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泉州港(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5-09-16 15:48:42 点击:46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泉州港,以及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港口,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海边。初建吋,其城四周植刺梧桐树甚多,故又名刺桐港。港内有泉州、安海、围头、深沪等湾,岸线曲折,而临大海,可停泊众多巨轮。唐朝时, 它与厂州、扬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港。至南宋建部临安(今杭州) 后,因港大湾好,临近首都,得以迅速发展,直至元代。史载,当时港上帆林立,商贾云集,印度、印尼、菲律宾、阿拉伯、,意大利等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5万余艘船只,都通过此港贸易往来。他们以珍珠、玛瑙、香料、木棉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药材,商人、旅行者、传教士数以万计。上百年间它繁荣程度超过国内外 其它 的港口。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独占400年鳌头的“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名气遍布全球。《马可波罗游记》里认为可以与亚利山大港齐名,甚至更加宏伟。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 文化 。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地理: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地形地貌

泉州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戴云山主体部分,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气候

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水文

泉州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亿立方米,水电蕴蓄量达43万千瓦。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流经永春、安溪、南安、鲤城、晋江注入泉州湾,水系河流全长404.8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此外,泉州地下水资源有10亿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亿立方米。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自然资源:

矿产

泉州老城区夜景(2)泉州土壤类型多样,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土壤较肥沃。泉州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定地质储量的矿产地13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地8处,主要矿产资源30多种,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等。

海洋

泉州湾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541公里,大小岛屿208个,有泉州湾、湄洲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123个,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泉州是福建省主要产鱼区,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贝、藻类200多种。

森林

泉州森林面积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活立木总蓄积量196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902万立方米;泉州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55%;泉州拥有森林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3.9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61%。

生物

泉州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野生动物资源有30目85科385种,分别为两栖类2目7科32种;爬行类3目13科61种;鸟类19目51科260种;兽类6目14科32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鼋、蟒蛇、黑鹳、黄腹角雉、云豹、华南虎、金斑喙凤蝶、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等1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黄嘴白鹭、鸳鸯、鸢、鹰雕、蛇雕、花田鸡、穿山甲、豺、黑熊、苏门羚等57种;

泉州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亚热带雨林有上层优质树种如红栲、米楮、黄杞、阿丁枫、红豆树等树种;常绿阔叶林有栲树、丁枫、黄杞、樟树、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木荷、枫香等树种为主;山顶常绿矮林为主,上层优质树种以台海松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为主。

泉州港崛起于什么时期?

泉州港崛起于唐朝,与扬州、明州(即现在的宁波)、广州并称为中国四大港口。宋元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有进出口贸易联系的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超过70个,为了便于贸易交往,很多国家的商人在泉州定居。因此,泉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泉州港的主要港区

历史上曾以四湾十六港著名于世,现又开发了湄洲湾肖厝深水良港。泉州港辖有四湾5个港区16个作业区,即:湄洲 湾西岸肖厝港区和南岸斗尾港区;泉州 湾东北面的崇武港及泉州湾港区秀涂港、蚶江港、石湖港、内港港、后渚港、华锦港;深沪湾港区的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围头湾港区围头湾的围头港、水头港、金井港、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等。 肖厝港位于福建省湄洲湾南岸泉港区南埔镇境内。港区西起屿仔,东至虾屿,长2.7公里,水域辽阔,面积516平方公里。港口距岸50米处水深16.5米,距岸100米处水深达43米。湄洲湾外有湄洲岛、盘屿和岖屿三重屏障,可抵御大风,是个天然良港。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正6.55米,最低潮位负1.59米,平均潮位海平面5.04米,平均潮差罗零(系指福州马尾罗星塔水准点)5.12米。肖厝港区地处福州与厦门的中心点,陆上有涂(岭)肖(厝)公路与福厦公路连接。水路东距台湾基隆港178海里,南距香港370海里,北距上海510海里。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与南洋群岛通航的记载。

1985年12月,开始在泉港沙格建造1万吨级杂货码头。1990年2月,建造10万吨级石油专用码头,至年底已有堆场1.5万平方米、仓库6800平方米,年吞吐量5.30万吨(不包括石油专用码头吞吐量)。

肖厝港位于福建湄洲湾 内澳西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8°5836,北纬25°1208。素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天然良港的美称。1995年12月经国务院

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1999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油码头于1992年对外开放)。肖厝港港阔、水深、浪小,港区主航道水深10—20米,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肖厝港现有码头泊位7个,其中10万吨级油码头1座,万吨级杂货码头1座,5000吨,3000吨,1000吨成品油码头各1座。5万吨集装箱码头1座, 年设计吞吐能力为1340万吨。2002年港口吞吐量约为646.57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约为428.0万吨。肖厝港所在的泉港区是福建省石化基地,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6大石化基地和四大国际中转港口之一。

肖厝港区有:

