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阳否认40亿投资,以及南阳6000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12月28日,南阳高新区与青年汽车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南阳氢能汽车产业园。“其原理是镁粉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抄袭广东合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华博士提出的‘水与氢气’的概念。所谓南洋下线,估计是资本运作中肆无忌惮的炒作。”经过外界的质疑和关注,项目终于停止了。南阳的相关工作人员说:“这个项目已经停止了。”“各部门都把关系搞清楚了,不会复活了。”重庆两江北斗工业园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380亩。主要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卫星导航、授时、通信等高科技产业。通过北斗技术的研发,带动应用开发企业和终端厂商集聚。根据计划,2020年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但今年两江北斗产业园的两处房产将被强制拍卖,其他行业稍后会转型。据媒体报道,破产的主要原因在于龙头企业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工业园区无法引进相应的北斗相关行业的高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因此最终夭折。与前两种情况相比,八铁工业园更神奇。
2020年1月,巴铁之父白丹青(白志明)公布二审结果,被判无期已成定局。巴基斯坦铁路的性质不再有争议:数百个分支机构通过使用该项目部署在全国各地,当地政府计划修建巴基斯坦铁路“PPP”,用于非法集资。2015年,白丹青获得“空中客车”专利,下线的“八铁一号”在秦皇岛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测试,八铁成功签约了周口、天津等多个园区建立基地。记者走访期间,河南周口港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此新建了“八铁大道”,但园区杂草丛生,只有羊在吃草。部分资金因大额提现下落不明,部分资金用于家庭购买和子女出国。同时,还有转移和隐藏资产的行为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0年前开放的巴彦淖尔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半拉工程”,至今未全面运营,入驻园区的数十家民营企业陷入困境。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在造车新势力受困资金压力时,没想到挺身而出的却是各地地方政府。
大约一周前,互联网企业第九城市宣布,已经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磋商备忘录,双方就法拉第未来和九城所共同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在沙尔沁工业区的落户及发展,进行战略合作。
一时间,有关沙尔沁政府要为贾跃亭接盘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有媒体致电沙尔沁工业区,得到的官方回复是,“只是刚开始接洽,用‘意向’来定义这次合作更为准确”。
尽管事情刚有眉目,但继众多资本过后,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众多造车新势力极力争取的“投资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最近几个月,南阳市政府为水氢发动机项目投资40亿还在闹得沸沸扬扬,蔚来“喜提”亦庄国投100亿元现金,恒大集团和沈阳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消息仍在继续。如果再向前追溯,虽然没有直接投资,拜腾在南京、威马在温州、小鹏在肇庆,都获得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支持。
那么,地方政府与汽车企业之间究竟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合作,还是“皇帝新衣式”的赌博呢?
争相进军造车业,地方政府 “人傻钱多”?
近来,蔚来汽车屋漏偏逢连夜雨。
6月14日,一辆蔚来ES8在湖北武汉汉西建材市场停车场内发生自燃,这是该车型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发生的第三起自燃事故。与此同时,蔚来汽车的股价持续下跌,当年上市时蔚来汽车的市值曾高达119亿美元,而今已经跌至24.8亿美元,市值蒸发94.2亿美元。
有财报显示,2018年蔚来汽车净亏损96.390亿元人民币;今年一季度净亏损26.236亿元,若未来三个季度都保持相同亏损水平,蔚来汽车的亏损额将远超去年。在股价下跌、市值蒸发和负面新闻频出的当下,蔚来汽车却迎来了利好消息。
5月28日下午,蔚来宣布与“亦庄国投”签订了框架协议。根据此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通过其指定的投资公司或联合其他投资方对“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
与资本投资相比,地方政府往往更加财大气粗。例如,如果沙尔沁工业区与九城的项目启动,那么根据备忘录,前者将为合资公司项目预留不少于5000亩土地供应,并支持合资公司获取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资质。
