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国外的虚拟现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想要有《刀剑神域》这样的虚拟游戏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说看美刀价格的人也是醉了,国内暴风影音也跟风推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眼镜3354暴风魔镜。
99元的价格还提供了蓝牙操纵杆,直接刷新了虚拟现实眼镜的价格底线,但实际表现如何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机器用简单的牛皮纸包装,上面写着产品名称和口号“离开地球2小时”。
受成本限制,包装更简单。产品放在一个透明的塑料托盘上,上面只有一个小遥控器,说明书和保修卡。
产品正面是大面积的光滑盖板,确实有“魔镜”的味道,但是抛光的塑料表面容易沾染指纹和灰尘。
镜片面积比普通眼镜大一号,目镜(靠近眼睛)有厚而宽的海绵垫圈,佩戴舒适。
眼镜背面还有三条松紧带,帮助眼镜稳定地停留在用户的头部。
开合处有磁铁固定。
盖子里面是厚厚的海绵,用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手机。
手机固定位置的两侧设有保护手机的缓冲垫。这里可以看到,眼镜的左右视野是完全分开的。
为了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镜头做得很大;为了边缘清晰,镜头的焦距很大,导致镜头体长而“空”。
操纵杆很小,表面磨砂。左上角是类似游戏手柄的操纵杆,右下角是厂商logo。
另一边完全对称。虽然它看起来像皮肤一样的涂层,但实际上它都是硬塑料。
操纵杆前面有A、B、C三个按钮。
按钮B上有凸起,方便用户盲目操作。按键的触感很像遥控玩具的遥控器。键程短,反馈硬,和游戏手柄上的按键差别很大。
按键C设置在凹槽内,但按键尺寸较小,手指大的用户可能会觉得按起来不方便。
操纵杆顶部是操纵杆和确认键(也是电源键),底部是状态指示灯。
遥控操纵杆由两节AAA电池供电。
打开官方应用,将手机插到预定位置,合上机盖,开始工作。
镜头比普通望远镜镜头大一圈,直接导致整机体积巨大(看手的大小),即使是类似的眼镜也能使用。
仔细看可以看到镜片上有同心的凹槽,大概是用来消除屏幕上的颗粒感和水波纹的。
上图是实拍。用过VR眼镜的用户可能都知道,即使是5寸屏幕(PPI为441)也会因为眼睛离屏幕太近而看到明显的颗粒感,但暴风魔镜的实际视觉体验并没有明显的颗粒感。
估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官方特意放大了镜片和焦距,所以屏距会比普通VR眼镜大;其次,镜片上做了同心条纹,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抗颗粒和水波纹的作用。
此外,工程版没有的调节瞳距的滚轮和眼部通风口也会在正式发布版本中正式加入。但我好奇的是,瞳距调节滚轮的结构比较复杂。正式版真的有吗?
用白话文来说,“虚拟现实”是指设备模拟/再现人类的各种感觉,包括但不限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温暖,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可行的。
在脑波技术飞速发展之前,人类提供“沉浸感”的方式只有两种
在三轴陀螺仪、重力传感器和其他位置传感器的帮助下,画面可以跟随佩戴者头部的移动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产生接近现实的视觉反馈。剩下的就是声音和触觉,但是受限于技术,目前的触觉反馈只有振动.
从硬件原理上来说,暴风魔镜只是一副用来固定手机的眼镜/头盔。它的重点是官方提供的app和摇杆,可以让视觉内容根据用户的头部动作做出相应的反馈,并提供实时的操控方式。
使用方面,除了常规的3D电影,自然是第一视角的游戏、机器操控、虚拟体验(街景、虚拟展览等。).
使用方式
整个虚拟现实设备由镜子、操纵杆和用户手机三部分组成。操纵杆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后,镜子负责提供3D和水下视觉,手机提供接口,操纵杆提供操作指令。
其关键功能图如上图所示。在这里,操纵杆实际上是一个蓝牙游戏手柄。实际操作很快,摇杆的手感有很浓的PS游戏机味道。
进入应用后,手机会是上图的样子,显示会分成左右眼两个不同的图像,它们的显示内容会有微小的角度差距(左右眼视差)。
首页是“本地及在线视频、游戏、现场体验”四大核心功能的图标。
本地视频自带三部3D演示片,手机会随着剧情震动,增强真实感。
播放时支持2D、3D、上下分屏、左右切换等多种模式。上图显示的是2D模式。
其居然还有4分屏模式。4路阿凡达的同时播放,对处理器造成了巨大的鸭梨,甚至连小米3都出现了卡顿。
当然,其还可以对手机中的其他视频进行算法3D化,用户可用此直接观看本地电影和自己拍的视频。
在线视频采用的是近似PS游戏机的选项界面,通过上下方向键可在“电视、电影、动漫”几个大类别中切换切换,而左右方向键则是在同类型片源中跳转。
其也可以点击分类卡片,进入传统陈列模式,不过真正的3D片源暂时只有8个……
而“现场”功能其实就是全息影片。当中暂时只放了一个驾驶直升机的全息影片,播放过程中用户视角会根据头部方向和角度而改变。
用户还可以按下按钮停在某一瞬间,进行360度的全息欣赏。可以像黑客帝国般控制时空的感觉,略爽XD
游戏方面,官方暂时只提供了童话镇、可怕庄园两款。童话镇就是个第一人称视角游戏,可以通过方向杆,控制主人公在童话镇中到处游览,但是暂时貌似没有设置闯关或者养成类的功能,所以它暂时还只是个纯正的3D童话镇而已。
