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晓波上市IPO,以及吴晓波的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吴晓波被称为“最会赚钱的财经记者”,他开通了吴晓波公频道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收入好几百万,身价20亿,所以他是最会挣钱的财经记者。
作为一家自媒体创业公司,估值几十亿的并不多,何况还是完全绑定吴晓波个人IP的一个自媒体。20亿估值意味着,“吴晓波频道”是已经跑通业务闭环、实现盈利的自媒体创业典范。当初创建“吴晓波频道”之时,吴晓波就将用户精准定位在新中产。这让“吴晓波频道”从一个具有媒体属性的财经类公众号变为今天具有服务属性的机构。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可谓打开了以吴晓波为中心的产业圈,除了每日的内容推送还有社区式的互动,包括微信出版、财经公开课、公众号形象代言卡通“巴久灵”周边产品链。看看这公众号都能有个代言卡通了,还给取了名字叫巴九灵(意为受众是八零后九零后)。
吴晓波保持着一年至少买一套房的节奏,用吴晓波的话来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就想过一定要很有钱,有钱到可以不被收买,能够一直自由写作。”吴晓波说,“你现在拿一个亿来收买我,挺难的,我老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你要买我的什么东西?一百亿来买我的话,我可能会动心,如此而已。”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他确实做到了成为中国最有钱的财经记者,他说:“我就是个写字的人,我认为自己终生就是个记者,其他身份都是别人附加给我的。”
最近吴晓波上市公司失败,被罗永浩评价为梦太大而且是入错了行,我觉得这个没有一定性的,每个人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梦想得有,至于成功与否都是另外的事情了,一件事情的成功和失败有很多因素引起的,不单单说是因为选错了行业才失败的。
10月6日,罗永浩突然转发了一篇吴晓波上市梦碎的评论文章,并附上了自己对吴晓波此次未能成功上市的评价,罗永浩评价道:“吴晓波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1。梦太大,他上市?有没有搞错?2。入错行,本来就是个事后诸葛亮。
当然罗永浩并非随意开炮,此前在今年4月份吴晓波曾在演讲中评价过罗永浩创业败局,称罗永浩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梦太大,二是入错行,彼时吴晓波表示:“第一,梦太大。第二,入错行。我为了讲这个课,专门买了锤子手机。我买的时候京东商城只剩4部手机,我拿来做纪念。罗永浩聪不聪明?聪明。会不会说?会不会融资?勤不勤奋?为什么挂掉了?因为他入错行了。他做手机是2014年5月份,2013年中国销售手机3.5亿部,同比增长84%。问题是当增长84%的时候,这个行业跟你没有关系了。”
更有趣的是,当时吴晓波还举例罗永浩的名句:“我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了赚你们几个臭钱。”他评价道:“钱是臭还是香呢?钱既不臭也不香,任何人说我视金钱如粪土,那这个人就是粪土,越是讲这句话的人越是热爱金钱的人。”
3月17日下午,全通教育(300359,SZ)发布公告,拟购买杭州巴九灵96%股权。公开资料显示,“吴晓波频道”这一自媒体,包括微信号,脱口秀节目,书友会等,其运营主体就是杭州巴九灵。而在2017年1月,杭州巴九灵的子公司、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九灵”)宣布完成A轮融资1.6亿元,估值20亿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对吴晓波来说,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变现。对全通教育来说,收购了吴晓波已经成熟且很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对于进一步扩大全通教育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本市场的扩充力,也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要知道,吴晓波创办的巴九灵,尤其是“吴晓波频道“,已经知名度相当高,聚集的粉丝也相当多。转让给全通教育,就等于转让给全通教育一个响亮的品牌。收购现成的品牌,显然要比打造一个品牌容易得多,也更容易产生效益。
