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雨的降雨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雨的降雨量怎么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按降水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扩展资料:
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叫做雨量。如日降雨量是在1日内降落在某面积上的总雨量。此外,还常有年降雨量、月降雨量以及多少小时降雨量等,若将逐日雨量累积相加,则可分别得出旬、月和年雨量。次降雨量是指某次降雨开始至结束连续一次降雨的总量。
降水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
(1) 水汽由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输送条件;
(2) 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垂直运动条件;
(3) 云滴增长变成雨滴而下降,即云滴增长的微物理条件。
从降水形成机制出发,强降水通常形成于快速成长的对流云中,多与大气的动力辐合、地形抬升和地表加热所导致的水汽上升运动有关;而强度较小的降水则更多地与云的微物理过程有关。
防范措施
1.尽量不要在雨中赶路,此时雨伞可能已经起不到作用,风会卷着雨从四面八方打进伞内,所以要及时避开
2.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3.实在需要在雨中行进的,在雨具方面尽量选择雨衣,穿雨衣要注意头部的遮挡到位和眼睛的可视度
4.大雨随时会转为暴雨,此时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要在低洼处避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雨
小雨的定义是24小时内的雨量小于10毫米,因此降水量低于10毫米的降雨都是小雨!
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中国气象业务工作中规定:
①1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2.5mm的雨;
②24小时内的雨量小于10mm的雨。 小雨是降水等级的6级划分方法中除痕量降水外的次低降水强度等级。
尽管小雨的降水强度较小,但累计起来仍然占据了年降水量的相当比例,通过统计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平均年小雨量约20~120 mm,年总降水量约为100~300 mm。
我国其他地区年小雨量为100~250 mm,年总降水量为500~2 000 mm;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年小雨日数能超过100d,即使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也能达到20d。
中国气象业务工作中规定:
①1小时内的雨量小于等于2.5mm的雨;
②24小时内的雨量小于10mm的雨。 小雨是降水等级的6级划分方法中除痕量降水外的次低降水强度等级。
尽管小雨的降水强度较小,但累计起来仍然占据了年降水量的相当比例,通过统计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平均年小雨量约20~120 mm,年总降水量约为100~300 mm。
我国其他地区年小雨量为100~250 mm,年总降水量为500~2 000 mm;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年小雨日数能超过100d,即使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也能达到20d。
扩展资料
小雨的研究意义:
降水是连接天气、气候、水循环等方面的关键物理过程,也是支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清洁水的最终来源,研究降水的变化和预测对于气象和气候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降水研究中,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频次是主要的研究方面。
近年来,我国降水呈现出南涝北旱的特征,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但是年降水频次却是呈现一致的减少趋势,干旱与洪涝事件同时增加。
从平均状况看,小量级的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雨日数的变化,且从年降水、季降水到月降水都符合这一规律。在前人的研究中,对容易导致洪涝的极端强降水关注较多,而对小雨的关注相对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雨
关于小雨的降雨量和小雨的降雨量怎么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