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事实上,浙江也是较早探索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省份,其帮扶政策已经运行多年。但是,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否应该留在创业?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0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余表示,“如果知识和经验积累不够,盲目的会增加失败率。”
杭州人齐林在求学期间有过两次去创业的经历。第二学期,她和5个同学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专注于内衣、家居服等服装的设计和营销。当时可以对外申请的资助包括几万元的现金补助或者50万元的无息贷款。在校园里,学校提供了近2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免费使用。
由于创始人之一有相关行业经验,项目落地很快。到了大四,他们已经在校外租了近500平米的办公场地,高峰时营业额能达到几百万元。
在学校里,每周都会有关于创业的讲座。但在齐林看来,成功是校园里的榜样,更多时候,能孵化成功的公司是百里挑一。在她所在的学院,老师带领的20多个创业团队中,最后只剩下一个。
在创业队中,齐林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扮演核心角色。创业也可能造成青春的浪费,或者让更多只是不想上班或者有类似想法的人在知识和能力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走上岔路。
在另一位来自浙江某大学的创业学生张华(化名)看来,政府的帮助可以帮助年轻人保持对未来的预期,“至少可以降低一些风险”。
大一的时候,艺术专业的张华和几个同学有了在校园里发展影视事业的想法。大二时,他们参加了杭州大学生创业竞赛,并获得了入围奖。他们可以申请5万的免费补助。之后项目迅速落地。到第三年,他们公司开始盈利。
虽然张华计划继续深造,但她未来的计划仍是目前公司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对创业,这个大学生的鼓励是显而易见的。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能力培养、环境优化、平台创新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创业的大学生成功概率确实低,但创业还是值得提倡的,因为未来的企业往往来自这些创业即使成功概率低,对年轻大学生的容错率依然很高”,中南财经政法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果还不起怎么办?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支持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繁荣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分会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忠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失败,10万元以下贷款由政府补偿”的措施。
次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开回应称,政府补偿是专门由政府设立的创业保障金,通过建立创业保障金补偿容错机制,减轻大学生创业,的负担和顾虑,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创业担保基金担保的贷款累计发放亿元,贴息1.82亿元。由于相对规范的审计管理机制,创业担保基金补偿创业失败的比例不足万分之五。总体而言,这一政策运行顺利,对激励大学生等群体到创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该办公室公布的贷款程序,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必须通过两个程序的检查: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组织专家检查创业项目,通过后,将向大学生发放创业担保基金担保的贷款资格证书;二是大学生凭资格证书和相关材料向经办银行申请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情况进行调查。
经审查,由政府设立的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提供担保,经办银行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大学生按期还清贷款本息后,凭经办银行出具的还款证明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贴息。
针对a大学生贷款失败由谁来赔偿、如何赔偿的问题,陈忠表示,由于a大学生还不起贷款,创业担保基金担保的贷款被认为是不良贷款,10万元以下的贷款将由担保基金全额赔偿;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贷款,由创业担保基金补偿80%。同时建立了科学的回收核销机制。赔偿后,原则上应当追偿。但无力偿还的,将按规定程序从创业担保基金中核销。
其实“补偿”并不是一个新政策,它来源于2015年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浙〔2015〕21号),只是后来贷款额度从30万元提高到了50万元。浙江省人社厅表示,此举意在“减轻创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重点群体的负担和后顾之忧,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解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重点群体认为创业没钱、没人帮忙提升创业能力、没人关心创业失败的问题”。
这项政策不仅针对大学生。凡首次在浙江创业的人员均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其中,毕业5年内的在校大学生或高校毕业生(含大专)、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伍军人、有证残疾人等可申请政府设立的创业担保基金担保的贷款。
在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王章明看来,这一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解决了创业大学生最重要的资金和敢试创业,的关键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创业人的信心。
通俗地说,这种做法相当于政府代替银行成为贷款人的债权人。创业,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出台兜底政策主要是针对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大学生的现状。“就是给银行兜底,让银行敢支持创业,这个大学生。”股权部分影响较小,创业基金不承担债务责任。
为什么是浙江?
近年来,中国广东、四川、江苏等地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比如向大学生创业发放无息贷款
款、资金补贴、租金补贴等。但浙江拿出真金白银兜底鼓励大学生创业,出手可谓阔绰。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2021年度全省人民生活等相关统计数据公报,2021年,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加5144元,名义增长9.8%,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之后,排在第三位,比排在第四位的江苏高多了1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浙江省还是小商品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相较发达的地区,截至2021年12月,浙江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00家,其中杭州有196家。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看来,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背后,是浙江在争夺人才方面打出的“组合拳”。
事实上,浙江官方正是在介绍本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时提及上述代偿机制的。并且,除杭州市区,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万到4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
此外,大学生从事家政、养老和现代农业创业,政府给予10万元的创业补贴,大学生到这些领域工作,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万的就业补贴,连续补贴3年。大学生到浙江实习的,各地提供生活补贴。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每人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曹和平认为,人才的争夺标志着中国的劳动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过渡。但这一现象在过去两年因为疫情出现了周期性的调整,“原本我们预期就业形势不好,但这一两年才突然发现,工程师红利如果不和创新红利放在一起,大家想寻找一个好的岗位,都挤到体制里去”。
在他看来,此次浙江推行的大学生创业失败代偿机制,值得肯定,“有调整机制,也有激励机制,恰好是让年轻人成功的一个制度保障之路”。
他分析称,上述创业担保基金使用是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展开的,一来人们不会拥挤在杭州,再则也能让有限的贷款额度起到更大的作用。
“如果这些学了本事的人,能够创新的话,不就直接变成了生产单元了吗?”曹和平说,过去办一家制造型、工程型公司,大学生或会难以为继。但现在是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联网共享经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消费型服务业、创意设计、数据处理等生产单元有三五个人即可。而在这些领域,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再合适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释放的背景,与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的议程息息相关。2021年6月,浙江省成为首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曹和平说,数字平台企业一赢通吃的情况,让财富快速地向少数人集中。如果让大学生二次就业重新去创新,某种意义上是校正数字鸿沟的一个公共政策保障,“只有让年轻人不断的掌握获得财富的机会和掌握获得财富的岗位,改革发展带来的财富分配才能更加良性。”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陈中在17日的发布会上说。
林琦贷款大学生浙江曹和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