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洪晃的父亲,以及洪晃的母亲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洪君彦,北大的一个经济学的教授
以下内容整理自网络上洪晃发表的有关她的父亲的片断。洪君彦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的国家经济专家、美国问题研究学者。
1. 我爸爸是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人
我很疼我爸爸,他像个长不大的大男孩。
他和我妈妈离婚的时候,我有一种特别怪的恐惧,我怕我爸爸会死。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爸爸如果没有呼声,我就忍不住要把手放在他的鼻子上方,看看他是不是还在呼吸。
我和我爸爸的亲情是在自行车上培养的。
我那时候每个星期日的傍晚都要从史家胡同赶回外国语附校,我爸爸总是陪我走,我坐车,他骑车,每当我坐的公共汽车赶上他的时候,他都要狂蹬一阵子,逗得我哈哈大笑。下车以后,我要走一段路,每次我爸爸都用自行车带我过去。我坐着他的“二等”和他聊天,觉得我爸爸是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人。
1977年我从美国回来,妈妈被隔离审查了,我周末只好和爸爸、美女后妈一起过。我后妈叫朱一景,漂亮得跟妖精似的,曾经是电影《五朵金花》里的一朵。本来我就不漂亮,她就干脆雪上加霜,经常提醒我说:“你长得真不好,现在出身又成问题,赶快嫁人吧,只要是北京户口就行了,阿姨是为你好。”
我不爱记仇,但是跟这个朱一景我是一辈子记仇。
谢天谢地这个女人后来离开了我父亲,在纽约,还是想拍电影。记得有一次我和陈凯歌、吴天明去一个住在纽约的台湾导演家玩,人家谈到朱一景想上他的戏,我大概一口气骂了她半个钟头,吓得这个导演没敢用她。这可能是我和陈凯歌结婚最得意的事情,狠狠地泄了一回私愤。
我们又开始在一起生活。我爸爸开始教我骑车。其实我已经会骑车,但是我爸爸说我的技术不过关,他不放心,我回家就叫我蹬上车和他去练。现在想想,我爸爸可能是为了找一个机会和我单独在一起,他知道我和朱一景合不来,也难为他了。
我们练车都是去圆明园的旧址,那时候那里没有旅游点,真是一片废墟,我们骑累了就坐在被八国联军推倒的汉白玉柱子上聊天,我爸爸喜欢问我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然后他会叹口气说,我研究了20年美国经济,还不知道信用卡长的什么样。
我去美国自费留学是我爸爸给我联系的,对于我没有上大学他不仅不高兴,而且还有些内疚。那时候北京大学经济系有个叫欧文·巴尼特的访问学者,他是纽约州立大学 New Paltz分校的,我爸爸通过他给我弄了一个奖学金,我就第二次自费留学去了美国。
2. 12岁,她刚刚懂得父母对自己存在不同意义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异。她说:“从小时候就觉得他们俩要分手,老觉得要出事,从小就是那种很恐怖的感觉。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我躲在床上假装睡着,听我爸我妈往死里那样喊着打架,等我一推门进去,两个人的感觉就是话已经说完了,有一个在哭。”
她回忆说:“其实从照片上,我看到我爸、我妈和我一起去过公园、划过船,但在记忆中这些一点没有。”
她记忆中最清晰的是父母离异的那一天。
“那是一个最不好的五一节,我爸把我带到北大的宿舍里跟我谈话,这之前他们其实已经分开了,但我爸还装装样子,有时候还在史家胡同住。这次我爸就对我明说,以后史家胡同就不回去了。”
她回忆当天的景况:“那天我爸陪我从北大坐332到动物园111路,一直送我到灯市口,然后我就在马路边,看着我爸过马路到马路北边坐 111路回北大,我就觉得我爸特惨。而我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回避,她不知道这时候应该怎样处理一个小孩的感情。”
她描述说:“当天晚上,她带着我看马戏去了,那时候马戏的票多难弄啊,那是外交部招待外宾的票,就在主席台后边。我记得黑灯瞎火的,我偷偷哭了一整场。回家我一个人一间屋,躺在那儿还在哭。”
3. 洪晃在谈到父母对她的影响时说,她妈妈在她生活中的地位比她爸爸要重要得多。“因为我一直在她身边,所以我跟她最亲。我的生活方式可能跟她更有共同语言。”
洪晃说:“我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一个女孩子要好强、要自立。其实在我妈对我的教育中,没有强调要成名这种东西,但她会强调独立精神。我妈属于一个既漂亮又聪明的女人,她好强,对自己特别较劲,要求自己凡事不能松懈。而我爸呢,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他只要活得好就得了。”
洪晃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谈到她父亲对她的影响时戏谑说:“我的坏毛病都是从我爸那儿来的。我爸聪明不用功,我也是;我爸好吃好抽烟,不注意身体,我也那样;我爸结过三次婚,我也整整三次,还在比他小得多的情况下,把三次都结完了。我爸是北大教经济的,他能在课堂上把经济讲得生龙活虎,就是学术文章不好好写,所以人家当头版头条的经济学家了,他却退休了。”
洪晃说她父亲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特好吃”。她回忆,“文革时候一件特别乐的事就是,我爸从干校回来,晒得剧黑,骨瘦如柴。他满街找卖螃蟹的,后来找到一个专供外交人员的供应站,门口有解放军站岗,他那时还是黑帮,就全然不顾地混进去买螃蟹,因为他实在晒得太黑,人家以为他是非洲或是印度人,然后就跟他说英语,他也就跟人讲英文,在特别不可想象的情况下提了两大串大闸蟹就回家了。然后就特高兴,虽然第二天要回干校,但他那天就乐呵呵的。”
洪晃说她父亲留给她的是一种自然、追求自由、无拘无束、什么也不顾的生活态度。而出于平平衡,觉得自己过舒服了,她妈妈的影响就会出来,又会觉得做人不能这么舒服,不能对自己、对人家都不负责任,这是要遭人指脊梁骨骂的。
洪晃的真实身世:洪晃的母亲是非常有名的外交官章含之,并且有着中国最后一个名媛的称号,章含之在很多眼中的美丽优雅气质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因此无人不知,所以洪荒也很害怕别人知道她的母亲是章含之从而遭到人们否定她自己的成就。
洪晃的外祖父是曾经和鲁迅打过笔墨官司的文人章士钊,章世钊是近代史上的大学者、大律师,而章士钊只是洪晃的母亲的养父,其实洪晃的亲生外祖父叫陈度,是军阀陈调元的儿子,洪晃的父亲叫洪君彦,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以及经济学者,继父曾在文革时期的国际外交方面有非常出色的成绩。