同时,九城和呼和浩特沙尔沁工业区将共同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九城及其下属企业出资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包括购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资金),政府出资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包括资金补贴、基础设施、其他商业配套建设等),并投入产业相关投资和运营。
地方政府当然不是“人傻钱多”,他们之所以大手笔进入造车产业,大多是急于获得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带动整个产业链投资的制造业项目。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很长,一旦形成规模,可以促进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此外,汽车产业技术含量比较高,会培养大量工人,也可解决就业。
在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的阶段,确实有一批城市,因汽车而上一个台阶,沈阳、重庆、武汉等都在此之列。这些让不少地区和城市也渴望拥有自己的汽车公司。温州相关负责人曾将引入威马称为“圆了温州30年汽车梦”,肇庆也将小鹏汽车的生产基地视为“1号工程”。
于是我们看到,2018年“两会”期间,几乎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当成工作报告的重点,把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规划。对于一些“有潜力”的汽车制造项目,地方政府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资源出资源,创业公司往往获得了少见的扶持力度。
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大潮中,哪儿都少不了地方政府的影子。
造车套路深,地方政府投资需谨慎
事实上,早在新能源市场兴起之前,地方政府进军造车业就早有先例,而一些传统燃油车企讲故事的功力也丝毫不逊于新势力们。
华泰汽车2005年进军鄂尔多斯之际,可谓壮志雄心,目标宏大,曾提出2015基地的所有设施,和设备完善,完成年产100万台的发动机,100万台的变速器,和100万辆汽车的“小目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8年的上半年,整个华泰汽车的销量只有不到3万辆。
尽管如此,华泰汽车也“没有少挣”。尽管车没有卖出去,但是华泰汽车通过投资汽车项目在当地换来了煤矿和土地的收益。
据媒体报道,2008年1月,华泰汽车为储量8亿吨的唐家会煤矿引入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双方共同成立鄂尔多斯市华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华泰汽车间接持有30%股权。同一年,华泰汽车将碾盘梁煤矿矿权转卖给山西普大煤业集团,直接获利7亿元。
此外,虽然华泰汽车在鄂尔多斯的厂区有2/3还是荒地,但地价已经上涨了8倍。 至今,华泰汽车还在于鄂尔多斯政府就6000亩市中心城区土地的产权纠纷而扯皮。
和华泰汽车类似的事件还有青年汽车。前一阵,一则“水变氢”的报道把南阳市政府和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推向风口浪尖。尽管南阳市政府否认投资40亿元的传闻,但“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就能行驶水氢燃料车,也让网络上有关“地方政府应当加强防骗意识”的声音不绝于耳。
2003年4月的一天傍晚,在南阳解放广场办公室看大门的南阳市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59岁的袁保庆被持刀歹徒捅伤后因失血过多死亡。
7年之后的今年5月,袁保庆被伤害致死案件告破,8名犯罪嫌疑人陆续落网。凶手系全国“打黑办”列入“黑名单”的南阳白玉岗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雇凶者则是南阳亿万富豪、南阳市建设工程公司总经理、南阳鸿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金德。
此案告破之后,还带破了发生在南阳的另一起命案,并牵出了南阳“黑老大”白玉岗。
6月1日,记者从南阳警方获悉,两起命案所涉及的10多名犯罪嫌疑人董金德、史建文、高新等已被刑拘。已经服刑的白玉岗、付建丽、高中等罪犯因发现新的犯罪,均被警方再次提审。
亿万富翁被秘密抓捕
今年5月6日夜,未开警灯、未拉警笛的几辆警车悄悄停在董金德的豪宅前。
几分钟之后,董金德被戴上手铐,押上了警车。
今年59岁的董金德是南阳市建设工程公司总经理、南阳鸿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任河南省豫宛商会副会长、南阳市工商联副会长、南阳市房管局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他握有亿万资产,相继开发建设的项目鸿昌花园、鸿祥花园、鸿达花园、鸿阳花园、鸿运花园、鸿福花园、鸿宇花园、鸿德花园、财富天地、镇平锦上花购物中心、鸿德购物公园、鸿德百货、鸿德罗马帝景等都是南阳的旺地。他还被评为“河南房地产知名人物”、“中国杰出地产品牌建设人物”。
“抓捕董金德时,他还是政协委员,因此抓捕这样一个有较高社会地位、光环加身的亿万富翁,公安机关的领导们是既重视又慎重。”一名民警告诉记者,“抓捕时,省公安厅副厅长孙永福带着省公安厅‘打黑办’的刑警们亲临指挥、督办。”带走董金德后,南阳市公安局的许多领导还蒙在鼓里。
就在董被抓走几个小时后,南阳市公安局一位领导还四处打听:“快查查,是谁抓走了董金德?为什么抓走了董金德?他现在何处?”
