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理财一周报(理财新闻稿)

更新时间:2025-08-24 13:11:40 点击:434

今天给各位分享理财一周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理财新闻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私募江湖》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私募江湖》(仇晓慧)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j6so

书名:私募江湖

作者:仇晓慧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年3月

页数:312

内容简介:

从1984年新中国诞生第一只股票开始,私募便伴随中国资本市场一路走来,发芽、生根,直至风起云涌,江湖翻腾。

作者以自己长期接触、观察、分析私募这一行业的切身体验,将触角伸入这一隐秘地带,记叙了一个个私募天才、巨鳄、枭雄鏖战资本市场的传奇,探究他们的投资思路及其背后的逻辑,揭露私募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以人带史,以事带史,用生动而感性的笔触,从人性与历史这一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私募的真实面貌与纵向历史。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支生猛且汹涌蓬勃的力量,私募,风雨兼程,或许更能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

作者简介:

仇晓慧,私募领域最资深的记者之一,现供职于《理财一周报》。11岁起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小说,中学时期曾获得新概念大奖,后成为《萌芽》杂志鼎盛时期最有人气的小说作者之一。是第一个报道并命名“上海私募一条街”的记者,该报道在圈内引起很大反响。媒体从业数年来,接触无数形形色色私募人物,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资料,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

庄家洗盘模式的序

私募大鳄曹明成:坐庄岁月里的那些往事

(2009年11月7日,东方早报理财一周对曹明成先生的人物专访,刊登在“资本大亨”版面)

理财一周报记者/林奇

私募大鳄曹明成,是私募圈内资深的操盘手,曾在多家咨询公司及投资机构任职,直接参与过多次大资金的操盘。

1999年“5·19”行情中,曹明成因成功阻击网络科技股而一战成名。

在互联网行情中,曹明成亲身领教了亿安科技、海虹控股等庄家李彪、蔡明的狠辣操盘手法。

在股海中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曹,博客就叫“十年股灰”,在东方财富网的财经博客中排名第十四。

从湘财证券的一名普通经纪人做起,再到操盘手、主操盘手、私募基金经理,曹明成经过10多年的实战总结出“曹氏八线”,并著有《吃定庄家》、《擒庄实战技法》、《庄家内幕揭秘》、《k线实战技术精要》、《庄股经典出货模式》等书 。

“11月还有两本书出版,今年可能还有两本,有出版社约稿了,但还没写完。”曹明成介绍。

10月26日,曹明成接受理财一周报专访,揭露许多不为人知的坐庄、跟庄内幕。

阻击网络股一战成名

理财一周报:像许多私募一样,您也是从经纪人做起的?

曹明成:差不多,早年和李华(第二代操盘手)是一批,最早是在湘财证券。离开湘财证券后,跟老板做操盘手,后来干脆出来单干了。

理财一周报:是不是因为做操盘手待遇都不太高?

曹明成:操盘手要看是什么样级别的,资深的主操盘手负责决策,与老板有分成,还可以。

理财一周报:当时做操盘手都经历过哪些比较大的战役?

曹明成:最早是阻击网络科技股的那一年了,阻击网络科技股不是自己坐庄,是跟庄。当时发现有大批私募资金成堆地扎入了网络科技概念类的股票,不少同类题材的股票都在底部放量,大资金入驻明显,就开始关注这个题材。

理财一周报:发现后是直接跟进吗?还是后来跟进的?

曹明成:先是试探性跟进。后来科技概念股开始成为当时的热点。与以往的概念炒作不同,这次很意外的是,炒作之后,入驻的庄家资金不见撤退,这在以往的概念炒作中很少见。当时经过考虑之后,就把所有的资金全线投入该类题材股。

理财一周报:这样追题材股会不会很冒险?

曹明成:这是很大胆的做法,当时遭到其他辅助操盘手的非议。因为这样做风险大,概念股炒作成热点后,一般都开始进入高位,这个时候介入,弄不好就成了庄家出货的牺牲品。

理财一周报:那为什么还决定满仓追进,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曹明成:当时是依据庄家的操盘手法判断的。大量的庄家资金入驻了该类题材股,而在第一轮炒作之后,还在高位加仓,显而易见,目标不在短期。

理财一周报:当时网络股您跟的是哪只?

曹明成:做了很多只,蔡明的海虹控股就是其中一只。

理财一周报:这一波物联网炒作海虹控股也是龙头,您觉得这波物联网会不会像当初的互联网一样爆炒起来?

