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云教你创业,以及从马云的创业学到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快速成功?
只有一个方法。选对事儿,好好干,拼命干,大佬们说的都是真的,也很有道理。
然而很多人看了鸡血满满,睡一觉该上班上班该吃喝吃喝。这就是为什么创业成功的是少数。你想创业,我还是建议你少花时间看这些励志的,因为成功的方法不会跟你讲怎么教你选项目,选产品,测试市场,最市场推广调研等等。你有时间看这个,真的不如好好钻研你想切入的行业里的知识,这能为你日后创业做事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少走很多弯路。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有一样事情,我一定要分享给所有的年轻人。他们一定是很乐观地看待未来;第二,他们永远不抱怨,只检查自己的问题;第三,他们有超越常人的坚持。没有这些素质,也是走不远。”马云在香港的演讲中如是说。
2月2日马云演讲现场。新华社记者 何靖嘉 摄
阿里巴巴集团1日刚刚宣布斥资10亿港元成立“香港青年企业家基金”,董事局主席马云翌日便在香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发表题为“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演讲,与青年创业者们交流创业心得。有香港情节的马云到底在这次演讲中道出了哪些创业“天机”?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数学考过1分,大学考过3次,初中考重点中学考过3次也没考上。我考进大学,是杭州第四流的大学。”马云坦承,在所有人看来,自己都不具备创业的可能。
马云说如果他能成功,那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因为开始时期的他没有资源、没有学识、不被人看好。马云认为,既然要选择创业,就不必在乎自己的学识,因为创业的成败的确不靠学识,关键在于你敢不敢迈出那第一步。
“读书读得好的人,很少会想到去创业。读书读的差的人才会去创业。但要天生我材必有用。”
“考进哈佛自然很好,考进杭师大也不差。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考得不好的人。考不好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机会是均等的 改变自己抓住机会
马云认为大家的机会都是均等的,特别是自己成功后,发现其实人人都差不多,“李嘉诚、巴菲特(和普通人相比)其实都是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他形容说,成功的人都是“远看都很好,近看差不多”。
“成功者很少抱怨。机会其实是很公平的,只是你有没有看到。”对香港而言,马云觉得今天一定比他15年前有机会,“实事求是地讲,只是香港今天年轻人敢不敢往前跨一步”。
“从IBM到微软,再到Yahoo、Facebook,直到今天的阿里,每一次我们都认为机会要没有了,可是结果却是更多的机会涌现。”
马云鼓励创业者说,只要愿意把理想变成现实,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开始自己的事业。他说,改变别人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改变世界,创业中,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世界才有可能跟着改变。
创业需一批人奋斗 勿幻想没行动
对于青年的“梦”,马云这样分析:梦包括梦想、理想、幻想。
马云认为,梦想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的,需要用坚持与行动来浇灌;而理想就是一批人,有目标,并坚定地向目标进发。
他总结称,创业既是梦想,又是理想。因为创业不仅个人的事情,创业也是一批人的事情。
至于幻想,他就这样形容:“幻想就是不切实际的,没有行动的,总是想人家的不对的......我看到太多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多看失败的教训 少看成功学
“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但是失败的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
马云说,工商管理课程用各种案例学习教别人如何成功,不过,学了太多成功的例子恐怕就觉得自己飘飘然了,把很多事都固定化了。
马云介绍说,在阿里成立前5年,他几乎每天都会搜集公司失败的案例发给公司的每个人看。
他说,尽管如此,阿里犯的错误,绝不少于其它公司。但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仍然不断坚持,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学习。
当今最大的机会在数据
马云说,阿里有很多业务是免费的,现在依旧免费。他认为,免费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没有创造出价值的免费只是自杀。不过,免费能得到更多的人参与,然后,大家一起去创造价值。马云把阿里定义为数据公司,只做数据,并且帮社会处理数据,回馈社会。
他认为10年20年后,世界最稀缺的资源,一定是数据。谁有善用数据的能力,一定会成功。
马云认为,在信息时代,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利己主义,只要自己好。在数据时代,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利他主义。只有让别人更强大,自己才能够跟着好起来。所以,在数据时代,企业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条。(新华网港澳频道 蔡啸天整理报道)
马云教你创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从马云的创业学到什么、马云教你创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