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媒体容易犯的两个错误
过去四周环游世界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的教训,尤其是硅谷高管在规划自己的项目时容易犯的错误。媒体,比如网站,在发布文章的时候经常会出错。因为我们总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如果这个新鲜事物也像那个一样有爆发力,那就更精彩了。虽然关于这些产品的报道很多,但是它们的用户基数并不大。但是,这是布道者和早期用户应该做的,我们应该避免。
具体来说,如果我们觉得一个应用上市后前景黯淡,就根本不应该写关于它的文章。因为,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意识到,他们的出现是一个错误。
至于媒体,我们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我们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时间报道那些通过认真努力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这也给读者一种错觉,“在硅谷创业".很容易就像是,当你某天早上醒来,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然后你就会成为一群风险投资家和媒体的宠儿。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多地报道那些从事基础设施和企业软件的公司。此外,一些消费公司本应引起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从未成为人们关注的关注
本地服务Yelp就是其中之一。与这些大公司相比,Yelp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此外,另一个例子是,它的对手已经被更多的媒体关注,但它仍然没有成为媒体的宠儿。不过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LinkedIn了。
在脸书军队的调教下,Linkedin一直不温不火地运行着。脸书被广泛认为是十年一遇的“奇迹般”创新企业,而Linkedin与Friendster和Myspace属于同一类型。现在,LinkedIn已经把那两家公司远远甩在了后面:LinkedIn的IPO价格达到每股45美元,市值超过40亿美元(搜狐IT注:LinkedIn上市首日收盘价为94.25美元,市值达到89亿美元。),这使得LinkedIn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发行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早在十年前,Linedin的创始人霍夫曼就坚信“消费互联网”终有一天会回归。因此,他投资了许多初创企业,并在LinkedIn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
在第一波社交网络热潮之后,LinkedIn是唯一存活下来的社交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当时硅谷所有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都投资了Friendster。Zynga创始人MarkPincus创办了Tribe,SeanParker创办了Plaxo。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Linkedin之所以能挺过第一次社交网络热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boringandpractical”。
在社交网络发展之初,人们能想到的使用这些网站的唯一用途就是网上交友。但霍夫曼明白,无论他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最终都会停止使用交友网站(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但是LinkedIn不是。专注于职业社交网络的LinkedIn将是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用到的工具。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LinkedIn确实已经成为他们职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他们不会每天或每月都使用该网站。这个问题困扰了Hoffman很久,2007年的时间,他公开表示LinkedIn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给用户提供足够多的功能。
2006年,Web2.0的热潮逐渐退去,霍夫曼逐渐开始出名。不过这次不是因为Linkedin,而是因为Hoffman当时做了一系列天使投资,吸引了很多关注自媒体,包括脸书、Digg、SixApart。
对于媒体记者来说,霍夫曼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霍夫曼在接受采访时会大谈特谈自己投资的公司,但一定会提到Linkedin。有一次他和我打赌,如果Linkedin不能对我的写作生涯有所帮助,他就请我吃一顿大餐。
霍夫曼不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不是大学辍学生,但他很早就承认自己不是天生的CEO。在过去的采访中,他曾表示自己无法快速解雇员工,而这正是扎克伯格所擅长的。他离开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并在继任者表现不佳时重返该职位。即使洗了手,霍夫曼仍然非常关心LinkedIn的业务。例如,他现在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的合伙人,但他仍然在LinkedIn上花费大量时间。
然而,LinkedIn击败脸书成为第一家公共社交网络公司,这是Web2.0时代第一次数十亿美元的IPO。霍夫曼的财富也出现了大幅增长。LinkedIn上市后,霍夫曼的资产增加了近18亿美元。很少有人能获得这么高的回报,因为他们不会在时间的一家公司投资这么多时间和资本10年。
我不评论这些评价,但我仍然坚信霍夫曼是硅谷初创企业家的典范。他的成功告诉硅谷人,打造一个产品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打造一个公司依然很难。
泡沫理论
许多行业
人士都把如今的LinkedinIPO当作当代互联网泡沫的一个缩影,霍夫曼对于这样的说法却只是一笑而过。十年来的辛苦打造,从未进行大肆宣传,而且拥有1亿多名的稳定客户,有哪一点像是泡沫了?当年在谷歌股价还低于100美元时,就有许多人认为谷歌价值被高估,这些人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当然有识之士明白,我们目前并没有处在新一轮互联网泡沫之中。初创公司的市值仍然并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尽管在私人二级市场上并非如此)。目前,一共有只有两家10亿级的公司退市会对互联网“泡沫”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一家是Youtube,另一家则是Linkedin。当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取决于你对Web2.0的定义。但无论你的定义如何,你也肯定数不出5个10亿级可能退市的公司来。这样一来,泡沫一说自然无法成立。
如果说现在的硅谷同90年代末那场泡沫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创立一家公司实在太容易了,容易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置信。即便如此,像霍夫曼这样的企业家也不属于这类范畴,因为他的创业之路并不轻松。(凯文)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