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我很想参加一年一度的全英创业中国留学生竞赛,听听来自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学校的硕士博士们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想象。
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竞赛创办于2005年。每年都有数百名创业项目经过初选、信评、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最终产生最优秀的创业项目,在长达数月的评选过程中,创业的这些项目不断调整和完善,经过专家点评和打磨,吸引了投资人和孵化器帮助其融资和发展。一些好的创意在创业竞赛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朝阳产业。
在过去几年的创业比赛中,我对一些好的想法印象深刻:例如,一些项目在桌子上设计了一个餐厅服务员机器人,它可以与食客互动点餐,介绍每道菜的热量,并问“你想要你的牛排几成熟?”;有的借助英国字体偏好数据库开发了字体选择网站,智能推荐最能传达文案感受的字体;有的设计智能模块,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制定手术方案,3D打印手术耗材,然后利用大数据管理患者数据。
今年创业大赛的主题是“70年辉煌,英中学子情,献新中国70华诞”。十位创业项目入围者涵盖了人工智能、无人机、芯片、大数据和新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
决赛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举行。帝国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曾经诞生了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校园内高耸的女王塔象征着学校世界级的科研水准。
中国留英学生沉浸在国际科研环境中,他们的创业思想具有国际视野,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决赛中创业项目的几次路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平台女性安全智能报警项目利用嵌入式手环、耳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紧急定位、风险预测和报警,确保女性安全。通过将女性对安全的需求与她们对美的追求结合起来,这个项目在平台重新筹集了10万英镑
比如无人机人工智能辅助设备项目,可以增强无人机的“视野”,在农业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人工辅助设备帮助无人机识别树冠、树干、果实等。甚至可以通过植物病害的特征来识别病虫害,进而进行精准的喷洒处理。
再比如,一个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项目,利用可控无害藻华的培育,抢夺不可控有害藻华的光照和营养,控制其品种,压缩其生长空间,最终“驱逐”有害藻。在这个过程中,无害化的藻华还可以产生高浓度、有经济价值的藻浆作为副产品。
听了这些项目的路演,我有几个感受:一是同学们紧盯市场,充分考虑项目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对未来几年的融资和如何配置资金有认真的规划,从“天使轮”到“A轮”再到科创板IPO,做好长远考虑,让创业项目真正走出校园走向市场;第二,学生紧密合作。一个项目往往是不同大学、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合作完成的。有的负责算法,有的负责产品设计,有的负责营销。每个项目表现出来的沟通协调能力,不逊于发明设计本身;第三,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位项目参与者表示,虽然这些项目是基于在英国学到的知识和申请的专利在英国实验室里做出的,但它们确实是针对中国的。这是因为中国有英国没有的资金、设备和市场。作为各种新发明,中国的吸引力太大了。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