曹明成:这波物联网入驻的庄家资金还远远不够,暂时没有那种可能。但庄家的炒作计划可能会因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当年的网络科技股,并不是开始大家都看好,后来“5·19”井喷,人气被完全带动,大量的私募资金进入了。因此也就出现了炒作一波后,新资金大量入驻,造就了一轮两年的行情。

亲身领教李彪跌停板洗盘法

理财一周报:当时最有名的应该是罗成操控下的亿安科技,您跟的是这只吗?

曹明成:网络科技股的行情从1999年5月开始,直到2001年,经历了一年多时间,这轮题材的炒作,只要与网络科技挂边的都炒作起来了。其中的龙头亿安科技、海虹控股、四川湖山都炒作到了非理性的高度。亿安科技是第一个百元股,是罗成坐庄,操盘主要是郑伟和李彪负责。海虹控股是蔡明。去年李彪去世的时候我知道消息。

理财一周报:李彪总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弟弟,知道具体是为什么吗?

曹明成:他弟弟是李彬,当时坐庄亿安科技用的是金易投资公司,郑伟是控制人,法人代表写的是李彬的名字,但李彬是圈外人,后来被扯进去了,被搞得很惨。据说李彪没有办法救无辜的弟弟,导致了李彬的破产,并差点入狱。

理财一周报:李彪是什么样的人?

曹明成:现实中的李彪长得比较斯文,光头戴眼镜,但行事泼辣,脾气有些暴躁。郭庆、李彪、蔡明,这些都算是第一代操盘手,他们比我早一代,我那时候是小字辈。李彪操盘非常凶悍,他当时发明了跌停板洗盘法,鬼神莫测。

理财一周报:连续跌停,只要看盘无一幸免,当时亿安科技启动前就是连续3个跌停板。

曹明成:这种手法在当时很难判断。

理财一周报:为什么很多早年的庄家都不得善终?

曹明成:早年的操盘手生活都不太好,心理压力大是真的,真正功成名就的极少,一部分是被查了、逃亡了,一部分在后来的4年熊市(指2001-2005年)中赔进去了。

理财一周报:那4年熊市够惨,2008年也很惨。

曹明成:2008年的大熊市也是套了很多的庄。

理财一周报:当时为什么没有跟进亿安科技?

曹明成:亿安科技不敢跟。开始完全是逼空。强势股就是这样,一开始逼空,散户不跟进,继续逼空,开始震荡,散户眼红了,进去了,再拔高,出货了。

亿安科技当年也是被逼上去的,前期的计划肯定没想要炒那么高。拉到40元的时候,没有人敢买了,怎么办,接着拉。亿安科技控盘最后达到90%以上。其实玩到那个时候已经算失败了,最后出货比较艰难。

理财一周报:有个庄家跟我讲过,说很多筹码是在跌破100元后卖给了抢反弹的人。

曹明成:平均没有那么高。出货的平均价格,我们那时候判断应该在40元左右。60元左右制造假反弹,结果还是很少有人买。市场信心没有了,下跌趋势形成了。 最大的抢反弹成交量在27元左右。平均出货价位在40-50元。

理财一周报:庄家要出货一般都要先跌很多吧?

曹明成:一般庄家拉到离谱的位置,出货的价位会定在下跌一半的位置,做假反弹。

信奉自己的操盘理念

理财一周报:您信奉价值投资吗?

曹明成: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从来不讲价值投资。所谓的价值,不过是给庄家炒作的理由而已。我选股思路是跟庄,操作理论讲究趋势为先。

理财一周报:看来您是趋势派。

曹明成:我自己有一套操盘理念,在趋势形成之后,形态明朗之后才操作。但又不等同于右侧交易,我的买入点在次低点或次次低点,卖出位在次高点或次次高点。

理财一周:那您的这些东西是跟谁学的呢?还是自己悟的?

曹明成:自己悟出来的。早年是受一位老股民的启发,一位比较执著的老股民,他完全依据10日线买卖,获利很稳定。

理财一周报:线上持股,线下持币?

曹明成:是的。简单来说,可以用这8个字。

理财一周报:这方法最厉害,化繁为简了,但很多人不经过多年的实战永远不理解。可是单独只看一个10日线会不会有点片面?

