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牛根生创业(牛根生创业成功的启发)

更新时间:2025-05-13 04:08:11 点击:70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牛根生创业,以及牛根生创业成功的启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牛根生是如何经营并实现盈利的?

牛根生是如何经营并实现盈利的?相信此时的牛根生,对人生苦难、人间冷暖定有深切的体悟,聊以宽慰的也许就是孟子的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不知道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还是运气使然,就在牛根生几乎走投无路之时,他碰到了至今依然神秘的人生贵人。(为什么你碰不到啊?!)经过一番长策短计的高人点拨,牛根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竟然转身回内蒙古了,他要像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英雄取经归来,内蒙古从此不太平了,确切的说,牛根生的老东家伊利公司上下一个消息不胫而走。“牛总从北京取经回来,决定创办一家上市公司了!”牛根生的老同事们私下疯传着一个“大秘密”,后来的蒙牛

奇怪的是,牛根生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手握重金却不在内蒙古的大城市呼和浩特建立总部,而是跑到了穷得鸟不拉屎的和林格尔县——国家级最贫困县成立蒙牛公司。后来,仇家举报牛根生创业时非法集资,省公安厅派人查封他的公司时,当地县领导第一时间出面干涉,当天就把扣押的账簿送回蒙牛,直到这时候,人们才知道牛根生的厉害!

蒙牛最高峰时,一个公司为当地创造的

孙子兵法启示,以弱胜强者,要善于避开对手的优势,结合自己的优势,开辟新的战场。牛根生深谙此道,一个初创公司要和中国实力最雄厚的同行上市公司对局,为了避开伊利的“绞杀”,蒙牛要活下来,就必须练就上层的商战功夫,既要在内局市场上拼刺刀,更要在外局官场上打太极。(那些西方的招术在中国不管用有木有?!)

牛根生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有两个关键事件可以为证。一个是市场营销“小局”造势:当时的蒙牛可以说是中国乳业最新最小的成员,连行业

不仅如此,蒙牛把广告做到老东家伊利公司的大门正对面,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这个广告竟然“很巧的”被破坏了;于是,第二天蒙牛就喊出了“蒙牛广告被砸,凶杀是不是伊利?!”我不知道当时伊利有没有被气得吐血?反正蒙牛的第二品牌是坐实了。(兵者,诡道也。谁说弱者一定要委屈求全呢,蒙牛竟然主动出击!)

第二件事是金融布局:上个世纪

后来,这个挖角来的团队就引入了摩根斯坦利、鼎辉和英联三家大投行,把蒙牛送上了资本运作的轨道上,将竞争从传统的“商战”直接拉升到“金融战”的高度,而这是同行们所不熟悉和不擅长的,从此蒙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为什么要引入外国的投行,而不是国内的投行呢?因为牛根生深深懂得,他的老对手伊利是当地的大国企,必然受政府保护;而蒙牛是一个草根民营企业,必然处处受制于人、很容易不明不白的“夭折”了。只有引入外资,把自己变成外商投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才能争取到平等的市场地位和话语权。(此等深谋远虑,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牛根生的创业故事??

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创业的历程,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有900万元,通过整合内8家蒙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下,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BVI)。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人系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BVI)。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

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

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获得第一轮投资后,蒙牛的业绩增长令人惊讶,2003年蒙牛净利润为2.3亿元。迅速成长中的蒙牛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三家机构再次通过“可换股证券”向蒙牛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003年,蒙牛进行上市前的股权重组,蒙牛管理团队及关联人士将在上市公司合共持股54%,金牛和银牛分别设立了“牛氏信托”和“谢氏信托”。

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共发售3.5亿股,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充分说明香港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大陆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接纳能力。这给蒙牛的融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扩展资料

牛根生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1999年至今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牛根生获得的荣誉有:“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3年中国企业新领袖”;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中国策划最高奖”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 1999年8月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根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根生万言书

