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股市行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股市行情走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目前股市是牛市和熊市同时存在。一些业绩好的蓝筹股和大题材股,都走出了牛市行情,而一些中小创股票,特别是创业板股票,走出了熊市行情。现在市场短期在牛熊交界,方向不明;中长期处于牛市;投资者根据这些特点安排自己的投资周期;另外市场的新特点,大家认清大局,跟随时代的趋势;
牛熊市的定义很早就在西方资本市场流行了。牛熊市在国内A股也有比较清晰的定义。是指市场总体的趋势向上或者向下,大多数股票的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上。而在各国的技术派又为此添加了一些硬性标准,比如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就是看250天年线,如果日线指数长时间运行在250天以上,那么就是牛市;相反如果指数长时间运行在250天日线以下,就说是熊市;牛市和熊市的特征区别是,大部分股票持续大涨,参与者较多,成交活跃,还是大部分股票持续下跌,参与者较少,交易清淡。
其次,如果按照国内目前较为普遍的判定标准,那么现在市场指数以A股上证指数为例,就处在熊市和牛市之间进行间或交换,如果按此一刀切的判定,那么就只能是牛市了。但是我们发现只有一个标准是吻合的,那就是指数运行在250天日线以上,但是少了长时间和成交活跃,大部分股票上涨的其他条件和市场现象。所以如果单纯按某一个标准去判定,那么得出的结果就肯定与事实相悖或者有较大出入。
再次,市场在不断变化,前人根据过去的市场特点,总结出来的牛熊市特点和判定标准,现在对于市场新的时代特征而言,就不再试用了。现在的市场应该从更新维度和特点出发,来给出更新的判定标准和 方法;总结而言,牛熊分辨有1个方面无法回避:趋势。但是趋势又必须放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中考察,如果从日线角度出发,那么现在是明显的牛熊交界,不明朗时期。如果在月线和年线的角度看,A股从上市以来一直都在走螺旋式的牛市。但是现在的新特点是,市场在缩量涨跌,市场交投不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原来判定牛熊的标准就有了很大的问题和认知的困难。
拓展资料
_根据西方金融市场近些年的一些特点,我们发现运行效率较高的市场走出了缩量上行的长期牛市,交投依然不活跃,但是股价和股指趋势都是长期上涨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很A股最大的不同,西方市场大部分长期上涨的股票只有少数,而大部分股票长期依然是下跌或者是停滞不前的。而从过去的2016-2017年,这个特点从西方和香港市场传导到了A股。我们认真分析这种特征,得到的答案是:这才是真正有效率的市场,优胜略汰;好的股票涨到天上无人识;坏的股票跌到深渊无人问;中国A股在新老时代交替阶段。我们要认清这个大局!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开盘后震荡走强,创业板指盘中翻绿,随后再度拉升走高,基建股大幅走强,数字货币、网络安全概念冲高回落,元宇宙板块盘中崛起。
总体上,两市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存量博弈特征明显,个股呈涨多跌少态势,赚钱效应较好。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股票交易规则:T+1交割,T+1交收:交易双方在交易次日完成与交易有关的证券、款项收付,即买方收到证券、卖方收到款项。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均实行T+1交收。
涨跌幅限制: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涨跌幅限制为5%,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涨跌幅限制为20%)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构成股价涨跌变化的因素颇多,除了政治、财经、业绩等实质因素之外,人为因素等的变化,往往是促成股价涨跌的主要原因。
虽说影响股价的因素颇多,但一些精明的操作者,在长期统计和归纳之后,发现了有规则的周期性。聪明的投资人,把这些周期循环的原则应用到股票的买卖操作上来,经常是无往而不利。
不仅创业板,中国证券市场的造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创业板由于造富效应明显而受到了格外的关注。造假行为泛滥成灾,将彻底摧毁证券市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利用证券市场培育未来种子企业的目标。
其实硬说现在的市场是牛还是熊并不那么严谨。
从上证指数来看,虽然出现一波快速杀跌,但并不能说是彻底破坏了一直以来的大慢牛趋势。
从个股来说,好多股民由于习惯思维总觉得大部分股票在迭创新低,那市场就应是熊市无疑。
其实,股票市场同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一样。时间改变一切。人的思想认识也要随着事物本质的改变而改变。也许以后的股市再也不是许多年来人们印象中那种齐涨共跌的局面,上市公司将会真正迎来价值重估,不论指数怎样波动,优秀的公司将以其价值引领股价,市值就不会随指数波动而随波逐流大起大落,因此这样的好公司将会进入长期健康发展的牛市之路。
相反那些业绩较差,主业不优,缺乏创新的公司将会越来越遭到市场的抛弃,即使市场一路上扬它们也不可能会吸引资金的兴趣,那么股价也会进入一个长期的慢慢熊途。市场随时间而变,我们的思想意识也要做出改变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心中的牛市和熊市。
当前我个人认为市场应该是处于一个结构性牛市的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企稳。但是货币政策而言,利率正在收紧,制约了股市的估值水平,因此出现全面性的大牛市的可能性很低。A股经由15年中的两年多的下跌,目前市场整体估值都相对比较合理,尤其是2018年初的这一轮下跌,使得很多创小板的股票,估值也相对比较合理。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系统性风险已经相对较低,如果说从一个中长期投资的角度而言,目前不应该纠结于熊市还是牛市,而是应该专心致志的去找好公司。
纵观A股20多年的历史,其全面性的牛市或熊市,主要和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阶段,对于各种金融乱象正在整治,而且经济从17年开始企稳,因此货币政策不可能大幅度放松,这就决定了没有全面牛市的可能。
以上是个人一点浅见,欢迎留言评论,进行批评指正。
自1990年中国股市开门营业,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暴涨暴跌的“对称美”而展现的。在此,笔者将这20年分为四大阶段:1000点中轴阶段、1000点底部阶段、1500点底部阶段、新中轴确认阶段。
(一)中国股市第一阶段:1000点价值中轴阶段(耗时6年)
