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上海大学毕业生被鼓励制作自己的创业
时间研究生学籍适当延期
今年上海疫情防控压力大,同时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严峻考验。
据“上海教育”微信号,上海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3日上午,“上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己做创业"”登上微博热搜。
根据上述通知,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注册个体工商户当月起,按照每户每年14400元的限额,在3年内依次扣除相关税费。
具有上海市户籍且毕业未满两年的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市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创业组织满1年并按规定至少为1人缴纳6个月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可在创业申请首次一次性补贴8000元
同时,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在疫情期间实施了阶段性优惠政策,天使基金“雏鹰计划”对企业进行了资助。受资助期间,创业学生无需记录逾期个人征信即可获得最长三个月的延期还款,合作银行将根据受资助企业的具体情况配合实施。
基金“雏鹰计划”新资助企业,创业首次还款延期3个月,2022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首次还款延期6个月;“雏鹰计划”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由最高50万元调整为最高70万元,评审、立项、资助环节向2022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适当倾斜。
通知指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在沪高校毕业年度有意愿到创业就业的困难学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元。
市属、区属国有企业应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岗位,定向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
2022年将推出“三支一扶”岗位370个左右。继续实施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选调生”计划,2022年推出400个“选调生”岗位;
高校要适当延长毕业生学籍时间,保留其学籍待遇,减轻其生活负担和压力。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5月22日消息,5月1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党委专题办公会议,讨论创业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招生办主任许嵩通报毕业生就业进展,称受疫情影响,求职招聘受阻;国际冲突的蔓延日益影响到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就业;社会化岗位需求趋紧,政策性岗位释放空间有限。整体来看,2022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表示线上效果不好;努力
夏文斌校长说,第一,要充分认识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和滞后性。要努力压实主体责任,不断扩大就业,努力完成“百日冲刺”任务。同时,要深刻认识就业对招生培养的深刻影响,加强联动,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的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增加就业环节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学校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二是深化现有就业平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继续宣传动员校友,进一步扩大选调生的覆盖面。
第三,要深刻理解“就业与教育”的新理念。要向学生说明情况,鼓励他们开阔视野,调整预期,发挥就业主动性;要关爱特殊群体,做到一人一策,用耐心细致的工作消除学生的焦虑,在“百日冲刺”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企业用工规模,设置“红灯”和“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今年3月以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校校长访企扩岗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全力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5月举办创业“就业促进周”,全国高校举办招聘会1.5万余场,共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万个;人社部启动网络招聘百日专项行动,将持续至8月25日。
同时,在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和慢就业。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自由职业和慢就业的比例比去年上升了3%左右。报告显示,受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55%的受访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了6%左右。
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毅看来,建议大学生在经济波动过程中调整心态。
态,先找到一个工作岗位生存下来,再根据市场的变化谋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自身的薪资水平要确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不能把就业压力推到大学自己身上,政府、企业、大学生三者之间要寻找一个均衡点,帮助大学生在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影响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处理好就业问题。”张翼说。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