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视力换算,以及近视度数与视力换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标准对数视力表”与“小数记录视力表”通过一个公式是可以相互换算的,视力表的换算的公式如下:五分记录法=5-lg(1/小数记录法), 注: 五分记录法是“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测试数值,小数记录法是“小数记录视力表”的测试数值。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外界物体的二点射入眼内相交时所引成盟角度)。
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有效的检测视力而来的。
扩展资料
视力表检测使用说明
1、本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53—1989》制作。
2、本表设计的检查距离为2.5米。
3、本表置于明亮处。本表的高度:以读值5.0(1.0)行与被检者双眼处于同一视平面为准。
4、检查:分别进行两眼的单眼视力检查和双眼视力检查。 ⑴ 检查一眼时,非检眼应处于零压力非透光遮盖状态。 ⑵ 先检测单眼视力。根据需要进行双眼视力检测。
5、视力判定: ⑴ 被测者所能辨认的最小视标行辨识视标的数量应至少达到该行视标的50%以上)的读值,就是被测眼的视力。 ⑵ 视力5.0(1.0)表示视力正常;视力低于5.0(1.0)说明视力存在某种程度的缺欠。
6、记录:按视力检测结果,依右眼、左眼、双眼顺序予以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力表
视力的表示方法就跟孔乙己笔下的茴字一样,居然有这么多种写法。一般说的正常视力 1.0 是小数写法。等价的表示方法是英制的 20/20,其含义是说,这个人在 20 英尺外能看清正常视力的人在 20 英尺外能看清的东西——这个含义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人话……事实上,视力这个东西用视角来解释就清楚多了,正常视力下,1 分角(1/60 度)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为 2 到 4 微米,大致相当于锥体直径。要分辨两个点,成像所在的两个兴奋锥体之间至少要隔一个不兴奋锥体,否则两个像重叠也就分辨不出来了。一般视力表是站在 20 英尺(6 米)外看的,1.0 的内容大约相当于 5 分视角,也即大概 1 厘米。这个小数 1.0 同时也表示最小的分辨视角在 1 分角左右。
这种分数表示 20/20 是英制,等价的国际单位表示是 6/6(就是把 20 英尺换成了 6 米)。0.5 视力的分数表示是 20/40,或者 6/12,意思是说,这个家伙站在 6 米外,只能看清正常视力的人在 12 米外就能看清的东西。事实上,0.5 视力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视角分辨能力大概在 1/0.5 = 2 分角左右,比正常视力的人差了一倍。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了,其实 0.25 (20/80,6/24)视力的人比 0.5 视力的人更差一倍,但是小数写法 0.25 和 0.5 比只减少了 0.25,这种小数表示方法并不能直观的比较出视力差距。
温州医学院缪天荣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发明了“世界首创”的“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五分制和上面提到的小数记法的换算方法是:五分对数视力 = 5 + lg(小数视力)。大概的换算如下:2.0:5.3,1.5:5.2,1.2:5.1,1.0:5.0,0.5:4.7,0.2:4.3,0.1:4.0。不过这个对数表示方法到底是不是很牛鼻呢?看起来好像也一般,事实上国际上有对数记法,叫做 LogMAR,MAR 的意思是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 最小分辨视角,换算关系是 LogMAR = lg (1/小数视力)。不过 LogMAR 一般只在统计上用到,临床上很少用到,因为对数换算是个很麻烦的东西,不知道中国为啥一直推行这个对数视力标准。
理解了原理,也可以看到测量视力其实就是测量最小分辨视角。比方,视力表最上面一排是 20/200,但是某人站在 10 英尺开外才能看清(正常视力在 200 英尺外就能看清的字),那么他的视力就是 10/200,转换到标准写法就是 20/400,或者 0.05。
眼镜镜片度数是按照屈光度来定义的。比如,一个凹透镜焦距是 0.5 米,一般表示成 -0.5 米,屈光度则是焦距倒数,即 -2D,也即 200 度(屈光度的 100 倍)。视力和要配的眼镜镜片度数是没有直接的转换关系的,因为矫正型眼镜要考虑眼球的很多因素。另外因为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到眼球距离不同,所以度数也会不同,不过两者之间有大致的转换关系。
分析如下:
1、视力换算表,就是1.0,对20/20。
2、正常视力下,1 分角(1/60 度)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为 2 到 4 微米,大致相当于锥体直径。一般说的正常视力 1.0 是小数写法。等价的表示方法是英制的 20/20,其含义是说,这个人在 20 英尺外能看清正常视力的人在 20 英尺外能看清的东西——这个含义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人话……
3、事实上,视力这个东西用视角来解释就清楚多了,要分辨两个点,成像所在的两个兴奋锥体之间至少要隔一个不兴奋锥体,否则两个像重叠也就分辨不出来了。一般视力表是站在 20 英尺(6 米)外看的,1.0 的内容大约相当于 5 分视角,也即大概 1 厘米。这个小数 1.0 同时也表示最小的分辨视角在 1 分角左右。
4、事实上,0.5 视力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视角分辨能力大概在 1/0.5 = 2 分角左右,比正常视力的人差了一倍。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了,其实 0.25 (20/80,6/24)视力的人比 0.5 视力的人更差一倍,但是小数写法 0.25 和 0.5 比只减少了 0.25,这种小数表示方法并不能直观的比较出视力差距。
5、这种分数表示 20/20 是英制,等价的国际单位表示是 6/6(就是把 20 英尺换成了 6 米)。0.5 视力的分数表示是 20/40,或者 6/12,意思是说,这个家伙站在 6 米外,只能看清正常视力的人在 12 米外就能看清的东西。
扩展资料
1、学龄前期:1至7周岁的儿童,主要是玩耍,所以,为了保护眼睛,必须选择不带有锐角的玩具。同时,家长和保教人员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做危险的游戏;看书时光线要明亮、柔和,应避开强烈的阳光,如果对光线没有把握,不妨用护眼光度笔做些监测;眼与物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30里面左右);如有斜视,应及时去医院矫治;并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指揉眼,不用别人的手巾擦眼睛。
2、学龄儿童:看书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以上,并且要特别注意光线亮度是否合理(是否太亮/太暗),可以用护眼光度笔来监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其身体(尤其是头部和手)经常会挡住光线,需要家长经常提醒并纠正。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同时要注意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3、成人时期:成年人,身体各部已经基本发育成熟,眼睛也是这样,所以对各种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了。这时保护眼睛,主要应从免受外伤方面注意。同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治疗。有沙眼的应当积极治疗,以免发展严重,造成倒睫;得过虹膜炎的,应注意预防受凉感冒,以免连续复发,形成白内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力保护措施)
右眼视力4.9是0.8,左眼视力4.8是0.6左右。
视力表换算如下:
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小数记录视力表如下
5.2 ――――1.5 5.1 ――――1.2 5.0 ―――― 1.0 4.9 ――――0.8 4.8 ――――0.6
4.7 ―――― 0.5 4.6 ――――0.4 4.5 ――――0.3 4.4 ――――0.25 4.3 ――――0.2
4.2 ――――0.15 4.1 ――――0.12 4.0 ―――― 0.1
扩展资料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外界物体的二点射入眼内相交时所引成盟角度)。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有效的检测视力而来的。
操作方法
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在我国主要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已于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
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应在2.5米处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正常视力应在1.0以上。若被测试者0.1也看不到时,要向前移动,直到能看到0.1为止,其视力则是“0.1×距离/5=视力”;若在半米内仍看不到0.1,可令被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
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近视力多用“J”近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近距离可自行调整,正常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一行即可,近视力检查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视力表
视力换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近视度数与视力换算、视力换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