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参与志德州学院怎么样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怎么做志愿服务的平台)

更新时间:2025-09-12 21:13:40 点击:538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怎么做志愿服务的平台)

德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与南龙社区举办了主题为“爱老助老暖夕阳”的中老年趣味运动会。

德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志愿者到印染社区举办“物理与电子学院强制维护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10月27日,德州大学体育学院志愿者师生来到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青龙桥社区,教老人们如何打太极拳和五步拳。

如今,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尤其是以扶老携幼为主题的社区活动,成为各个社区的独特风景,深受居民喜爱。所以,校园里不同的团体、组织,自然形成了一种“赶超他人”的氛围。但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存在活动衔接、供需不对等、缺乏连贯性等问题。

因为它对学生和社区都有利,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如何才能让这项工作走得更远?学生、社区、学校都有话说。

学生

多种原因让志愿者活动成为“鸡肋”

德州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高笑是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员。据他介绍,这两年团委每周都会去德城区南龙、青龙桥等社区,举办不同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其中,在时间开办时间最长的“运河文化大讲堂”是针对社区小学生的。两年前刚开办的时候,因为内容丰富有趣,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参与,受到了家长和社区工作者的好评。但随着孩子年龄和智力的逐渐增长,以及课程内容的消耗,孩子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活动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同时,团队成员的服务周期普遍较短,大大降低了活动的连续性和协作性。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大一新生在刚加入社团时,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也有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但大一寒假过后,受自我认识和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退群潮,比例高达50%。裁员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其他人的积极性。“虽然是志愿活动,但很多人参与时难免会有功利目的。”高说,根据学校的学分制,每个学生四年有八个学分,需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竞赛活动来获得。但是每个学院的评分系统不一样。比如经管学院更注重竞赛活动的结果,导致个别学生参加社团志愿者活动一年却只能拿一个学分。于是,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回报而选择退出。因此,大量工作人员的流失和更换,导致刚加入的新成员对老活动了解不够,给孩子的帮助也很少,使得志愿者成了家长眼中的“保姆”。“适合社群的活动有限,在内容创新上感觉压力很大,很难策划出形成体系的活动。”物理学院的陈骁说。作为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部的负责人,他说活动内容的创新以及学生和社区时间之间的冲突最让他困扰。因为学院对志愿者活动的质量要求很高,每次活动的策划都需要团委书记审核。所以学生在策划活动时需要反复推敲,即使参考了网络,也不会照搬。即便如此,由于学校社团众多,活动衔接的情况依然普遍。此外,因为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效果,记者咨询了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南龙社区的工作人员。据她介绍,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起的各种活动在社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同的社团组织,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给居民带来了化学实验课、小家电义务维修等诸多“福利”。这些活动是由学生策划的,工作人员会根据社区情况和时间节点进行修改。一直以来,学生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为社区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支持。

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有时学生的愿望与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比如2016年推出“关爱行动,零距离”活动。为了给孤寡老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学生们每周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没想到两个月后,居然有不少老人来小区反映,家里没多少东西要打扫,孩子来的太频繁成了老人的“负担”。

此外,由于学生对时间的服务是有限的,在时间,的传播中经常与社区产生分歧,这也对活动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社区给孩子上的化学科普课,2017年开课的时候,有20多个孩子,课堂气氛也很热烈。暑假的时候,因为大学生回家了,课程暂停了两个月。重新开课后,孩子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这也是很多志愿者活动缺乏持续性,无法形成体系的一大原因。

工作人员建议,大学生在规划志愿活动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制定长远规划和详细的实施方案,以志愿活动为项目,形成长效机制和特色,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

教师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怎么做志愿服务的平台)

学校统筹部门的成立有助于充分发挥社团的优势。

“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德州大学一位负责团委的老师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回报社会和专业申请。现在虽然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但是学生们还是缺乏自发性,很多人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加的。

通过近20年的共青团工作实践,他意识到品牌志愿服务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在与社团对接时,社团很少主动联系并提出诉求,导致学生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单一性,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社区甚至会为了迎合志愿者而配合活动,尤其是当活动长期占用时间社区工作者的周末休息时间时,社区一直希望能够

要掌握活动时间,而因为大学生们的学业原因,这一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这些问题都使志愿活动长期处于“一厢情愿”的状态中。

该老师认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培养奉献精神,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社会认可。那么,如何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再是单纯的应付任务,而是为居民提供实在、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活动的意义呢?他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比如将科普课堂从社区搬到课程设置较薄弱的小学,让活动时间更加灵活机动等。

这位老师主张,在学校设立一个统筹部门,将各个学院串联起来,根据活动和社区的需要发挥不同团队的特长,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可操作性更强,人员和时间分配上也更加机动,更有助于规避活动内容的趋同性,让学生的志愿服务实现更大的价值。

相关阅读

  • 德州学院怎么样 含2020
  • 德州学院怎么样 含2020
  •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参与志德州学院怎么样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怎么做志愿服务的平台)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