关键应当在于,吴晓波频道是以吴晓波个人的影响力做支撑的,是靠吴晓波个人的能力和阅历,特别是粉丝对其的信任。如果没有了吴晓波,巴九灵还能不能灵,可能就需要认真关注与观察了。
至于吴晓波,在转让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并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之后,一定会投入新的领域,创造新的品牌,譬如小视频,就有可能成为下一步吴晓波重点关注的领域。
由于转让也会对粉丝的感情产生一定影响,吴晓波如果继续执着于经济领域,是否能够继续得到粉丝的青睐,巴九灵的粉丝会不会转移一部分过来,也是一个可以关注的问题。
年年亏损的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之所以会嘲笑上市不成功的吴晓波入错行是因为之前吴晓波就嘲笑过他,现在罗永浩用同样的话回复给了吴晓波。
罗永浩将“吴晓波频道”上市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梦太大”“入错行”,并不是一本正经地点评,而是明显带有嘲讽的意味,甚至可以说是以牙还牙。要知道,吴晓波曾在点评锤子失利时指出罗永浩犯了两个错——梦太大、入错行。罗永浩说“吴晓波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1.梦太大,他上市?我就靠啊,有没有搞错?2.入错行,本来就是个事后诸葛亮(我是说复姓事后,仨名诸葛亮),结果玩嗨儿了产生幻觉,老以为自己复姓诸葛,名亮。”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日在一次讲课中评价了罗永浩创业败局, 称罗永浩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梦太大,二是入错行。当时吴晓波也曾表示:“第一,梦太大。第二,入错行。我为了讲这个课,专门买了锤子手机。我买的时候京东商城只剩4部手机,我拿来做纪念。罗永浩聪不聪明?聪明。会不会说?会不会融资?勤不勤奋?为什么挂掉了?因为他入错行了。他做手机是2014年5月份,2013年中国销售手机3.5亿部,同比增长84%。问题是当增长84%的时候,这个行业跟你没有关系了。”
罗永浩这一次对吴晓波的评价,很明显是就为了报之前这“一箭之仇”的。
这两个知识支付巨头在一个月内一直受到了两次关注。同时,罗真玉和吴晓波试图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市场上,这与知识支付市场进入下半年,头部模式已经形成了极大的关注。
当公司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估值也随之上升:五轮融资后,目前对罗吉威的估值为70亿元;巴九岭的核心渠道是五晓波,收购时价值为16亿元。高估值、风险投资热情不会像初期那样高,上升周期,融资不容易。2013年和2014年初分别提出了天使回合和一轮逻辑思维融资。最后一轮融资是两年前2017年9月25日。
最后一轮融资是2018年3月30日,一年半。融资越困难,风险投资就越渴望获得回报。如果风险投资机构有3个5年的投资周期,逻辑思维的初始投资者也会得到回报,因此风险投资企业必须尽快上市,以应对实现和退出风险投资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互联网公司(如高富杰和美图)都流血上市的原因。然后,罗振宇选择IPO,吴晓波选择并购曲线上市。IPO的优点是估值溢价较高,创始人和风险投资的回报较为丰富,缺点是期限更长。当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时,估值将是可变的。例如,共享办公室的领导者WeWork在上市时遭受了“滑铁卢”,其估值从470亿美元跌至75亿美元。
在中国股市发生的那些故事,谜底总比你想象得还要阴暗,不过,看过谜底的你们还有“勇气”再去相信一次吗?