到案20分钟全招了
“今年5月,潜逃至云南的史建文落网,才使得此案有了新的进展。目前,此案所涉及的8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落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警向记者介绍了董金德雇凶伤害致死副总经理案件的侦破内幕。
据史建文供述,是付建丽雇他干的。他答应了付建丽之后,将任务交给南阳市宛城区新店镇彭营村的焦春学。
警方根据史建文提供的线索,很快把焦春学抓获。焦春学到案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他说,他领了任务之后,又将其“转包”给了方城县独树镇的张某、李某等三人。
张某、李某等三人很快被抓获归案。张某、李某等三人供述,2003年4月12日傍晚,他们三个人乘一面包车来到南阳解放广场,找到了袁保庆后连捅数刀,然后乘一辆面包车逃离现场。
民警告诉记者,此时的付建丽正在监狱服刑。付建丽系白玉岗的妻子,她是南阳白玉岗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主要成员。
2009年11月9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南阳白玉岗黑社会性质犯罪一案进行公开审理并作出了终审判决。其中,付建丽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因涉嫌新的犯罪,已经服刑半年的付建丽再次被提审。
如今时间已到,答案也出来了,原来它也姓“贾”。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曾报道过一家来自美国的造车新势力,它在纳斯达克上市刚刚一周,市值就逼近320亿美元,当时成为美国市值第三高的车企(仅次于特斯拉、通用)。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文章的末尾留下了一个问题:它究竟是下一个马斯克,还是下一个贾跃亭?让我们交给时间。如今时间到了,它果然还是姓“贾”。如果忘了,可以点击链接回顾上篇精彩文章《北美贾跃亭?氢版马斯克?它一辆车都没卖,为何市值300亿美元?》。这家美国新势力,名为尼古拉(Nikola),取自18世纪著名科学家、大发明家Nikola Tesla的First Name,而Last Name我们很熟了,就是著名的特斯拉,两者的渊源我们也会在后面讲到。新势力这个概念,并不是中国独有。在新能源车这块大蛋糕的引诱之下,不少精明的头脑都打起了小算盘。尼古拉也是如此,但它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号称要做氢能源界特斯拉的它,被曝光涉嫌骗局。美国著名沽空机构——海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针对尼古拉汽车的详细调查报告(文末点击原文阅读查看报告),抨击尼古拉所谓的氢燃料汽车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骗局,而且该公司并没有掌握关键氢燃料技术。报告指出,尼古拉公司过去做出的许多公开承诺,尤其是有关新车订单、电池技术等都是虚假的谎言。
“我们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电话录音、短信、私人邮件和幕后照片”,该报告称,“我们从未见过一家上市公司这样行骗,尤其是如此规模的公司”。
有多大规模呢?
