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今天给各位分享保险理财陷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理财保险骗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做过很长保险的人都知道,经常会看到有些客户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误区。还有不少保友问关于保险的问题,也有保友说自己一时冲动买的保险成了鸡肋,续费不划算,不续又白损失。
保险行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销售人员良莠不齐,有些鸡肋产品被过度包装,不了解的人很难辨别。
过去的2017年,八零九零后中年危机,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大家的保险意识都比以前强了许多。保险的确是刚需,可当中陷阱如何辨认?买回来的到底是不是烫手山芋?
所以这次再次开讲给大家一些购买保险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保险“陷阱”,千万要小心
买车险千万别被赠品迷惑
进入5月,车险行业优惠促销迎来高峰,各车险品牌的优惠一个比一个力度大。各大车险品牌都推出了大力度的优惠活动,仅以买车险送油卡为例,优惠价格从400元到2000元不等。记者采访市场了解到,一些车主在选择买哪家车险时,很大程度取决于优惠及赠品,业内人士提醒,买车险别被赠品迷惑。
其实,买车险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清楚自己所购买的保险内容。例如有的代理给出一个很低的车险报价,消费者就直接交钱什么也不管,其实这是以降低保额、减少保险项目换来的低价,结果出了事故消费者才发现,不够赔了或是保险公司不赔。
温馨提醒:有一些人或者其他渠道销售者会在投保时耍一些小聪明,以降低保费。如未经过客户同意,私自减免不计免赔险种。不计免赔一般3000多的保险也得400元左右,这样以来就达到了降低保费的效果,客户一般而言不会发现。
各位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计免赔险种,因为一般车险都会有免赔金额,如果不买不计免赔的话,出险后就不会享受全款赔付。
举个例子:
比如你开车撞树:
单车肇事负全责,车辆损失3000元,树(他人所有)损失500元。
如果投保了车损险和三者险的不计免赔,就能全额获赔;
如果没有投保不计免赔,由于是全责,扣20%,就只能赔3000*80%+500*100%=2900。
这样的话,修车还需要自己掏那600元。
综上所述:各位车友、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被诱人的赠品迷的眼花缭乱,要学会一些鉴定和辨别车险的能力,毕竟我们和保险息息相关,买保险要找身边信得过的保险人。
超级全能保险=什么都保不了
如果一款保险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真相只有一个!
这款产品把用于做健康保障的钱,分了一部分去做理财。因此,它的健康保障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看似什么都保,但其实保额都很低,基本等于「什么都不保」!
各种金也是一样,本来钱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硬要交给保险公司去理财,理财的收益有多高?绝大多数都不足2%,赎回还得扣手续费。放余额宝里都不只这点收益,还能随时赎回呢。这笔钱交给了保险公司,如同钱进了死胡同,想出都出不来,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万能险,最后会变成万万不能险;所以不要“全险”,先要“最保险”。最佳保障绝对不是这些所谓保障全面的保险!
只买理财保险=没买
每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促销产品一大堆,不疯抢一回都不叫开门红。月月领,年年领,领到百年归老那一天,赠送万能账户利上加利!这不太划算了,太霸气,太犀利了。要是没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我都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在斗智斗勇中智商超群的朋友们,理性分析一下好不?这是理财险!!长期理财是可以买,但是经济支柱更重要的是疾病和身故保障,理财和养老是35甚至40岁以后才应该考虑的险种,是保险预算和理财预算都比较充足以后才能考虑的。
曾经就见过一个客户,一家人都很喜欢买理财型保险,一家的理财保险年缴费近五万元。一次意外,做为家庭支柱的男主人溺亡。而做为家庭主妇的女主人接过了照看全家老小的重任。
然而那些理财型的保险却没有几本是可以理赔到钱的,同时家庭经济受损的时候,那些保险费每年还是要继续交的。
买错保险真的可能雪上加霜!
保险主要功能是保障,不盲目相信高收益宣传
保险从来都不欺骗,欺骗的是人心;保险从来都没陷阱,陷阱都是人为。明白保险的本质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不贪小便宜,不被表面色彩所困扰,为自己和家入买对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分红险保险的弊端奶爸和你们讲解一下:
1、分红不确定
分红型保险的分红主要是要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定,因此并不能保证每期都没分红,且分红有多又少,无法确定。
2、业务员夸大预期收益
保险的预期收益可分为低档、中档以及高档来划分,有的时候保险业务员会拿高档预期收益来误导消费者,但其实预期收益病么有这么高。
3、分红型保险能抵抗通货膨胀
很多业务员在推销分红型保险产品时可能会说分红型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可以在获得稳健的保险预期收益的同时,有课享受保障,一举两得。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影响分红型保险的因素有很多。
4、分红型保险保障一般
一般情况下,分红新保险并不能提供全面的保障,出险后赔付的金额比较低,这也是造成很多消费者觉得分红险型保险坑的原因之一。
奶爸保大家买保险钱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需求,以及经济能力。单单投保分红型保险,并不能提供一个全面的保障,因此在这之前最好先给自己配置好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
其实奶爸不建议你买理财型保险,原因看这里:《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理财型的保险》
奶爸保保险咨询平台,提供保单诊断服务,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保单剖析,提供中立保险意见,让用户直观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保单。
奶爸来讲讲买保险最常遇到的陷阱有哪些?此外想要买保险不被坑,建议大家先看看奶爸的这篇文章:《揭穿保险销售六大坑!教你如何正确配置保险》
1. 理赔不了
一般会有哪些原因导致理赔不了呢?