洪晃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学院,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早年任标准国际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后创办《青春一族》、《名牌世界乐》等杂志。
洪晃的生父是洪君彦。
洪晃(1961—),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12岁时被外交部送往纽约学英文,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学院。曾经做过咨询、有色金属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工作。
洪晃现任《iLook》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为《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撰写专栏。出版自传《我的非正常生活》和杂文集《无目的美好生活》、《廉价哲学》。洪晃的个人博客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点击量过亿。
扩展资料:
洪晃经历
1996年,她毅然辞去了年薪18万美元的外企首代职位,然后回国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出品杂志。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成了《iLOOk 世界都市》、《青春一族》、《名牌世界乐》这三本颇有个性的杂志出品人。 “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喜欢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洪晃说,其实刚开始做杂志是“误入歧途”,自己以前是做投资咨询的,因为朋友决定要做杂志,所以就跟着进来了。
入行后,朋友告诉洪晃,她外公章士钊也曾经办过杂志,这下,洪晃更兴奋了,觉得自己创业也算是继承祖业呢,或许能得到老爷子的真传,更应该好好地干。
洪晃回国创业期间,她觉得在中国做事特别刺激,“因为你会意识到有太多的事可以去做,没有哪一行是满得容不下一个人的。任何事情几乎都有可能性,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像力。
还有很多空间等你去占领。这是一种憧憬,也是一种动力。”对于喜欢挑战的洪晃来说,这里有着一个蕴藏机会的市场。她也发现在国内做事,还有另一方面的刺激存在——受刺激。保不准哪天,就会被浇上一盆凉水,有时候很简单的事也会做得很复杂,有些事还需要探探路,找找关系,也很折腾。
洪晃奉劝那些个性安静,在国外有很好的职业,而且已经安居乐业的人,就不要回来找这份刺激了。她说着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没有一个如此受刺激的人会这么快乐。洪晃是个例外,因为她豁得出去。你会真实地相信,她是在快乐地“啃泥”,在勇敢地受着刺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晃
洪晃是洪君彦的孩子。
洪晃的父亲洪君彦生前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洪晃的母亲是章含之,1970年洪晃的父母离婚,洪晃的母亲与乔冠华结婚。洪晃的父亲离婚后又有过两次婚姻,他曾经与电影演员朱一景结婚,离婚后与香港Irene Chen女士结婚。
洪晃的大众观念:
叛逆的洪晃在中国很“红”。如果说早年她的出名是源于出身背景以及她在婚姻上的大胆选择,例如她曾被冠上“名门痞女”的大名。但在一段时间,洪晃名声大噪,却是因为她新鲜热辣的观点,比如“好男人是饭后甜点”“一个女人睡五个男人才算值”都掀起了一阵风暴。
洪晃(1961—),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12岁时被送往纽约学英文,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学院。曾经做过咨询、有色金属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工作。
中文名
洪晃
外文名
Hung Huang
国 籍
美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
1961年
职 业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
毕业院校
美国纽约州瓦瑟学院
代表作品
iLOOK 世界都市
外祖父
陈度(亲)、章士钊(养)
母 亲
章含之(章士钊抱养之女)
生 父
洪君彦(章含之前任丈夫)
继 父
乔冠华(章含之继任丈夫)
前 夫
陈凯歌(洪晃三前夫之一)
洪晃的父亲是洪君彦,母亲是章含之。
洪君彦出生于杭州,经济学者,美国问题研究学者。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北大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等。1993年退休,定居于香港,2012年9月6日病逝,享年80岁。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担任毛泽东的英文教师,中国著名外交家。1935年7月14日生于上海,2008年1月26日上午8时20分在北京朝阳医院病逝,终年73岁,她的女儿洪晃陪伴她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扩展资料
洪晃的继父是乔冠华,前夫是陈凯歌。
洪晃自1991年回国后开始业余写作,曾为《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刊》、《中》、《SYSTEMS》等期刊撰写专栏和散文。出版自传《我的非正常生活》2003年 和杂文集《无目的美好生活》2006年、《廉价哲学》2010年,2018年底出版了其首部长篇小说《张大小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晃
关于洪晃的父亲和洪晃的母亲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