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大学生创业 / 正文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 回故乡创业例子

更新时间:2025-05-14 14:54:13 点击:736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 回故乡创业例子

大学生回创业案例(一般10篇)

过去,农村的孩子为了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努力考上大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回到他们的家乡创业。这里有一个大学生回创业的案例,欢迎阅读!

大学生回创业案例第一章

近年来,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风光旖旎的横沥镇陆续推出新能源项目和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外美内秀的小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到创业,80后的陈瑞聪,在深圳土生土长,无法割舍家乡祖传秘制烧鸡风味,带着一身好手艺回到横沥创业。

秘制烧鸡清香扑鼻,陈瑞聪开了一家烧鸡主题农家饭庄,凭借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敲响了农民旅游的算盘。

秘制泡椒鸡粉已流传数百年。

说起秘制烤鸡的做法,真实的陈锐聪说“很简单”。宰杀生鸡肉,淋上酱油和祖传秘制泡椒鸡粉,放入烤箱烤25分钟,大功告成。

这么简单,大家都能做到吗?其实,陈锐聪的“简单”并不容易。从选鸡开始,陈瑞聪换了几次鸡种,从乌鸡到黄光鸡,最后决定用当地的三黄鸡。“如果你想自己买鸡来养时间,鸡肉会很硬。”在鸡种选择上折腾了几个月,陈瑞聪笑着说可以开个养鸡场。

最好奇的是秘制泡椒鸡粉。说来话长。陈瑞聪的曾祖父(爷爷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横沥著名茶楼的厨师,还是地图。秘制泡椒鸡粉由他的曾祖父创制,传承百年,最后传到第四代传人陈瑞聪手中。

“我父亲那一代已经不是厨师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定居了。”陈瑞聪说,但是他爸爸不让这个祖传宝贝断代。他爸爸一直喜欢厨房露两手。耳濡目染的陈锐聪,从小就爱做饭。很自然的就“捡”到了祖传的烧鸡。

精选沙姜、茴香、胡椒、大料、肉桂、丁香等一系列食材。并将其细磨至近白色粉末……秘制泡椒鸡粉经过腌制后,新鲜出炉的烧鸡将调味风味集中在皮上,使不油腻的三黄鸡皮酥脆可口;鸡肉里面的甜,被慢慢渗透的泡椒鸡粉调动起来,吃起来既有鸡肉的原味,又有调料的咸味。“这才是横沥的正宗味道。”陈瑞聪对这新鲜出炉的烧鸡很满意。

休闲旅游带动烧鸡热销。

在陈瑞聪的记忆中,从小到大几乎每个周末,父亲都会带他从深圳回到老家横沥镇卫镇。在东江渡口钓鱼,骑着狗,淳朴的村民,香喷喷的横沥汤粉……让他回到深圳后依然回想起家乡的种种美好。

大学毕业后,计算机专业的陈瑞聪在繁华的深圳换了两三份工作,仍在思考如何将家乡的独特风味传递下去。去年秋天,陈瑞聪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家烤鸡店。

为什么选择开店?“说到这,和大环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陈瑞聪这几年观察家乡,发现横沥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从市区到横沥只要半个小时,省道120即将拓宽修复。而且横沥镇拥有丰富的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温泉养生等观光休闲资源,吸引了众多城市游客。

“城市里机会多,但各种运营成本也高。通过参观发达国家的这棵大树,我对我的创业充满信心。”陈锐聪指了指外面的空地

好酒不需要灌木。清明假期,陈瑞聪的烧鸡店几乎爆满,很多深圳和香港的游客都来品尝横沥烧鸡。“吃过了,还得再来。”家住深圳福田区的麦斌对烧鸡赞不绝口。来自香港的游客方玉昌是一位热爱旅游的驴友。她第一次来横沥就爱上了这个好吃的地方。“吃横沥汤粉,还要吃横沥秘制烧鸡。这些美味让我对这个地方记忆深刻。”方玉昌已经开始拟定下一步横沥乡村游的计划。