1)没有如实告知
有时候代理人不怎么问,导致自己没有如实告知影响理赔。健康情况要注意如实告知,切勿因小失大,别小瞧保险公司背景调查的实力!
2)没有仔细看免责条款
所谓免责条款,就是保险公司以合同约定不承担哪些责任。有些条款在合同中很容易能找到加粗的“责任免除”四个大字,而有的散落在合同各处,不仔细看有时还挺难发现。
比如大部分百万医疗险规定,1万元以内的医疗费用不赔;
因此投保前要看清楚,查仔细,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买保险不是买就完了,要知道保的是什么。
2. 返还险的陷阱
很多人买保险买贵了,都是因为一句话:有病赔钱,没病返本,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术,也算是深入人心了。毕竟想着花出去大笔的保费,如果身体健康的话那不就亏了吗?因此你不想亏钱,但又想要保障,于是你就入套了。
实际上,返还险就跟银行定期存款差不多,而且收益比存在银行的利息还低。
在购买分红型保险时,要注意分红是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的,这一点也是分红险保险的“陷阱”。
今天,学姐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分红型保险。
开始之前,学姐先送大家一波福利,最近有理财需求的可以看看:十大理财险排行▏想买高收益理财保险?这10款别再错过了!
分红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把上一会计年度分红保险业务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向客户分配现金红利或者增值红利的人寿保险。
市场上的分红型保险通常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附加在某个险种上,比如分红型年金险、分红型终身寿险等等。
所以,分红型保险一般不仅有分红收益,还拥有保障功能。
若想详细了解分红型保险,可以看这篇科普:关于分红险,业务员不会告诉你的事
不过,学姐要提醒大家,分红型保险的分红是不确定的。
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业务每一年的经营业绩怎么样、是否盈利是不确定的。
另外,即使分红保险业务的可分配盈余较多,也不能保证每一款分红险产品都有分红。
因此,一切都是非常不确定的,也就导致了分红这一项收益不稳定。
篇幅有限,学姐把分红险的更多注意事项整理在这里了:为什么分红险投诉那么高?揭秘分红险的神秘面纱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我们经常会听到两句话,一句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另一句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而且很多是伴随着风险,正因如此,保险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升,保险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发生意外还是罹患疾病,保险都是给个人和家庭最后的“防火墙”。
不过现在的保险产品多如牛毛,想要买到一份合适的保险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人对保险知之甚少,不知道保险也存在的“风险”,因此在购买保险时很容易掉入“陷阱”。
“陷阱1”:保险条款较多且专业性强。
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此为避免合同中有漏洞,保险公司会增加很多的保险条款,而且条款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内容复杂,也就不可避免得出现一些大家难以认知的文字“陷阱”。
“陷阱2”:忽略免责条款。
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保险产品会规定不同的免责条款,而且免责内容较多,有些人在购买保险时很容易忽略这些内容,但是这些条款往往会成为事后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理由。
“陷阱3”:夸大保险收益率。
保险产品中有一大类是理财型保险,这类保险相对侧重于收益。为了销售产品,个别销售人员可能会夸大产品的投资收益,或者对于收益率不固定的产品说成固定收益,并通过与银行产品进行简单对比,突出其保险产品的优势。
这些“陷阱”都是常见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因此中招,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发生意外也不能获得理赔,或者收益远达不到当初承诺的金额。我们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其中!
其实新华保险被央视曝光这件事情要追溯到5年前,在2012年12月16日,央视网的《每周质量报告》就针对分红式保险的骗局进行了曝光。
根据曝光所述,2012年重庆的肖太太本来是前往银行进行存款,但是中途听工作人员介绍了一款新华人寿的保险产品,而该产品为一种分红型保险理财,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要高出不少,在工作人员的花言巧语之下,肖太太就先交纳了两万元的保费,不过还需连续缴纳5年,一共需要10万元的保费,但其家人知晓后想要商议退款,可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只能退款13000元,这让肖太太犯了难。
除了强买强卖的行为,该保险产品本身就拥有猫腻,10万元的保障费最高也只是多拿1万元的保证金,按照这个标准来算,其保费和金额的比例为1比1.1,但传统的保险比例通常是1比160以上,所以该产品根本达不到保险的要求,也不算合格的理财产品。
二
保险理财陷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理财保险骗局、保险理财陷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