曹明成:我当时研究这个10日线很长时间,但也发现很多弊端。首先一点,如果不判断趋势,依据10日线买卖会在平衡市里不知所措。另外,10日线经常被庄家作为洗盘的工具。实战中操作纪律最重要,比如下降通道就是线下持币,需要放弃所有的诱惑和机会。

理财一周报:您现在主要看些什么指标?

曹明成:都是一些我自己的指标,帮我写指标的有一个工作室,我提供我的思路,他们帮我完成。我有个学生叫谭文,他是这方面的高手。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太发达了,把传统技术分析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真的是事半功倍。我们原来为了总结一个形态,自己画图,花大量的时间统计,再分析和总结,现在计算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做完。

中华联合财保 亏损

从2006年的《中国保险年鉴》中发现,中华联合2006年负债达到94.63亿元,而其银行存款仅为70亿元,公司开始出现亏损,净利润为-7.97亿元。

中华联合靠高负债维持多年的高增长模式,在2006年遭到严峻考验。

2007年,中华联合突然亏损64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3.57元。截至2008年中期,该公司净资产为-66.2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表示,造成中华联合目前困局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扩张太快,承保控制不到位,过度价格竞争。

有业内人士这样概括了中华联合的快速扩张模式:在车险领域一味依赖高佣金和低手续费,没有控制好赔付率和成本费用,最终导致必须保持业务高速增长,以便用新收保费支付以前的赔付。

中华联合原董事长孙月生于2009年3月中旬被免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副主任张崇进随后出任中华联合董事、董事长。

为了解决公司最大的问题——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中华联合曾于2007年开始引资工作,法国安盛一度成为潜在收购者,但有关谈判目前已经终止。

事实上,中华联合的巨额亏损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所有规模偏好经营导向的财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中华联合历年年度总结中,反复强调的都是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是否盈利以及公司面临的风险。

在理财一周报获得的一份处罚通知中,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渝北营销服务部被监管部门重罚。罚单中称,“经查,你单位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业务经营中,存在以下行为:一、通过账外核算和虚挂应收保费方式擅自降低车险费率,金额合计1763万元;二、制作假赔案,虚假扩大真实赔案的损失金额合计491.68万元;三、虚列营业费用,套取资金85.68万元账外支付回扣和职工福利;四、违规注销保单662笔,冲销虚挂的应收保费129万元;五、垫支保费,10家单位转账或现金交的保费182.3万元垫支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有业内人士分析,为了快速扩张业务,这类公司通常支付较高的手续费以获取业务,特别是车险业务。这种不正当竞争的结果是,其总体费率可能高达35%~45%,同时理赔成本约为65%~75%,如果二者取平均值,则其综合成本就达到了110%,即每收取100元的保费,承保亏损为10元。

为了弥补亏损,理论上有三个方法:一是资金运用,通过资金运用收益来弥补承保亏损。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都非常大,除了极个别的年份,这条路难以走通。二是增资扩股。如果股东愿意,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来弥补承保亏损。对于大多数产险公司而言,其保费规模迅速膨胀,但资本补充的速度远远低于保费扩张的速度。显然,股东并不愿意完全用资本来弥补承保亏损。三是继续滚雪球,通过新增保费来弥补承保亏损,用规模扩张带来的现金流来维持资金链条。显然,在前两个方式很难走通的情况下,继续滚雪球的方式就成为快速扩张的公司弥补业务亏损的法宝了。

但这种方式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公司内外部的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公司业务停止增长。而一旦公司预期的增长出现停滞,则其资金链将可能会断裂,滚雪球的游戏无法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支付高手续费的变相低价倾销行为本身是非常危险的。

是否救助面临两难

目前,管理层是否通过保险保障基金对中华联合实行救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这,则是一个两难选择。一旦提供救助,则将向市场传递“好孩子得不到鼓励,坏孩子继续受到溺爱”的信息。

更为关键的是,救助只能暂时缓解公司的财务困境,如果不改变其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救助后,仍然会走“扩张——亏损——再扩张——更大的亏损……”的老路。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表示,中华联合目前处于比较严重的亏损状态,但并没有破产,根据新保险法目前状况下保险保障基金不可能介入。

而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缺乏退出机制,结果没有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如果没有人愿意重组中华联合,最终导致其破产,那么参保的客户损失谁来负责?

中华联合上海分公司媒体联络负责人石印对理财一周报表示,这个问题是总公司的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理财一周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理财新闻稿、理财一周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