常数定义公式为NA=N/n,NA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样本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一般为原子或分子)N与它所含的物质的量n(单位为摩尔)间的比值。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
1、对象
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分子、离子及原子团等。其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体
物质的量不能错误的认为是物质的质量或者物质的数量
2、标准
0.0012kg 碳十二的碳原子的个数,一定要强调这一点,而不能仅仅是“0.0012kg 碳的原子个数”
3、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
相对分支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物理量,但是其数值一定相同
4、注意语言描述:“氢”与“H"
"氢"单独使用时不能和原子个数、物质的量等联用,否则将引起歧义
"H"除了表示氢元素之外,还可以表示氢原子,可以和物质的量、原子个数连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与物质的量的几大陷阱
一、22.4L/mol的适用性
1、物质必须在标准状况下
2、物质在标准状况下必须是气态
3、使用“常温常压”来混淆概念
4、使用一些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物质:四氯化碳、四氧化二氮、溴单质、三氧化硫、己烷及以上、除了新戊烷的其他戊烷、氟化氢、苯及其化合物等
5、使用胶体气雾、烟等非气体来混淆概念:
a、氢氧化铁胶体气雾不是气体
b、氢氧化铁“溶液”根本不是溶液,而是胶体悬浊液,其中胶体微粒的数目远少于用NA算出来的数目
二、物质的粒子组成和共价键的数目
1、金刚石中,每1molC元素形成2mol C-C键。
画出结构可以发现,金刚石中每一个C原子连接4个 C-C 键,那么每个原子独自享有的就是4*0.5=2根
2、石墨中,每1molC元素形成1.5mol C-C键
画出结构可以发现,石墨中每一个C原子连接3个 C-C 键,那么每个原子独自享有的就是3*0.5=1.5根
3、二氧化硅中,每1mol硅元素形成4mol Si-O键
画出结构可以发现,二氧化硅中每一个Si原子连接4个 Si-O 键,每一个氧原子都与两个硅原子成键,那么每一个硅原子独自享有的就是4*1=4mol Si-O键,这里分半的是O,而不是 Si-O 键
4、苯分子中并没有 C-C 、C=C 键,为环状结构
5、白磷(P4)的分子结构呈正四面体型,每1mol白磷,也就是124g白磷,含有6mol P-P 键
6、五氧化二磷分子事实上是由四个磷原子和十个氧原子构成,其具体的分子结构为:在白磷分子的每一个磷键上插入一个氧原子,剩余四个氧原子分别通过配位键与四个磷原子相连(由磷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形成的配位键)
三、水溶液中的粒子数目
1、是否有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
2、涉及物质的量时是否同时给定溶液的体积、浓度
3、是否涉及到溶剂H2O的中的H、O
4、水溶液中的胶体陷阱:胶体颗粒通常是数百同种分子团的集合,胶体颗粒的数目不能用NA计算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
1、歧化反应与归中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与一般反应的不同
2、注意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导致的化学价变化
五、特殊反应中的粒子数目
1、在体系中包含可逆反应:
1)SO2+ O2 ,催化剂、加热
2)NO2 ,N2O4 ,任何情况
3)H2 + X2
4)PCl3 + Cl2 , PCl5
2、会因为浓度变化而中止反应:
1)MnO2 与 浓盐酸
2)Cu 与浓硫酸的反应(稀释之后不反应)
3)足量活泼金属 与 浓硝酸、浓硫酸的反应。
a.如果金属足够活泼,它甚至能反应完浓酸、稀酸,再与水反应。
b.如果金属一般活泼,它会与浓酸、稀酸反应
c.如果金属不太活泼,它可能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与浓酸反应
3、钝化
1)常温下,铁、铝(片)遇到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2)但是铁粉、铝粉则可以在常温下与上述酸发生反应
4、电解精炼(以粗铜-精铜为例子)
1)阳极溶解的是粗铜,除了铜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杂质,其中比铜活泼的先放电变成离子,较不活泼的则沉降到阳极池底部成为阳极泥。故而"阳极减重XX克"不能用于计算电子数目
2)阴极附着的是精铜,广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这里的精铜是纯铜。故而“阴极增重XXg”可以用于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注意是增重
3)反过来,电子数目也可以用于计算阴极的增重,而不能计算阳极的减重,因为有其他活泼金属和杂质存在。
三、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A或L)的定义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样本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一般为原子或分子)N,与它所含的物质的量n(单位为摩尔)间的比值,公式为NA=N/n。因此,它是联系一种粒子的摩尔质量(即1摩尔时的质量),及其质量间的比例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用于代表1摩尔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如分子或原子)之数量,而它的数值为:
在一般计算时,常取6.02×1023或6.022×1023为近似值。
;
阿伏伽德罗常量(Avogadro's constant,符号:NA)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常量。它的数值为:一般计算时取6.02×10^23或6.022×10^23。它的正式的定义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
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的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