1990——1996年6年间,中国股市始终以1000点为价值中轴,1500点成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顶”)。6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频繁的三轮暴涨暴跌。
(1)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二)中国股市第二阶段:10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9年)
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国股市再次站上1000点,这是一个转折性的重大标志,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股市的收盘指数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点之上。尽管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击穿1000点大关,但当日股指仍顽强地收在了1000点上方。
从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第四轮暴涨暴跌,其主要标识性意义是:这一轮暴涨暴跌奋力冲破了1500点的历史“箱顶”,并将1000点的“价值中轴”变成了新的市场“箱底”。
(4)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5年牛市累计涨幅超过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199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这是中国股市20年唯一经历过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
(三)中国股市第三阶段:15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3年)
2005年下半年,中国股市从千点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开中国股市20年中涨跌最为猛烈的第五轮暴涨暴跌序幕。
(5)第五轮暴涨暴跌: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底部的正式确立。
2005年下半年,上证综指从1000点附近启动新一轮超级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2007年8月23日,大盘首次站上5000点大关。
2007年10月15日,大盘首次站上6000点。次日便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大盘在6000点之上仅站了三日即调头向下,这标志着本轮牛市的正式终结。
在本轮大牛市中,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14日的2245点飙升至2007年10月16日,只花了整整10个月功夫;然而,在接下来的大熊市中,上证综指从6124点狂跌回2245点,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个月的功夫。这是中国股市真正意义上的暴涨暴跌“对称美”!
不过,事情远还没有结束。2008年10月28日,中国股市继续暴跌至1664点,这才探出本轮熊市的绝对底部!有人说,从6100点倒过个,跌至今天的1600点,应该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说,至少还要跌破1500点,更有甚者,有人预测本轮熊市还要跌至1200点或是重试1000点的底部。所幸这一切都只是少数人的臆想或悲观。
1664点,真的打住了!这一重大信号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标识着中国股市终于确认了1500点的历史新“箱底”;1500点终于筑成了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
(四)中国股市第四阶段:新的价值中轴在哪里?2000点或3000点?
1500点是中国股市未来市场的“箱底”,牢不可破!那么,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股市的价值中轴究竟在哪里?再次跨越6124点的历史高峰还需要等待多久?它会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万点历史高峰的“覆辄”吗?或是它会重走NASDAQ十年不能超越5500点的历史高峰的老路吗?中国股市20年的日K线图可能会给我们某种启示、某种灵感,或是某种答案。最后参考:笔者妄加预测,2010年中国股市将在2000——4000点之间震荡徘徊。在未来三年,中国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据基于如下三大背景因素:
第一,2010年,中国股市将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暴涨暴跌的“对称美”将逐渐淡出。更何况,花三年时间固本培元,重拾旧山河,再次积蓄能量,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节能减排目标将扼杀“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扩张,“两高一资”行业的央企与国企利润增长将会大打折扣。传统GDP挂帅、GDP高增长将不再灵验,新的利润增长点将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艰难寻找!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将全面取代单纯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第三,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明年银行业将步入整固期。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充电”,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发充实资本金;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在银行信贷天量扩张受限的形势下,趁机扩张资本市场,加速股市扩容,这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的天赐良机!这可以大大缓解中国企业传统而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信贷的巨大压力
房子不能炒了,富人们还能炒什么?
稳健的投资品种,以前是房子和固定理财,现如今,房子明显要走下坡路,固定理财收益大也幅下降,投资境外换汇渠道也被堵死了!在资产荒大环境下,低位的股市,正在逐步进入富人们的投资视野。
只是富人炒股,大概率仍会坚持稳健风格,不会去赌什么题材股和消息股;自己熟悉领域的行业龙头,以及低估值白马股,是他们投资首选;这种追求确定性财富增值方式,一旦蔓延到股市,那些核心资产行业龙头公司,必然会受到追捧!
所以今年的整体行情无忧,但也不能指望会大涨,最大的的可能是慢牛,只是上车的点位要把握好,不要追高。
关于中国股市行情和中国股市行情走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