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山城“护肝”学者(创业派)

更新时间:2025-05-10 08:33:30 点击:363

谭俊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今年2月,重庆教育学院生物化工学院教授、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谭俊带领课题组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研发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现在,谭俊带领学生积极寻找和设计相关的靶向药物,希望为攻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堡垒开辟更多新思路。

“作为创业,你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于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谭俊说。

2009年,谭俊去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回国后,他着手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医学、中医大健康产品开发等领域进行研究。2016年,谭俊率先获批重庆三峡库区药用资源重点实验室,2019年入选重庆蔡颖项目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缓慢,与患者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医学界通常建议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日常作息来控制病情。“谭俊说,严重的脂肪肝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找到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是预防脂肪肝的关键。经过三年多的实验,谭俊的团队发现了无活性的菱形蛋白2。“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来说,iRhom2因子就像一块扔进水里的石头,激起了阵阵涟漪。”iRhom2蛋白酶体的泛素化降解可以显著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证明iRhom2可以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潜在新靶点。

事实上,由于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等因素,针对传统靶点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研发在国际上进展并不顺利。

去年,谭俊的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也选择了回国发展。后者拥有丰富的AI技术和公司运营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谭俊和同学交流研究成果时,碰撞出了新的火花3354。为什么不尝试用AI来赋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的研发?

与传统药物研发相比,具有新靶点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的研发可以避免现有针对传统靶点的药物研发失败的困境。同时,靶向蛋白酶体降解技术可以提高靶向选择性,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缩短新药研发的时间,节约成本,提高预测准确性、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在谭俊团队的最新研究中,一些药物分子正处于合成阶段,即将进入下一个临床前研究。对谭俊来说,前面的路很长。“科学研究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转身。要坐冷板凳,要有耐心。”谭俊说。

本版所有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