今年6月,尼古拉通过逆向收购VectoIQ上市,当日收盘,Milton身价达到81亿美元,成为全球氢燃料领域的第一人。上市5天后,尼古拉股价暴涨103%,市值逼近320亿美元。同一时间,福特汽车的市值仅为288亿美元。尼古拉一蹴而就,成为全美“第三大”车企,仅次于特斯拉、通用汽车。说到出身,尼古拉是一家(号称)致力于氢燃料卡车的初创车企,于2014年在犹他州盐湖城成立,创始人是Trevor Milton。
今年推动尼古拉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Milton在6月于推特宣布将开放预订混动(氢燃料与电)皮卡Nikola Badger,这款车被认为将于与特斯拉的Cybertruck正面竞争。
前面说到,尼古拉的公司名字取自18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Nikola Tesla的名,而后面的姓就是特斯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创办之初,Trevor Milton就把目标锁定了Tesla,势要与其平起平坐。而尼古拉第一次被大众所知,也是因为与特斯拉的碰瓷新闻——2018年,尼古拉起诉特斯拉,称后者的Semi卡车与自家的Nikola One过于相似,侵犯其设计专利,并要求赔偿20亿美元,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它成功把尼古拉送上舞台,抓住大众的眼球。
为了保持在行业中的热度,尼古拉不断地扩张自己在氢能源行业的版图,Milton宣称旗下的氢燃料重卡,已经拿到14602辆氢燃料重卡的订单,总价值102亿美元。目前尼古拉正在与客户谈判,准备将这些订单转化为有约束力的合同并支付定金。即使还没有生产出第一辆车,但尼古拉已经野心勃勃地拿出八款产品来构筑商业版图:2018年,尼古拉推出Nikola One重卡,该车号称搭载一套320kWh的电池供电系统,车辆输出功率为735kW,可拖动18轮货箱。车辆主要动力来源于一组燃料电池,该动力单元百公里消耗4.6kg氢气。氢气箱内在存储100kg氢燃料的情况下可以协助车辆前行1900公里,仅相当于同等条件下传统柴油卡车15.27 L/100km的油耗。目标竞争对手是特斯拉的纯电卡车Semi。
2020年2月,尼古拉又发布了一款氢燃料与电动的混动皮卡Nikola Badge,除了氢燃料电池外,Badger还有一个额外的电池组,合计可以带来将近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目标竞争对手是特斯拉的CyberTruck。
除上述两款车型之外,还包括:Nikola Two半挂(氢燃料/混动);Nikola Tre半挂(氢燃料/混动);全地形车Nikola NZT,Nikola Reckless以及摩托艇Nikola Wav等多款车型。一时之间,尼古拉风光无二。就在“造假”报告发布之前,尼古拉刚刚拿到来自通用的20亿美元投资。其中,通用汽车将以等值非现金资产投资,获得尼古拉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同时将拥有尼古拉公司11%的所有权,并可提名一位董事会成员。通过与尼古拉的合作,通用计划将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拓展到7/8类半挂式卡车市场,使其行业领先的Hydrotec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并协助Nikola的第一款电动卡车Badger进行生产。
重要的是,这次合作为期 10 年之久。此外,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期间尼古拉通过售卖零排放车辆而得来的环保积分,将免费赠予通用,要知道特斯拉每年通过环保积分的交易也能拿到数亿美元的收入。受此消息刺激,Nikola的股价在那个周二狂飙了41%,就连通用股价也跟着上涨了6%,而在当天特斯拉股价暴跌17%(当然,不一定与Nikola有关)。然后,投资落地两天之后,尼古拉的雷就爆了。
骗局揭秘
除了沽空机构的调查报告,彭博社、CNBC、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都相继跟进报导,一步一步揭开尼古拉的谎言。首先,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2月,尼古拉正式发布首款车型Nikola One的原型车。当时这位创始人称,这辆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半挂卡车的各项功能基本都开发齐全,还将其称之为“氢燃料巨兽”。
