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创业点子 / 正文

安全技术类别(安全技术类别c类)

更新时间:2025-09-11 16:28:03 点击:40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安全技术类别,以及安全技术类别c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佰雅经济喔。

本文目录一览:

衣服上的‘安全技术类别’是什么意思

衣服上的‘安全技术类别’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扩展资料:

适用范围

该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该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装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很显然,这里面包括了内销产品和进口产品。

至于外销的出口产品,该规范规定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而不强调必需强制执行该标准。由于纺织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除了明确将服装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列入该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之外,该标准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不属于该技术规范范围的产品(除非供需双方另有约定或国家另有规定)。

这些产品包括:

1、土工布、防水油毡基布等工程用纺织产品;

2、造纸毛毯、帘子布、过滤布、绝缘纺织品等工业用纺织产品;

3、无土栽培基布等农业用纺织产品;

4、防毒、防辐射、耐高温等特种防护用品;

5、渔网、缆绳、登山用绳索等绳网类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技术类别c类是什么?

C类为≤300mg/公斤,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以A、B、C分类的“安全类别”与健康息息相关,消费者要重点关注。

不同类别产品还体现了甲醛含量和酸碱值(pH值)等指标:

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度量,一般情况下,人体皮肤的pH值在5.5~7.0之间不等,略呈酸性,皮肤的酸性环境可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保护皮肤免遭感染。纺织品的pH值是生产加工过程决定的,皮肤接触了残留在衣服上的酸碱,会导致过敏;纺织品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刺激皮肤,还可能使皮肤感染。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健康网-教你看懂衣服标签里的安全密码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B类和C类是根据什么分辨的。怎样知道什么衣服是可直接接触的或不可直接接触。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

1、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属于婴幼儿用品。

2、B类则是≤75mg/公斤,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3、C类为≤300mg/公斤。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衣服的标签上一般都有标注是A类、B类还是C类的。如果不符合技术要求建议不要购买。

扩展资料

1、婴幼儿用品是指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2、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3、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介绍,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全面升级。

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

衣服标签上安全技术类别(分ABC类)有什么用?

A类是婴幼儿服装;B类服装就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床单、内衣等产品;C类产品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外套、窗帘、布艺就是C类产品。

2003年出台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类产品的甲醛含量、色牢度、pH值、芳香氨含量等做了规定,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类别分为A、B、C三种。据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只有安全类别在B以上的产品,才适合贴身穿着。

拓展资料:消费者购买衣服时,应注意参看衣服的商标及货号。衣服商标上的货号还能透视出生产年份、季度等隐形信息,如货号为K2084JJ333—990的,K代表着公司品牌的缩写、2表示种类,08是年份,4是季度、JJ33是货品的种类及流水号等,990代表颜色的编码。纺织服装在印染等生产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或多或少含有或者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消费者应注意从衣服商标上标明的相关指标中辨认出衣物的质量安全水平。正规渠道销售的服装都会在吊牌上标出安全类别,消费者在选购着装时注意辨别衣物的安全类别,避免将标为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贴身穿着。

给宝宝买衣服注意事项:

1、选购标识完整、详细的商品: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规定,使用说明必须注明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

2、摸一摸:

挑选适宜的面料。儿童衣服最好选择纯棉等天然材料,注意考虑其舒适性、伸缩性、吸汗性、透气性、保暖性、缩水性等。

3、看一看:

选择颜色。为宝宝选购衣服时尽量选择颜色浅的、色泽柔和的、不含荧光成分的衣物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有3中类别:

1、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是婴幼儿纺织产品,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高档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

2、B类则是≤75mg/公斤,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衬衣、T恤衫、裙子、裤子等;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

3、C类为≤300mg/公斤,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扩展资料:

国家标准中专门将婴幼儿、儿童服装等纺织产品分成了A、B、C三大类,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技术要求。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这样一来,家长给孩子选购婴童产品时,不仅要关注颜色、样式是否好看、可爱,更要注重产品安全,特别是要仔细看产品的标识:购买婴幼儿服装等产品时,要选购标签上标明“GB 31701 婴幼儿用品”字样的产品;

购买儿童服装等产品时,要看标签上是否标注了“GB 31701 B类”或者“GB 31701 C类”;如果是购买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等产品,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类”字样。

参考资料:人民网-教你看懂衣服标签里的安全密码

安全技术类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安全技术类别c类、安全技术类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