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地表温度(地表温度60度)

更新时间:2025-08-28 03:39:57 点击:375

今天给各位分享地表温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表温度60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佰雅经济,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地球平均地表温度多少

平均表面温度:华氏287 K(摄氏14 ℃)

最大表面温度:华氏331 K(摄氏57.7 ℃)

最小表面温度:华氏184 K(摄氏-89.2 ℃)

地面温度

从太阳到达地球的辐射能数量,决定于被太阳放射的量及大气对热线的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水蒸气能降低到达地球的辐射能。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潮湿的或多云的大气阻止很多的太阳辐射能到达地球,清洁干燥的大气通常引起温度急剧的变化,潮湿有云的大气则能使温度的变化减少。除了大气的状况制约太阳辐射能到达地球的数量外,地表特征对地球所保留的辐射能数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地面温度变化,决定于本身的热量收支差额,地面的热量收支可以概括为四项:一是以辐射方式进行的热量交换(R),即辐射差额(辐射平衡);二是地面与下层土壤间的热量交换(B);三是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的热量交换(P);四是通过水分的凝结和蒸发进行的热量交换(LE)。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超过地面有效辐射,辐射收支差额R为正值。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温度高于近地气层和下层土壤,于是产生了从温度高的一方指向温度低的一方的热通量,即地面将热量传给空气(P)及下层土壤(B),土壤水分的蒸发也要耗去部分热量(LE),见图3-5a。夜间,地面的辐射收支差额R为负值,地面冷却降温,温度低于近地气层和下层土壤时,P和B热量输送方向与白天正好相反,同时水汽的凝结也要放出热量(LE)给地面,见图3-5b。

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地面温度与辐射能的收支密切相关。白天太阳和太空的短波辐射(大部分短于2 μm)使地面增温。夜间从地面以长波(大部分长于4 μm)的方式散发能量使地面冷却。地表能量的收入与支出间的平衡,亦可用下列辐射平衡方程来表示:

水分在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运动

图3-5 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式中:Rs为短波辐射收入;α为短波辐射从表面的反射率;R为长波辐射支出量减去从大气的收入量;G和H分别为进入地中和空气的热量;E和L分别为蒸发量和水分汽化潜热。

短波辐射Rs随时间和空间而变,且具有年变化的周期性,由于地表能量收支的周期变化,使地面温度出现了以日和年为周期的波动,图3-6给出了地面温度波动曲线,其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为地面温度的日或年较差,较差的一半称做地面温度的日或年振幅。

图3-6 地面温度的日、年变化曲线

地表温度的含义是?和地面温度有区别吗?

1、气温

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测温必须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完成,温度表高于地面1.5米,而且放在百叶箱中,避免了太阳直射。这样测得的温度才是气象学上所说的气温,即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

百叶箱中安装有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仪器。其中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2、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是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可用地面温度表进行测量。

测量时是将地面温度表水平放置在地表面,球部的一半埋在土中而另一半则暴露在空气中,故测得的温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地表温度,而是地表温度与紧接地表的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地表温度主要取决干入射太阳辐射的强度,并与土壤含水量、表面光泽和植被的疏密等有关。

据观测,夏季晴天里,水泥地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的平均高出40C,草地上的温度则平均高出30C,多云天的温差相应降低,0C左右。到了冬季,则往往相反,室外的风寒温度低于百叶箱内的实况温度。

3、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是指人对冷热的温度感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人体皮肤温度。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下垫面、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湿热气候条件下,汗液难以蒸发带走身休的热,使得人体感到更热、不舒适。

以上就是科学高分网小编整理的气温、地表温度、体感温度分别是什么,如有疑问,请在后台联系科学高分网小编,会有专业的老师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哦。希望能对同学们的物理复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都能够在中考取得高分。

地表温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表温度60度、地表温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