①客运码头泊位1个;

②万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1个;

③10万吨级油码头泊位1个;

④5000吨级、3000吨级、1000吨级码头各1个 ①500吨级方舟浮码头泊位2个;

②500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2个;

③3000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1个;

④5000吨级客货码头泊位1个;

⑤油码头3500吨级泊位1个;

⑥粮食码头5000吨级泊位1个 ①20吨级件杂货码头(6号码头)泊位2个;

②200吨级件杂货码头(8号码头)泊位3个;

③500吨级件杂货码头(9号码头)泊位3个 进出泉州湾主要航标:

祥芝角灯桩,位置24度46分18.8秒N/118度46分43.8秒E,形状构造红色方形混凝土桩,灯高11.7米,射程4海里。

大乍尖峰灯桩,位置24度52分44秒N/118度58分53秒E,为方形混凝土桩身,灯高29米,射程7海里。

崇武灯桩位于24度50分11.2秒N/118度55分57.8秒E,白色方形,砖砌,灯高36米,射程10海里。 北来船舶进入泉州湾引航锚地,须远离乌丘屿(北纬24度59分5秒,东经119度27分2秒),12海里以外,航至(北纬24度40分1秒,东经119度20分2秒)大殿灯塔,方位330度,距离24海里处,转向282度航行,然后驶入祥芝锚地;南来船舶至(北纬24度15分2秒,东经118度49分2秒)围头角灯塔,方位317度,距离21海里,转向357度航行,然后驶入祥芝锚地。

进入祥芝锚地应注意:

(1)以祥芝灯桩为中心,距离0.55海里为半径的范围内为危险礁区;

(2)小坠岛后导标东南方距离约0.8海里处,有一浅点-东牛礁;

(3)乌屿(赤鼎)正南方约1.55海里有一暗礁。以上三处须注意避开。崇武锚地西南方约1海里处有一暗礁(名为“北礁”),须注意避开。 从祥芝锚地至秀涂装卸锚地外港航道,航道长约8海里,一般水深5-20米,最小水深3.9米,最小宽度500米;秀涂至后渚长约3海里, 一般水深5-13米,最小水深4.0米,最小宽度350米。自崇武备用锚地至后渚航道长18海里,一般水深5-20米,最小水深3.9米,最小宽度为300米,吃水8米的船舶可乘潮进出内港航道,即晋江航道,泥沙淤浅较为严重,进出的船舶均须乘潮航行,吃水2米或2米以上的船舶须在高潮前后2小时内通过。

锚地:全港锚地有3处。外轮引航、检疫锚地、主要设于祥芝锚地,但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又设有崇武锚地。每年5月至8月西南风季节在祥芝锚地,水深8.5-13米,底质为泥沙。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东北风季节在崇武锚地,水深8.5-11米底质泥沙。装卸锚地及浮筒泊位,位于秀涂至后渚间,可同时停泊5000吨级船舶2艘;3000吨级船舶5艘。秀涂及石湖锚地抛设万吨级系船浮筒2个。七星礁待泊锚地可停泊万吨级船舶2艘。 泉州港务集团是泉州市港口行业龙头企业,福建省三大港务集团之一、交通大型企业、全省100大和纳税100强企业。集团公司已经通过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企业承担着泉州市属国有港口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任务,经营范围涉及港口货物装卸,货物仓储,综合物流服务,国内外船务和货运代理,港口机械、汽车维修以及港口其他配套服务等广泛领域。

泉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自1998年7月31日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改革、调整、效益”的工作主旋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形成了发展方向明确、投资力量集中、港口主业突出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坚持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开创泉州口岸文明窗口,赢得了国内外广大市场用户的信赖和赞誉。

集团公司下属有2个分公司(后渚分公司、崇武分公司)、3个全资子公司(内港港务公司、沙格港务公司、造船工业公司),4个控股公司(港务集装箱公司、港口服务公司、新港拖轮公司、斯兰保税物流公司)、3个参股公司(太平洋集装箱码头公司、外轮理货公司、泉州港源物流公司);辖有后渚、内港、沙格(肖厝)、崇武等4个港区的500-70000吨级大中小泊位17个,其中,后渚、肖厝两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内港、崇武为二类口岸,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配套设施的服务网络完善、功能齐全完备的现代化港口群体。

规划先导,科学集约

充分发挥规划在港口发展中的先导先行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浅水有条件要深用“的原则,按照”总体规划,成片开发,持续开发“的建设要求,做深、做细和做优泉州港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全市适宜建港岸线与港后方陆域纵深资源的严格保护和科学集约利用。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

立足增强港口发展的整体合力,统筹港口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港口布局、功能结构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港口发展服务软环境与基础设施硬环境相协调,港口企业经营策略与港口发展总体战略相协调;突出泉州港中心港区和湄洲湾南岸新港区的重要地位,优先安排项目及资金,吸引投资。