新农村建设给创业带来了很多商机,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高薪工作来到创业农村。仍有人没有找到工作,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正试图回到他们的家乡创业

大学生回创业案例研究2

最近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悄然出现了一股返乡潮。

在新一轮大学生签约高峰期,记者在与部分应届毕业生及其他大学生的接触交流中发现,面对当前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等问题,不少大学生已将返乡作为首选。易凌志,25岁,四川德阳人,将在三月底离开他学习了近七年的杭州,回到四川。

“工作是春节前敲定的,我和家人都很满意。”易凌志说自己的求职方向比较明确,读研伊始就决定回去。虽然他和同学也在浙江、上海的一些单位投资过,也拿了几个,甚至某上市国企的高层也多次劝说他留在浙江,但小易还是选择了四川成都的一个单位。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 回故乡创业例子

"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是我所看重的."易凌志觉得,与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竞争,不如选择西部的蓝海。另外,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初中住校,和父母交流很少。看着父母渐渐老去,小怡希望能和他们在一起。

和小艺一样,22岁的钱也曾看重家乡的发展空间,所以在20xx年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在宁波的一家银行,选择在家乡北仑区镇的一个村子里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觉得村官比银行工作更有发展前景。”佩妮笑着说。与应届毕业生相比,在湖州长兴工作了近三年的张晓松可以说是这支返乡大军的先行者。

/p>

“离家近,生活压力小,来的第二年我就凭自己的力量支付首付款买房子。”老家安吉的他认为,自己当年的选择十分明智,“虽然那时回基层工作的研究生不是很多,但时至今日,很多原来在杭州打拼的同学也慢慢通过各种渠道回流了。”

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学生晏钧这段时间也在考虑返乡。“杭州房价太高了,不知道奋斗多少年才买得起。”现在正在昆明找工作的他,计划三月初再回杭州准备毕业事宜。

“刚面试完一家公司,还在等两个面试。”晏钧说,他在面试时碰到好几个和他差不多情况的同学,“有复旦的、有厦大的,都是在沿海读书,然后家人在云南这边就回来找工作了。”虽然也收到一些浙江企事业单位的面试机会,但经过考虑,晏钧还是选择回昆明。

半数原籍学生返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就业,表明边缘地区、边缘城市和农村正在快速发展,这几年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在转变,那些回乡就业的成功案例给其他大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成都的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郎洋同样如此选择,本来大学期间已经收到了上海等地多家知名外企的,但毅然决定放弃,选择在成都郊区创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旗下的了解网已经初具规模,谈到当初的选择时,他认为自己的选择十分正确,既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也给当地的就业带来了贡献。

对大学生这股返乡潮,有专家认为:“随着国家引导和财政投入的加大,小城市与农村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而回乡工作的生活成本和维系家庭的感情成本支出都会较小。”因此,他认为,回乡潮表明了新一代大学生的就业理加趋于实际。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篇3

今天刚送出去两大车羊粪,又来了一拨拉羊粪的。4月18日上午,正阳县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xx的手机响个不停,找他联系买羊粪的货主接二连三。他说,眼下正是菜农、果农积肥旺季,羊粪成了菜农果农眼里的抢手货。

大学生回乡卖羊粪

在正阳县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看到,一辆装载15吨羊粪的汽车整装待发。司机探出头说,这一车羊粪准备发往上蔡县三禾葡萄园。问他为什么跑这么远来正阳拉羊粪?该司机说:这个地方的有机肥比较纯,施肥效果好,路程远一点也划算。

这家葡萄园有3000多亩,与我们长期合作,一年用我们的羊粪2000吨以上。xx说,正阳向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他们的老客户,长年使用他们公司加工的羊粪。

今年30岁的xx,是正阳县兰青乡周孟村人。2006年,他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4年后,大学毕业的他本可以留在一个不错的科研单位工作,但是,他却做出了让人吃惊的选择,到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和别人一起种植食用菌。