2014年下半年中国的股市可以用“任性”来形容——上证综合指数[-0.35%]从2050点一路攀升,到2014年12月31日以3235点收盘,涨幅约60%。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仿佛在告诉大家经济疯狂上行的预期,可惜不是。业内专家普遍预测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7.4%,未能万能7.5%的目标,而2015年多家机构预计经济增速将为7.0%。
别树一帜的“中国股市”给了冷静的人们一个巨大的谜面,现在我们来认真地猜一下这个“谜面”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过一句话,放在这里很合适:中国股市是“秃鹰们”的冒险乐园,在中国股市发生的那些故事,谜底总比你想象得还要阴暗。
其实,中国股市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只不过它这次又“献丑”一次罢了。
上海和深圳的两个交易所分别成立于1990年底,始创之初,制度构建十分粗鄙,几乎没有顶层设计,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大多为华东及华南两地的地方中小公司, 沪市的所谓“老八股”中好几家是注册资本在50万元的区属企业。
1992年8月,深圳发生120万人争购股票认购证事件,场面火爆失控,北京在失控中发现了一个“超级大油田”,两个月后,证监会成立,股票发行权逐渐上收,至1997年,两所划归证监会统一监管,在这一时期,决策层形成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战略设计:中国资本[1.00%]市场应该为国有企业的脱困服务。
大量陷入困境的国企“搓泥洗澡”,打扮成白富美的样子被挂到了市场上,有一位叫张化桥的香港证券分析师甚至认为,当时的国企上市很少有不在财报上动手脚的。连续亏损的国有企业做假账上市交易,从股民的口袋中收拢资金。贩卖上市指标成了当时公开的秘密。
那些“白富美”在财务报表上打扮得很漂亮了,但体制和制度几无改变,掀开假面,当然不堪一睹,在上市数年之后,企业很快再度陷入泥潭,成为了所谓的“壳资源”,这时候,在二级市场上就出现了狙击手,他们被叫做“庄家”。
庄家们通过低价收购未流通的“内部职工股”,成为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然后在二级市场上大兴波澜。他们用新题材重装壳资源,具有强烈投机色彩的庄家经济渐渐形成。
1999年5月19日,沉寂多年的股市突然井喷,构成“5 19行情”,一些从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如亿安科技、银广厦、中天科技[0.96% 资金 研报]等等,忽然日日狂涨,激荡得人人心旌荡漾,在它们的背后则是庄家们的贪痴狂欢。
这时第一代庄家出现了,K先生的粉墨登场掀起了以炒作为主角的股市热潮。K先生的名字叫吕梁,他常用这个古怪的名字在证券类媒体上写股评文章。吕梁是个虔诚的文学爱好者,早年写小说。
1992年,吕梁去深圳闯世界正好碰上了“8 10”事件。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与那些排队的民众交流后,写了长篇纪实报道《百万股民“炒”深圳》,赚了不少稿费,并受到了股市的洗礼,开始凭借一支笔炒作概念股。
股票市场第一代庄家中,吕梁与他的操盘手将股市完全纳入麾下,能够纯熟并精准地操纵其走势。在他掌控下的“中科创业”和“中西药业”等股票,涨势一片向好,形成了中科系概念,风光无限。
当时,庄家对股价的控制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2000年2月18日,当时第一大庄家、中科创业的实际控制人吕梁新婚大喜,他的操盘手们用“科学而精密”的手法控制股票起伏,硬是让中科创业的收盘价恰好停在了72.88元。操盘手们用自己的方式给老板送上一份别人看来瞠目结舌的礼物。
但我们知道,纵然是今时今日, 对散户来说,股市亦不是久留之地。这是一个危险无比、令人窒息的资本游戏。中国的股市不是一般股民能够预测的,它的身上依旧缠绕着难解难分的线,而线的另一头,从来不是我们。
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发表《基金黑幕》一文后,公众表达了极大的关切和义愤,但揭开还是捂住黑幕的交锋还处于对峙之中,在几乎所有的股市经济学家三缄其口之时,经济学家吴敬琏将中国股市直接比喻为赌场,甚至认为前者还不如后者有规矩,“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
吴敬琏进而揭示了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由于管理层把股票市场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融资工具,使获得上市特权的公司得以靠高溢价发行,从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钱,从而使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因此必须否定‘股市为国企融资服务’的方针和‘政府托市、企业圈钱’的做法。”
吕梁等第一代庄家折戟于2001年春季之后的一次股灾,随之出现了以德隆唐万新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庄家,他们的手笔越来越大,高举混业经营的旗帜,动辄以并购题材拉抬股价,靠高额民间吸资来构筑资本平台,用唐万新自己的话说,“用毒药化解毒药”,最终在2004年的另一次股灾中玉石俱焚。