然而,后来的证据表明,这款车并没有动力总成,只是装在导轨上的一个模型。一根线缆从外部沿车底进入车内,给车载屏幕通电,而这块屏幕就是全车唯一可以启动的部分。
就连尼古拉自家的员工都表示:发布会之后都没有碰过这台车。
多亏这个以假乱真的车模,活动结束后几个月内,尼古拉顺利地完成了A轮融资,并且与汽车供应商博世(Bosch)以及一些燃料电池和氢能领域的公司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是不是很魔幻?还不止于此。2018年1月,尼古拉公布了一段新车动态行驶的广告,并表示「量产试装车将在2019年规模测试,尼古拉的氢能源卡车在所有方面都会表现得更好,将打败其它所有半挂卡车」。
然而现在都2020年了,我们还没有看到测试车的影子,这点就不说了。尼古拉的首席工程师Kevin Lynk在接受调查时表示,那段广告视频里的氢能源卡车事实上并没有开起来。尼古拉的团队是将车辆拉到一条坡上,让它自己溜下来,假装是在动态行驶。
而且,为了让视频看起来更加真实,尼古拉在拍摄时还专门倾斜了摄像机的角度。
甚至这条坡道的具体位置都被挖了出来,就在犹他州Grantsville以南的 Mormon Hill。这座山的南侧拥有一条长达3.2公里的坡路,坡度达到3%,沽空机构实地调研后表示,他们可以在这条坡路上溜出90公里的时速。
再说尼古拉和特斯拉的恩怨。2018年,尼古拉指控特斯拉,称特斯拉的Semi卡车外观设计抄袭了Nikola One,Milton在指控中表示,自己是在自己的地下室设计了这款外观超前的卡车。后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Milton其实是从克罗地亚电动车品牌Rimac Automobili的设计师那里购买的Nikola One原始设计。消息称,Milton于2015年拜访Rimac克罗地亚总部时,遇到了其设计总监Adriano Mudri,并斥资数千美元购买了卡车设计的虚拟3D模型和计算机图纸。
车壳是买回来的就算了,还碰瓷特斯拉,再蹭一波热度。手段实在高明。接着再说车内零件。Milton曾在新车发布会上宣称,旗下车型的所有关键组件都是由尼古拉研发。但是一些迹象表明,尼古拉的重要零部件是由第三方供应,譬如在一则视频中,可以看到Nikola One车内的逆变器来自Cascadia公司,尼古拉还在上面贴了胶带来掩盖商标。
除了产品上的问题,尼古拉提出的氢燃料网络计划也存在疑点,Milton在多次演讲和采访中都表示,与同行相比,尼古拉公司已成功地将氢燃料成本削减了约81%,并且已经在布局氢燃料产业链。然而,在媒体的追问之下,Milton承认目前在这个领域并没有任何实质操作。
虽然Milton凭三寸不烂之舌,拉到了不少投资,但是投资人都很难跟上他的步伐——欧洲电动大型钻井平台、美国燃料电池驱动半潜式平台、联合通用汽车制造的纯电动皮卡、成为氢动能的头牌供应商、进军太阳能板领域以及进入高性能跑车市场...诸如此类的模糊提议,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起初,面对分析机构和媒体提出的质疑,Milton还在努力辩护,但是后来就放弃治疗了。内外交困下,9月21日,尼古拉的创始人兼CEO Milton选择辞职。时任尼古拉的董事之一,也是前通用汽车副董事长Stephen Girsky将接任。这消息导致Nikola在纳斯达克开市后股价重挫30%,收盘时虽稍微回升,但最终还是以暴跌19%收盘。总而言之,Milton画出的这套Nikola One大饼,空手套白狼拿到了几轮融资,而这些钱又帮Nikola拿到了博世和依维柯等公司的技术,而现在Nikola则稳稳地上了通用的船。古书中的运筹帷幄,也不过如此了吧。
可悲的是,人们早已见怪不怪
说实话,这种事情放在新势力身上也是见怪不怪了。Milton在离职声明中说到『尼古拉确实是我的心血,永远都是,我们的焦点应该放在公司及其改变世界的使命上,而不是我身上。所以,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有趣的是,喊着『FF是我的生命』的贾跃亭在官宣辞去CEO职位后也写道『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