没想到在经历了6年的食用菌创业后,喜欢思考做事的xx发现了羊粪里的商机,就改行做起了有机肥。

我们提出自己的口号是:环保纯羊粪,有机肥倡导者。xx说,2016年4月,他和朋友刘凯华等人成立了正阳县天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正阳天润农业湖羊养殖基地的羊粪,依托郑州大学的技术力量,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采用优质菌种发酵加工成有机肥。

天润农业湖羊养殖基地有多只湖羊、年产6000多吨羊粪。xx说,他们将其加工成纯羊粪精制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花肥三款产品。发酵处理、晾晒、筛选、包装以前人们敬而远之的臭粪蛋,如今变成了循环利用的宝贝。

  粪先生带来百万商机

我们的注册商标就是“粪先生”。xx说,这个粪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把羊粪生意做好;另一个是发奋的意思,他们要为以羊粪为资源的有机肥事业做大做强而努力奋斗。

如今,我们的羊粪已经在网上销售。xx说,开春是施肥旺季,他们公司的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来公司的客户要接待、发货。网上客户订单量也在增加,生意火爆。刘凯华笑着说,“粪先生”忙得很。

xx透露,他们公司的羊粪销售相当火爆,每天来要货的人络绎不绝,一年的羊粪销售收入有100多万元,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

xx满怀信心地表示,他将把粪先生牌有机肥做大做强,在有机肥行业领跑全国。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篇4

在镇原县孟坝镇工业园区,新建的镇原县亨隆养殖专业合作社格外引人关注,这个合作社以养驴为业,创办者xx是一名“80后”大学生。

提起xx,孟坝镇赵咀村的乡亲们评价很一致:“能吃苦,有主见。”

2000年,家境困窘的xx考上了湖南衡阳工业职工大学。毕业后,他被推荐到深圳先进微电子有限公司任助理机械工程师,年薪5万元。2010年,xx被江苏常发集团选聘担任产品研发部副部长,年薪达到15万元。

在常发集团工作期间,xx发现山东省许多村镇养殖业比较发达,效益非常好。

“山东农村和我们村的情况很相似,人家能把养殖产业发展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行?”2011年,xx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xx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和考察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家乡搞牛、羊、驴规模化养殖,带动乡亲们致富。

(接1版)通过与孟坝镇党委书记耿勤学衔接沟通后,他决定选择“庆阳驴”作为自己的养殖产业,在家乡搞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3月,xx带着全部积蓄返回家乡。

回到村里,xx开始着手场地选址、设施修建等前期工作。妻子李燕燕和父亲则在承包来的30亩地里覆地膜、种玉米、种草。在新疆经营车辆运输的吴旭弘看到哥哥决心这么大,毅然卖掉了车辆,举家返回家乡,与哥哥一同创业。

2012年5月,镇原县亨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完成注册并开工建设,4个月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养殖场出现在孟坝镇工业园区。

目前,xx的合作社已购进适应性强、药用价值高的“庆阳驴”170头,储备饲草100多吨。一个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正在激情上演……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篇5

xx出生于叶邑镇的农村,后来他以高分考入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2001年至2014年,他供职于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通信公司——烽火通信,曾担任公司电信网络部总监,年薪达几十万元。工作后的xx还攻读了清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妻子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家乡亲人、朋友、同学眼中,xx夫妻是典型的社会精英。他们在北京购房买车,生活安逸。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一群挤过高考独木桥跳出龙门的农村娃,有着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着体面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xx说,长期生活在北京等大城市,他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瘦肉精、地沟油、假羊肉、膨大剂的草莓在身边躲之不及,越来越多的人遭遇健康问题;随着孩子们先后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开始把食物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为了吃上有肉味的肉,他们要驱车千里从老家带回;为了吃上有菜味的菜,他们在郊区租了巴掌大的一片地;为了吃上健康的鸡蛋,他们订购“高大上”的昂贵有机蛋……

