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李驰博客(李驰博客 爱股市就让它纵情)

更新时间:2025-05-25 11:00:28 点击:223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驰博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驰博客 爱股市就让它纵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式价值投资怎么样

我看李驰先生的博客有一段时间了,李先生的观点一直散见于其博客文章,而且主要观点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之前李先生出《白话投资》主要就是博文的选集。我想这本书的书评到现在也只有寥寥11篇,大概也跟大家都有陆陆续续阅读李先生博客有关吧。 李先生这本书跟上一本比,在整体的编排上,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读起来顺畅而有逻辑,观点鲜明,层次利落。此书的样式与之前的曹仁超系列一样,字体间距合适,阅读舒服。外加一句,我个人以为曹实在是一个大忽悠。封面上李驰背后有一个七巧板的形状修饰,我觉得甚佳,市场投资极类此,需得耐心谨慎,方可成功。 李驰这本书里每一章都配有他在世界各地游历时拍的照片,给此书也增加了一些别样的趣味。李驰的生活跟地产界的王石渐渐有些相似,潜水登山环游世界。买了股票睡觉等涨,而且往往能等来。这种生活跟印象中的基金经理等投资者的工作形象不很相似。这种悠闲和自由也是每一个投资者所追求的,李驰已然实现,这榜样因而更有力量。 我是一个李驰的拥趸,我相信他的观点。所以我肯定是要给好评的,只要这本书不是很差。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不仅不差,而且不错,所以给了五星推荐。 李驰书内关于投资的观点,我就不说了,因为关注他的朋友肯定都有了解,而我的表述肯定不会优于作者自己的表述。我摘抄一段,与大家分享。 “我多年来所做的投资,方法简单到麻木,只是在低市盈率区间买进,在高市盈率区间卖出。这是个情绪主导的市场,喜怒有常,运行规律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在低市盈率区间总是看跌,在高市盈率区间却反而看涨。” 这段话说得很简单,这本书中也不乏这样简单的论述,很多人会觉得成功的投资者的成功诀窍就是这么简单吗?总是不很相信,觉得大师的方法当然高深莫测而且秘而不宣才对。其实不是如此,就像我们像一个钓鱼高手询问技巧, 他往往会倾囊相授,而且通俗易懂,可是这最真实的技巧也不能让我们立刻钓到大鱼。懂得技巧后,我们还缺乏长时间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投资更是如此。正是大道至简,得道不易。 李驰先生有长期在深圳工作生活的经历。深圳的发展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就是邓公。邓公推崇发展是硬道理,可是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无奈提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说到底,抓两手还是为了促一手。李先生提出打索罗斯和巴菲特的组合拳,也是类似。只是哪是主抓,哪是配抓,就要各位自己揣摩判断了。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走得通吗

价格最终将反应价值。这个持有时间巴菲特认为是四年,而中国股神段永平自身实践认为是三年。推荐你搜索一下 有关网易公司对段永平的个人访问。我认为段永平先生的经验和思考是对价值投资原理最好的解释。

请问谁的财经博客写的比较通俗易懂?

一般常看郎咸平的视频和博客,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还有水皮,但斌,李剑,李驰。

刘军洛,玄铁令,卢麟元的博客都比较有独到见解,建议也看看

地址可以直接百度到。

巴菲特抄底“被套”带来的反思?

没有人会怀疑巴菲特过往投资的成功,除了暂时还没有发生奇迹的这一次投资。

伴随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三季度净利润下跌77%,原本被顶礼膜拜的 股神 开始遭遇了众多的质疑。在质疑者看来,巴菲特的抄底行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均单边下跌的趋势下,显得如此的 不合时宜

质疑者声称,巴菲特抄底后已经惨遭 腰斩 ,其理由是股神在股灾中主要的两笔投资:高盛股价已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资时的115美元股价,暴跌了近55%;通用电气股价已跌至14.45美元,创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资时的22.25美元也损失了超过35%。而在高盛和通用电气,巴菲特所持有的是优先股。

巴菲特的 交割单

那么细究巴菲特在二级市场抄底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收益情况?

暂不提上述较为争议的两笔投资,如果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所公布的全部为增持或新买进的股票而言,按照12月4日的美国收盘价计算,以 腰斩 来形容,恐怕也并不太过分。

康辉能源(ConocoPhillips),一家在全世界49个国家拥有办事机构的国际能源公司,三季度,伯克希尔公司增持了其40.66%,约2427万股的股份,占伯克希尔公司三季度组合的2.54%。以ConocoPhillips (COP)三季度72.74美元-90.46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80.2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ConocoPhillips收盘价报49.76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8%。

美国合众银行(U.S.Bancorp),全美排名前五的大型银行,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约430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22%。以U.S.Bancorp(USB)三季度25.43美元-37.53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3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U.S.Bancorp收盘价报27.91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10%。