市场运作,多元主体

着眼于增强港口发展的内在活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化机制筹建港口建设资金,切实加大港口建设投入;以市场化机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力促港口投资主题和经营方式多元化发展。

强化功能,优化服务

围绕提升港口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积极适应国际航运业船舶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深化港口与口岸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港口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通关成本,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泉州有什么港口和码头

晋江市深沪壁山码头。中油海洋船舶石油码头。南安市水头镇中亭港

。泉州港。

泉州港现辖有4个港区16个作业区

即:湄洲湾南岸港区(沙格、鲤鱼尾作业区);泉州湾港区(崇武、后渚、内港、石湖、祥芝作

业区);深沪湾港区(梅林、深沪作业区);围头湾港区(围头、石井、东石、安海、水头

作业区),以及正规划建设中的湄洲湾南岸港

区斗尾作业区和泉州湾港区秀涂作业区。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建设,现已建成投产码头32座、泊位5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年设计吞吐能力1921万吨,包括集装箱16万TEU,初步形成了以泉州湾为中心港区、大中小码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港口体系。泉州港现拥有仓库总库容量为38725平方米;油库25座,总容量为811350立方米;堆场338000平方米;拥有16吨以上门机或塔吊4台,10吨门机或塔吊7台,40吨(含)以上集装箱装卸桥6座,40吨以下集装箱装卸桥吊2座,30吨(含)以上浮吊

1台,16吨以上轮胎吊21台,装卸搬运机械93台(辆)。泉州港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高雄港165海里,距基隆港152海里,距台中港105海里,距澎湖马公港仅90海里。

泉州港现辟有泉州至日本、香港、两岸三地、韩国釜山等定期散杂货或集装箱班轮航线,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泉州港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怎么就衰退了?

元朝(1291年)时,在马可波罗的笔下,刺桐(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泉州港兴起于唐、盛于宋,宋末元初到达顶峰,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港这样的一个世界大港是经历了什么,现在退出历史的舞台。泉州怎样从一个重要贸易港口城市衰退。

简要过程是:元末明初期战乱;明清两朝的海禁;鸦片战争之后开放厦门。厦门取代泉州位置,泉州港最后没落。

元末明初期战乱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泉州发生一起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乱,史称“亦思巴奚战乱”。这战乱主要是由外族引起。

再加上元朝实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泉州的汉族人受歧视和阶级压迫。

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民族复仇情绪,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传教士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人士,遭受残酷的杀戮。

明朝统治阶级也乘机掀起排外风潮。

最后结果就是外商死的死,跑的跑,纷纷回国,不敢再来泉州贸易。使泉州港兴盛数百年的海外贸易几乎中断,直接导致泉州海外交通从此走向衰落。

明朝海禁

明朝建立初期,曾一度沿袭元朝的开放政策,继续鼓励和扩大对外贸易。

但是开放的局面并没多久,锁国政策在明朝官方意识形态中地位骤然攀升,实行海禁。

实施海禁政策之后,明朝的对外贸易受到严格的控制,即海外贸易全由官方经营,实行“勘合贸易”。尚与中国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以朝贡的方式与明朝政府进行官方贸易。但由于种种限制,海外贸易的对象大为减少了。

明朝实行海禁,造成一批依赖海外贸易的港口城市迅速箫条,一部分以海外市场为依托的手工业生产相继破产,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这期间,泉州港所受到的冲击巨大。

在海禁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力下,沿海的商人不可能开展合法的商业贸易。所以依靠走私和“海盗”的组织货源和交易开始兴起。泉州港海外贸易萎缩的趋势下,安海港为基地的贩海贸私活动兴盛。

清朝海禁、迁界

清朝政府起初为了打压、隔绝郑成功的抗清势力,实行海禁。

之后,又进行迁界把濒海居民驱赶进内地。但是实际的隔绝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不了了之。清初迁界,是对泉州港走向没落的致命一击,是泉州的历史发展的一起重大事件。

在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之后,解除海禁。但后来又几禁几弛。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晋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泉州被限定为只与台湾通商,但是具有海外贸易传统的泉州海商,“走私”贸外仍很活跃。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东南沿海猖狂走私鸦片,蚶江港和泉州港的其他支港,都成为烟毒走私的据点。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清廷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厦门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远洋航运多改在厦门港停靠,泉州港地位下降,沦为厦门港的附属港。

直到现在,厦门地位仍然有取代泉州的趋势。在国内的知名度,厦门仍然比泉州高。

厦门是经济特区,厦门得到了国家政府的扶持和建设。厦门交通相对便利,旅游发展成熟,服务业相对发达。

另外泉州的港逐年的淤积堵塞,已经恢复不到旧时的样貌了。

而恰好因为泉州港的衰弱、泉州的衰退,泉州的古城区各个历史断面的文化和事物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的泉州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它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城。

泉州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