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蜻蜓习性的简单介绍

更新时间:2025-09-11 17:00:56 点击:29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蜻蜓习性,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蜻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

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

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後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

扩展资料:

幼体从水中或水边的卵子爬出,而卵的生产方式有3种。有些种类把卵产在植物组织中,有些把卵黏附在表水的底层或上方。卵也可能从腹部掉落或被冲至水中。

幼体利用直肠内的腮,从水中吸取氧气。腹部把水吸入,再经由肛门压出。水可能以此方式大力排出,产生一种喷射推进的逃生方法。固体废物亦以这种方式排出。

随著幼体长大,它把皮蜕掉,未来的翅膀在幼体成长期间约有一半先变为明显

蜻蜓的习性是什么?(简单一些)

蜻蜓喜欢贴近水面飞行,“蜻蜓点水”就是由此而来,蜻蜓会把卵产到了水里,蜻蜓也有自己的产卵器。利用产卵器在水里面产卵,或者是产卵器产卵到植物的阻止里面去,有的蜻蜓还会顺着水槽嵌入水里面产卵。很多幼虫都是水生的,蜻蜓一年生一代,有的是三五年才生一代,在国南方的水稻上面,还能经常看到蜻蜓的幼虫脱壳。

蜻蜓是益虫,是专门吃害虫的。蜻蜓的习性就是喜欢在水面上飞翔,蜻蜓在飞行中可以捕捉很多的昆虫,蜻蜓也是最重要的益虫。所以不要随随便便的捕捉蜻蜓,要给蜻蜓更加广阔的自由的空间

蜻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蜻蜓的生活习性介绍

1、蜻蜓的生活习性: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

2、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蜻蜓的生活习性】

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

【蜻蜓的英文名】

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蜻蜓目Odonata 。英文名【dragonfly】

【蜻蜓的外形特征】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其咀嚼式口器发达,强大有力。

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 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

【蜻蜓幼虫:水虿】

【蜻蜓羽化】

【蜻蜓成虫】

【蜻蜓交配】

【蜻蜓产卵(蜻蜓点水)】

蜻蜓习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蜻蜓习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