在此后的岁月中,如吕梁、唐万新这种招摇于台面之上的著名庄家似乎减少了,但是,庄家文化确乎从来没有消亡,他们开始隐身于各个证券营业所里,以“地下敢死队”的身份继续战斗,而吴敬琏所总结的股市特征似乎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2007年前后,吴晓波为了探寻上市公司的真相,特意选择了五、六家股价表现非常优异的公司做样本调查—其中就包括前段时间爆出丑闻的獐子岛[0.47% 资金 研报]。 吴晓波到这些公司实地考察、访谈董事长、查阅公司业绩及股价波动,结果得出了一个并不出乎预料的结论:这些公司的业务波动,与它们的股价波动,几乎没有任何的对应关系。
在一家公司,吴晓波问董事长,“为什么你们的股价最近震荡很大?”他请摄像师把镜头关掉,然后很小声而体己地对我说,“因为这几天券商在换手,换手的成本价是12元,吴先生,你可以在这附近进一点货的。”
有人疑问,赌场遵循的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而股市是个融资→生产→回报股民的内外流动市场,有各种分红、配股、等双赢制度,但是,此说法立即招到股民和学界的嘲讽,因为正是中国股市中分红回购等惠及投资者的制度缺失,才让中国股市像个赌场,甚至不如。
近日,有学者表示,中国股市就如同妓院,用以指责A股臭名昭著的新股暴炒现象,嫖客和嫖资(股民和资金)总量在一定时期相对是固定的,而老鸨们则不断地推出新的处子头牌(新股),甚至不惜装处(作假和联合炒作),同时收买专家和媒体鼓吹,让处子(新股)显得供不应求,意图买个好价钱。这就如同如今A股市场中对新发行股的联合炒作,最终接盘者,就是那早已被引诱的欲火焚身且稀里糊涂的散户。
2010年,A股首发新股共有347只,几乎是每天都有一只新股发行,2011年A股市场也有277家公司上市,新股首日暴涨后套牢散户的现象频频出现。这几年既有拓邦电子这样首日暴涨577%随后陷入漫漫跌途的中小板新股,也有中国平安[0.59% 资金 研报]这样连续四周下跌套牢上百亿元资金的大盘新股。
如2012年10月9日,洛阳钼业[3.28% 资金 研报]发行价3元/股,上市首日暴涨221%,当日收报9.63元;但13天后,业绩突然变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34.73%,令投资者大跌眼镜。11月2日,浙江世宝[-0.07% 资金 研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众目睽睽之下,连破A股市场新股发行六项纪录,首日涨幅高达626%。
就在去年A股疯牛的同时,在年末中国股市迎来2万亿规模的打新潮。包括国信证券、中矿资源等12只新股IPO发行15.6亿股。自12月18日起12只新股密集发行,募集资金约133.6亿元。
这可是“妓院”论活生生的素材。
吴晓波表示,股市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从来为国有企业—现在叫蓝筹股服务,为国家的货币政策背书,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墙上写着一句话:“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就是保护了所有股东的利益”,此言在我国股市是一个错误。
吴晓波说,这个股市的基本表现,不但与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现没有关系,甚至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表现也没有关系,它是一个被行政权力严重操控的资本市场,它的标配不是价值挖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而是“人民日报社论+壳资源+并购题材+国企利益”;
甚至这个股市里的企业也从来没有把股价视为公司价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人从来没有在这里赚到过一分钱。
在今年四季度以来的这轮股市大波澜中,上述特征不但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现更证明了“劣币”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投资者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在十几年前提出股市赌场论的吴敬琏教授就去年火热的股市行情提出了担心。他认为,现在所谓“牛市”的制度基础是不稳当不牢固的,股市的缺陷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需要非常谨慎的对待,而且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怎么把这个股市正常的秩序建立起来。
吴敬琏认为,中国股市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主要的责任就是改善一般投资者信息弱势的状态,要执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发财,甚至内幕交易。
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这样写到:“金融应该帮助我们减少生活的随机性,而不是添加随机性,
吴晓波认为,为了使金融体系运转得更好,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其内在逻辑,以及金融在独立自由的人之间撮合交易的能力—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去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近年来的首次报道证监会立案调查18只股票市场操纵案。其背后也代表了中央对打击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态度。
不过,看过谜底的你们还有“勇气”再去相信一次吗?
关于吴晓波上市IPO和吴晓波的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