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当事人还有一个“余姚市某塑料厂”注册,注册号地址也在附近。执法人员随即对此进行了检查地址。原来,这个窝点其实由东、西两个工厂组成,两个工厂的操作者都是同一个人。
眼线塑料件的注塑和烫金印刷在西车间进行,加工好的配件送到东车间进行手工组装和成品包装。从生产到包装,整个生产过程看似完整,但实际上每个生产环节都没有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
随后,执法人员在其中一个作坊内发现了堆放在半个房间内的盒装眼线笔芯,盒子五颜六色,污迹斑斑。这些眼线笔芯是哪里来的?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执法人员在每个角落都进行了全面排查。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厂房外有围栏,房屋与外墙之间有一条狭窄的过道。通过这条通道,他们找到了原件
工厂后面有个洞:在一个密闭的小屋里,两个工人正在往模具里压不同颜色的不明糊状物质,眼线笔的内芯就做好了。
车间里堆满了不知名的原料,墙壁和设备上布满了污渍,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刺鼻气味。一位有十几年执法经验的市场监管干部说,“我执法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脏这么污秽的生产环境。”甚至有的执法人员在进入现场后不久就因气味刺激出现过敏症状。如此劣质的原料、简陋的设备、恶劣的环境生产出来的化妆品,被消费者直接用在脸上,可能造成的后果令人不寒而栗。
中午,市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派员赶到现场,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清点。
该窝点共有20名工人、8台相关设备和2个成品组装车间。规模看似不大,但堆积在仓库里的涉案眼线笔数量却高达220万支。
搬运工花了半天时间时间完成了涉案物品的搬运。一箱箱眼线笔装了大大小小7列车。
根据品牌方出具的鉴定报告,该窝点并未获得任何授权使用欧莱雅、这些品牌,如此多涉嫌侵犯专用权的商品注册商标非常罕见。
据该品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眼线笔出厂价每支不到一元,生产成本会更低。执法人员通过网络购物平台搜索发现,同类型眼线终端的价格在20到40元不等,而大牌眼线的正品价格甚至达到80到200元,这些假眼线的利润可以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从钢笔注塑到商标印刷,从内芯生产到零件组装,窝点全部采用作坊式“一条龙”生产。正是这些劣质的化工原料,不可控的加工流程,不达标的生产环境,假冒他人的商标品牌,造就了如此低的成本,创造了暴利的空间。
“这个窝点没有任何资质,”执法人员说。“工人都是从外地雇来的。至于他们用来做眼线笔芯的原料是否安全,老板和员工也说不准。”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面子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紧急将上述眼线送检。
经检验,一批次眼线笔砷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上限的2倍,判定为不合格。
由于涉案金额巨大,当事人已涉嫌犯罪。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当事人将受到法律严惩。
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