2014年,xx做了人生中一个非常“任性”的决定:辞职,回到老家养羊喂鸡。“我们有融入骨子里的乡土情结,我们希望寻一方土地,为家人、为亲友、为更多人的食品安全踏踏实实做些事情;我们也希望能凭己之力给家乡带去一点点改变。”感慨地说。xx回乡创业的想法吓坏了除妻子外的所有亲人。“我当时就非常反对,他现在在北京事业有成,干吗非得回到农村来呢?”xx的哥哥景炜鑫说。

带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xx最终还是辞职回到家乡叶县寻找合适的农场。xx几乎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既要考虑天然环境、远离污染,还要顾及政府规划、产权关系、村民意愿。那时,自由职业的妻子帮他做了不少初期考察工作。接连跑坏两双鞋的妻子开玩笑说:“将来农场的`第一笔收入要记得给我买鞋!”

踏破铁鞋,终觅净土。在辛苦寻觅中,xx在家乡的亲人和同学给予了他很多帮助,并终于在伏牛山下找到一处理想场址——位于叶县夏李乡油坊头村的稻谷泉自然村。这是因一眼天然泉水而得名的偏僻山村,山环溪绕、清泉灵润、民风淳朴,且山坡较为平坦,发展农场得天独厚。xx和三个朋友共投资300万元,承包稻谷泉村500亩荒山,注册叶县天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修路、架电、打井、建棚,在光秃秃的山上建起了养殖场。随着第一批100多只羊和几百只柴鸡的入住,xx的养殖场算是开张了。

成功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4年,叶县遭遇大旱,为保障人畜用水,农场的几十亩花生颗粒无收,稀落的花生秧全成了羊的过冬口粮;由于经验缺乏,购买的鸡仔大量死亡,最终成活率不足30%;从偏远地区购买的高原羊,不适应本地气候,导致接连病亡;2015年5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冰雹更是把羊棚掀到了几百米外的山坡上,直接损失达30多万元。“那天晚上风特别大,一开门,好家伙,好大的冰雹。往羊舍这边一看,傻了,羊在那儿站着,棚没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xx仍心有余悸。

然而这些都不能动摇xx创业的信心,每一次打击都鞭策着xx不断成长。他咨询专家,遍访成熟养殖场,请教资深养殖户,在学习中不断改进。最终,新的羊圈建成,鸡舍搭起,动物防疫审批手续完毕。羊入圈,鸡上山,一切都慢慢地走入了正轨。如今,xx每天早上依旧例行巡视羊舍、鸡舍,忙碌之余,备感欣慰。想起两年前这里的一片荒芜,他嘴角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如同冬日暖阳。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篇6

两年前,海南大学园艺系毕业的xx放弃了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创业,种植名贵果树、养起了生态鹅,并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西燕镇侯面村xx的生态农业园种养基地,看到千余只生态鹅在果树下引吭高歌,十分热闹。

初见xx,记者感受最多的就是他身上的那份不服输的干劲和朝气,在他的讲述下,一段“90后”辛酸与曲折的创业之路展现在我们面前。

两年前这位20来岁的大毕业生,毅然放弃稳定的职场生活,选择回乡创业。当时许多人对xx的选择无法理解,认为这个“90后”只是头脑发热。然而,两年过去了,xx选择的这条“农村创业路”却干得有模有样,种养规模日渐扩大,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大学生搞种养就是不一样,这小伙子真是不简单!

xx选择回乡创业的愿望缘于听到一个企业家说过一句话:农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当前民营企业赚钱最多的行业是农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农业问题,并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投身于农业领域必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一席话在xx心中萌发了今后要在农村创一番事业的激情。

2014年7月,xx4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大部分同学抱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安适日子的想法纷纷去应聘,也有一部分同学满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奔走于各大中城市寻找出路。xx因为心中有自己的梦想,改变了毕业后要到大城市发展的初衷,毅然回到了家乡。

相关阅读

  •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分析(大学生返返乡创业乡创业优势)
  • 凝聚返乡创业(返乡创业创新)
  • 大学生回乡创业案例 回故乡创业例子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