牛根生在创业中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资金和技术。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这个话强调了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们处理问题就应该从多个维度出发,你看问题的观点越多,那么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越多。在现代这个大时代,思路是布局的基础,布局是战略的核心。

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新,整合全球有效资源,把公司办成中问国和世界乳品业制造商的领先企业。

资料扩展:

牛根生的后半生是白手起家的,同行业的竞争,老客户的打压,很多人一度认为是他的人品有问题才被老东家赶出了伊利。但是,我们仔细深究一下,牛根生在伊利的时候,主管全国的生产经营,业绩一直都十分的出色。优秀的人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威胁,一个是金子的人无论在哪里总是会发光的,人们会看到辉煌成就的你,但是往往不会看见黯然落魄的你。牛根生用了36年的时间让一度受尽压迫的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了伊利,成为了全国的第一。创办企业的根本是人才。你可以缺资金可以缺人脉但是不能缺人,只要有了人,才能磨练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团队,才能开始行走,然后资金和人脉都是慢慢的锤炼和积累起来的。牛根生第一步的起点九十分的明朗。离开伊利之后创办蒙牛,很多在伊利的老部下闻之消息都纷纷一批又一批的投奔而来,在那时,一个刚刚白手起家的蒙牛和巨头伊利的前途和未来是成明显的反比的。

是,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总还是要讲点情怀的!牛根生的老部下便是如此,蒙牛正是有了团队的基础,后面才能应对来自伊利的压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当时的蒙牛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面对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三无环境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保证蒙牛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包括牛根生自己。但是,牛根生的老部下们,还是义无返顾的加入了蒙牛。

“论成败,看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这句话从中我仿佛是看到了牛根生的半生经历。创业企业的未来是深谋远虑。牛根生的经营管理之道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蒙牛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和赞叹。他的经营挂历之道也是管理学教科书中进行长期研究的话题。毕竟从伊利出来的时候,牛根生算是一无所有,从头再来;从创办蒙牛之初,伊利老部下纷纷投奔,可看出他个人是有一些经营管理和用人之道的!

牛根生他/她是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这对其创业有什么帮助?

把帮助其他人成功当作自己最大的成功,把不断地付出作为成功的手段和力量的源泉。一个善良勇敢追求成功的伟大人物。

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他的童年可以说是有点悲惨,他因为家境太贫穷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卖给了养父母,也因此根本没有上过学,20岁的时候牛根生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就去参加工作了,成为了一名养牛工人,当时的牛根生根本没有想到这竟然会改变他的一生,也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牛根生的努力和底下员工的辛勤劳作,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规模,牛根生背后吃了多少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成功,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怕吃苦,也一定能成功。

企业最难解决的人才问题却是牛根生最早解决,也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深究其因,牛根生曾说:“也许是我在伊利就喜欢给下属发钱,名声在外。”原来,牛根生在伊利集团时,当时他最高年薪达到108万元人民币,他常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都觉得把钱交给牛根生放心。在创业资金短缺时,就是这些创业伙伴及他们的朋友,家属,业务伙伴送来一笔笔现金,缓解了蒙牛的燃眉之急。正是在牛根生的带领下,通过一大批人共同努力,才铸就了蒙牛集团的辉煌。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何才能不伤及自己,名人牛根生的创业故事。牛根生所领导的蒙牛从1999年开始创业,从一无所有开始,在群雄并立的“乳业江湖”硬是拼下了最大的一块地盘。

创业听上去是一件很美的事,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令人艳羡的创业者们似乎有着某些特殊的基因——创造的欲望、不灭的激情、勇于面对风险。为了满足对个性的追求、对自我证明的渴望,他们选择了创业。对于他们,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先有打天下,才有守天下。就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而言,目前中国的创业机会还很多,国家也在想方设法地激励大家的创新思维。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果靠职业化,只能够为个人提供成功路径,但是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来讲,需要更多的创业者和创新者。

关于牛根生创业和牛根生创业成功的启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佰雅经济。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