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名人成功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自卑名人成功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的故事。
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
当记者几次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朝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塞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招摇夸张,故弄玄虚。
然而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验证了“凭智慧取胜”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
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塞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塞的路线仔细的勘家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
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
比塞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的跑完。
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黛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大的成功由小的目标铺垫而成。
2、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读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
他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将军热情的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
他回答说:“随便吧。”
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
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通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3、美国人布芬年轻的时候,生性懒惰,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人们认为这个人因为生活在富裕之家,养成了浪荡公子的习性,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了。
面对人们的指责,布芬决心痛改前非,立志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人们对他的志向只是付之一笑。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布芬决心首先改掉爱睡觉的毛病。
为了使自己早起,他要求佣人在每天早上六点以前叫醒他,并必须保证让他准时起床。
只要任务完成的好,佣人就可以额外地获得一笔小费。
但是,当佣人叫他的时候,他却装病不起来,还生气地骂佣人打扰了他睡觉。
当他起床后发现上年十一点了,他又大发雷,训斥佣人没有及时把他起来。
这样一来,佣人决意拉下脸来,强迫他起床。
一次,布芬在床上,无论如何也不肯起来,佣人立印端来一盆凉水泼进了他的被离,这一办法立刻见效,并且展试不爽。
在佣人的督促下,布芬终于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从此,他每天从早上九点工作到午后两点,又人下午五点工作到晚上九点,日复一日,年复年,四十年来从未间断过。
后来,他完成了巨著《自然史的变迁》,成为一名享誉国内外的作家。
4、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12岁的那-年,随着父亲驾着马车到城里,偶然间见到一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十分新奇,并在心中想着:既然可以用蒸气做动力,那么用气油应该也可以,我要试试!
虽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从那时候起,他便为自己立下了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
他告诉父亲说:”我不想留在农场里当一 辈子的农民, 我要当发明家。”
然后他离开家乡到工业大城底特律去,当-名最基本的机械学徒,逐渐对于机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工作之余,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梦想,每天劳累地从工厂下班后, 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发I作。
29岁那年,他终于成功了。
在试车大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要决 是什么?”福特想了一下说:“因为我有远大的目标, 所以成功。”
5、诺贝尔小时候就很爱跟着哥哥们到爸爸的工厂去玩,工厂里有一种火药,每次诺贝尔去都会偷偷带点儿回家。
诺贝尔用带回家的火药做烟火玩,他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树立在草地上,点着火之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晚中喷出美丽的火花。
就是玩火药让小诺贝尔迷上了化学。
他曾经到过矿山,到过修路、水坝的地方,他看到工人们用铁镐吃力地一下一下挖着,坚硬的岩石一点也不肯示弱,累得工人们满头大汗,也只能挖下一点点……于是,诺贝尔决心专门研究炸药,用炸药来炸毁岩石,移山填海。
诺贝尔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他的五名助手、父亲、弟弟都被炸死于硝化甘油工厂与实验室中,但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不放弃,最终成功发明了炸药。
一,《苏格拉底》 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二、《爱迪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三、《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事例一:细节挽救了海尔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尔集团“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把细和实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
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每一个环节都能透出一丝不苟的严谨。
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疏而不漏;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于,虽其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口上,定在纸上,订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
真所谓成为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
事例二:诸葛亮非常注重细节
在三国演义一百回里,诸葛亮北伐军受阿斗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马懿在后追杀便用了个“增灶计”。比如军中只有一千军士,则晚上扎营时要掘两千个灶,第二天晚上则掘三千个灶,依次类推。司马懿见蜀军每日灶数增加,以为有兵士不断加入,于是不敢再鲁莽追击。诸葛亮则成功撤回蜀中。
事例三: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事例四:达芬奇注重细节,从简单做熟练
达芬奇16岁去意大利画家韦罗基奥哪儿学画画,老师让他每天用不同角度画鸡蛋。达芬奇毕竟是个天才,没几天就腻了。他问老师为什么不学画些难的,老师告诉他: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才能有不同体会,画出更好的画,并且能更加有耐心。
达芬奇心领神会,每天更加努力,成为了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天才,代表作《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在基本所有方面都有成就。
事例五:曹刿论战的故事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观察细节,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经历磨难而成功的名人事例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1、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在2岁时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后来凭借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2、斯蒂芬·威廉·霍金(著名物理学家)
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3、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
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
4、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
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5、桑兰
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名人成功故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自卑名人成功故事、名人成功故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