NRG能源企业(NRG Energy Inc),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54.41%,约176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06%。以三季度,NRG Energy Inc.(NRG)26.41美元-46.97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35.5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NRG能源企业收盘价报23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5%。

伊顿公司(EatonCor.),一家燃油液压系统的美国制造商,三季度巴菲特买入其290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23%。以三季度(NRG)57.41美元-81.71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7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伊顿公司收盘价报43.46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9%。

从上面的投资成绩单看出,以三季度巴菲特在美国市场的抄底的股票来计算,他可谓是深度套牢,总亏损额约在8亿美金左右。但在唯一一笔与中国有关的投资 比亚迪上面,却是账面收益颇丰。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与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电子公司达成协议,以2.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9.9%的股份,约合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其2.25亿股。截至12月4日,比亚迪每股报11.72港元,较巴菲特买入价已经上涨了 46.5%,账面盈利1亿美金。

今时不同往日?

显而易见的是,在巴菲特频频出手之后,至少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成为引领投资者风向标。

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认为,由巴菲特鼓吹的 抄底风 没有使得标的股票从所谓的底部摆脱出来,反而是进一步创下新低,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量持有这些标的股票的机构们基本上没有认同巴菲特的价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卖出的选择。

对此,有 中国版巴菲特 之称的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李驰不以为然。

全世界永远都与巴菲特不一样,去年卖中石油时的一切情形尚历历在目,熊市让人们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银重仓去实践‘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何其不易!

而从 股神 投资的历史来看,公众对其被套乃至长期套牢的评论是其一直无法回避的话题。

1973年审慎评估过才出手的华盛顿邮报也不乐观,买入后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优先股,而买入两年后几乎因公司丑闻而全部亏光;1988年股灾后买入的可口可乐,在买入之后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为中国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中国石油H股,其初期的账面亏损也达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几只被 套牢 的股票,在数年后带给了巴菲特的丰厚回报,为其投资经历增添了传奇色彩。

问题在于,历史的经验能否在今日照搬?

细数巴菲特历经的两次危机, 1987年股灾 ,从现在看来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当时的美国实体经济根本就没有出现危机。事实上,美国股指在1988年就已经恢复到股灾以前水平,并开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黄金岁月。

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续降息的调控下,美国实体经济反而是迎来了繁荣(即使现在对持续降息政策已经有所质疑), 但此次的金融危机已经是渗透到实体经济,并将持续影响美国的消费体系,而恢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而当遭遇真正意义上的、类似1929年的经济衰退时,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续低迷中,也遭遇了几乎破产的危机。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则并不愿意将如今的金融危机与1929类比。

他说: 1929 年没有凯恩斯主义,当时危机是建立在市场万能的理论上,过分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发达国家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现在去评论巴菲特看对看错为时过早,因为股市从历史的角度看永远都是上升的。

追随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开李驰的博客,跃然纸上的除了其一贯的投资相对论的论调,还有巴菲特的新书《滚雪球》的特大封面。

对于巴菲特价值投资,李驰没有掩饰其作为信徒的虔诚。在11月27日,李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记者所提出的针对巴菲特一系列的质疑不以为然。

在李驰看来,巴菲特的投资不存在 抄底 的概念。 如果符合安全边际和自己的价值评断标准,如果可以用4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为什么不投资?

早在8月初,上证综指接近2700点左右时,李驰就开始大举建仓A股,尤其对金融股青睐有加。

它们业绩透明,穿着得太暴露了。

我们所建仓的公司,永远的都是蓝筹,永远的都是最优秀的公司。因为只有这样,即使是被套,也还是安全的。 当时的李驰,回答记者时仍是表现得意气风发。

但在12月2日,李驰的博文更像是对其一直所坚持的理念的反思: 等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时出手真需要终身学习!

今天回头看,在去年下半年绝对贵的市场买相对便宜的资产一样形成巨大潜在风险。飞逝的时间是让一切风险释放的催化剂。绝对高的安全边际,是一切投资的绝对生命线。现在这一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一份资产究竟多少价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驰对于前期暴跌的海通证券感慨良多。 热闹的市场大大打折卖的东西有人抢,海通增发,钱少还买不到,但事后证明它们一点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场,优质资产在市场已经打折卖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时再出手。而且市场冷清时出手被套几乎是没有人幸免。

而在博文结尾,李驰更是少见的透露出其在当前熊市中的谨慎。 不断犯错,也似乎已经成为市场与我们自己的常态。但在市场上永远不要犯致命的错误,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烧。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宁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则不是其他人能够模拟的。 从他的资本来源上说多为自由资金,伯克希尔本身是上市的投资公司,不存在其他机构时刻要面对的赎回问题,所以再长时间的等待都并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李振宁表示, 巴菲特的神话诞生在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纪,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这个时代也许正在发生变化。我同意索罗斯的判断,二战后60年的全球牛市已经结束。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在缩短,股市波动也将加大,投资者也将面对新的问题与困难。

关于李驰博客和李驰博客 爱股市就让它纵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