看来大家都是怀有共同“梦想”的人。贾跃亭太熟了,这里就不费口舌了;拜腾、博郡、前途这些玩死自己的,也暂且不表。来聊聊另外两个更荒诞的例子。首先是烧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车。2019年5月23日,河南省《南阳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文章。该文章表示,青年汽车的水氢发动机在河南省南阳市正式下线,这项新技术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根据青年汽车官方解释,它的水氢燃料车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只需要加水,续航里程就可超过1000公里。这一则违反中学常识的新闻迅速在网络发酵,许多行业专家站出来为技术辟谣。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解释,他们的水氢发动机拥有特殊技巧,即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以近乎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再将氢气输入氢燃料反应堆,通过反应发电驱动电机。
然而,庞青年口中的“催化剂”并不是真的催化剂,它背后真正的原理是“车载铝合金水解制氢”,这里面的铝金属是参与反应的。现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林程教授直接点破:水+铝已经是很老的制氢技术了,远不如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技术成熟,应用到乘用车上更不具备经济性,这种既不先进也不便宜的技术,基本就是在制造噱头。
重点是,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这些老百姓交的税,就变成真的智商税了。果不其然,2018年10月,刚刚还风头正劲的青年汽车就宣告破产。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因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已于2019年10月21日裁定终结青年汽车破产程序。其次,是号称要造中国超跑的江苏赛麟。2019年7月20日,一场位于鸟巢的盛大发布会,当时,赛麟汽车在杰森斯·坦森和吴亦凡的助阵下,带来了2款跑车和2款新车,分别为赛麟S1、赛麟S7勒芒特别版,以及全新SUV车型迈客、全新纯电微型车迈迈。
舆论焦点就集中在这台号称“拥有超跑级操控感”的迈迈,这款双门两座的微型纯电车,综合续航为305公里,赛麟号称其采用了赛车级多连杆,且底盘调校有史蒂夫·赛麟亲自参与,后面这一点,笔者表示墙裂怀疑。
最重要的是,这辆两座微型车的补贴后售价为15.88、16.88万。够不够魔幻?王晓麟曾对外宣称,江苏如皋工厂全部建成后,江苏赛麟将实现超过40万辆高性能整车的年产能,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但实际上,工厂自2017年2月开建至今,只下线了迈迈一款车型。赛麟规划中2020年上市的超跑系列S1,以及超跑型SUV迈客均毫无动静。而这些迈迈,很多都停在路边、锈迹斑斑。
到今年4月,一份来自江苏赛麟前法务乔宇东的公开举报信称,王晓麟涉嫌虚假技术出资、贪污巨额国资,将成本价并不高的技术共计作价66亿元人民币入股江苏赛麟,导致数十亿国有资产流失。目前,江苏赛麟的账户处于冻结状态,占股33.42%的国资股东南通嘉禾已拒绝向其继续提供资金,并起诉了王晓麟。江苏赛麟的不堪,给中国超跑史来了一场最魔幻的表演。
内忧外患的新能源行业
各行各业大抵如此,有兢兢业业的,就有浑水摸鱼的。尼古拉还有未来吗?2020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尼古拉二季度亏损达到0.86亿美元,其2020年总亏损已经达到1.198亿美元,虽然上了通用的船,但是一系列的骗局被拆穿,未来的路估计也难走了。氢燃料电池这条技术路线,是在纯电/插电混动以及燃油车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受限于高成本、高技术的制约,如今还无法大规模地进行应用。一家车企调皮捣蛋,这都还是小事,但是会让业界投资者开始怀疑氢能源技术的可靠性,这对于整个行业都将是一个打击。新能源(主要指纯电和氢能源)的发展,不仅有外在的阻力,也有内在的阻力。外在的阻力集中在与传统能源车的竞争,而内在的阻力就是这些投机者,通过一些不真诚的手段,消费大众们对新能源车信任。前有贾跃亭的PPT造车、后有庞青年的烧水就能跑、如今还有尼古拉的空壳车模...谁知道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但是,虽然有害群之马,也不意味着对新势力车企的全盘否定,毕竟我们还能见到诸如蔚来、理想、威马、小鹏等认真造车的新势力们。我们只希望能应验那句古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南阳否认40亿投资和南阳6000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