而可怕庄园也是控制角色在个人造的3D场景中游览,应该是个探险类解谜游戏。游戏角色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手电筒照射范围内,可怕气氛营造得不错。这次也有了按键提示,可以做部分的交互,例如捡起一块骨头等。但笔者智商急需充值,还没玩出个所以然囧。
操作体验
佩戴舒适度:暴风魔镜用了大量的缓冲材料,可以提供不错的佩戴舒适度。另外就是镜框重量,实测重量为225g左右,加上145g的手机,整体重量为370g,短时间佩戴不成问题,但如果要长时间使用,还是建议使用更轻的手机……
眩晕感:这是3D视觉带来的通病,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如果你看3D电影都会头晕的话,还是建议等下一代3D技术。暴风魔镜本身只在全息影片中采用了位置反馈,日常用来看电影的时候,它更多是个“大屏”设备,眩晕感很轻。
操作方式:官方标配的操纵杆手感不错,加上三轴陀螺仪加成,操控体验上不成问题。
头部追踪灵敏度:在全息影片中,估计是官方是特意调低了头部追踪的灵敏度,眼镜忽略了很多小颤动以保证视野的稳定,用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但如果玩需要高速反应的射击类游戏就比较吃亏了。
应用拟真度:主要包括游戏和全息影片,官方提供的两个游戏还是在比较早期的阶段,而且受限于手机处理器能力,画面也不可能太精致细腻,但是让用户体验虚拟现实的没入感还是绰绰有余的。
清晰度:这个和放入眼镜里的手机直接相关,手机屏幕PPI越高,看起来自然更加细腻。另外因为是将屏幕一分为二使用,实际经人眼处理融合后,看到的只有一半的分辨率。即使是屏幕,最后感知到的分辨率只有920*1080,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看到的屏幕是方形的,以及画面被拉长了……
暴风魔镜的售价是99元,购买方式是类似小米式的“官网抢购”,现在还在工程机阶段。
暂时只支持安卓4.0以上的设备,需要手机有蓝牙与陀螺仪传感器。官方推荐的手机屏幕范围为4.7-6寸,最大支持体型为*。但实测4.3寸屏的小米2也能在里面正常工作,不过可视面积会小一点。
而兼容的机型方面,其对高通和三星猎户座的处理器兼容最好,小米魅族之类的机型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购买前,还是建议去官方论坛看看机型兼容表。
竞争对手
最著名的是,双眼分辨率1280*800,它直接用了两个显示器而不是光学镜片(用的是三星的屏幕),自重453g,售价为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170元),不过它仍是面向开发者的产品,用起来比较麻烦。
索尼HMZ系列,已经有连续三代产品,主要是用于3D观影。最新的采用两块720POlED显示器,可提供20米观看750英寸3D巨幕的观影效果,不过国内售价缺了点诚意,盛惠7999元。
三星的GearVR虚拟现实眼罩,需要手机作为显示模块,将在12月1日在韩国推出,售价约为187美元(约合人民币1122元),暂时只兼容三星的手机……
最古老的是任天堂的VirtualBoy,它本身是计划用来当做游戏主机的,而且早在1995年就已经开卖了。但当时的售价是179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元),384x224分辨率的显示器只能提供4色和32级灰度,处理器主频20Mhz,嗯,没看错,的确是20Mhz……
而最可怕的是AirVR,它的显示设备,居然是iPadmini……售价49刀(约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升级版自重150g。所幸iPadmini只有308g,重量还可以,只是效果有点怪。
最Geek的自然是GoogleCardboard了,自重不超过50g,最低售价20刀(120元),而且还可以完全由自己手工制作。如果不介意它无法固定在头上的话,它还是挺酷的。
虚拟现实眼镜最大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处理器:显示设备要同时处理双路影像,而且还要进行3D化处理,对处理器和优化要求较高。
发热与续航:使用过程中,眼镜需要同时调用多个传感器,显示设备也几乎是全力工作,所以发热非常可观,不能常开。魔镜的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30min,而三星的GearVR则是25min(它这几天还被吐槽工作过程中有过热问题)。
分辨率:因为肉眼和屏幕距离被设定得非常近,而且要同时提供双眼视角,分辨率要折半,所以要极高的PPI才能消除屏幕颗粒感。即使是现时最高的2K手机屏幕也表示无力啊。另外,16:9的手机屏幕在它们上面会变成8:9,看到的东西会被压扁……
3D片源问题:3D片源一直是3D设备绕不开的痛,另外也不是每一部3D电影都能做好显示效果,否则阿凡达也不会成为传奇了。
总结
面对同类对手,暴风魔镜的确有较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99元软妹币还带个蓝牙遥控器,比起破千元的国外产品,还是很有良心的。
它的佩戴舒适性和操作流畅性还不错,虽然里面的游戏暂时还不太实用,3D片源也相当缺乏。不过即便如此,它也是个让手机提供大屏享受的另类方式,平时看个电影的效果也总比手捧手机好。不过可惜的是,遥控手柄现在只能在官方应用中使用囧。
最后的购买建议是,它的确有实际使用价值,也给剁手党留下了足够低的冲动购物门槛。想尝鲜体验虚拟现实,或想把它当做“3D影院”的话,还是值得购买的。当然,前提是先要在官网上抢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