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4月中旬的一天,百度员工拥挤在五福的百度大厦。那是百度组织的一次高管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会。有意思的是,这次不为外人所知的内部会议,在百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内网直播。主角是当时陷入辞职风波的高管李明远。
在这次内部沟通会上,从产品技术到公司战略,从个人成长到百度的文化价值观,百度员工向李明远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从得到的信息来看,明远同学反应比较坦率。不幸的是,同行知道,当被采访时,他们可以在一秒钟内转换模式.
李明远是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去年,百度宣布提拔29岁的李明远为公司副总裁,主管百度最重要的移动业务。百度内部甚至有李明远是“王子”的说法。然而,今年4月,有消息称李明远将离职,出任JD.COM CTO。
翻翻传媒大学编导专业李明远的简历,不知道他做CTO是不是有点“逼”了(还是太励志了!)。但是,负责百度未来的移动业务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诱惑,这是很自然的。
昨天,一位百度内部人士透露了这次沟通会之前不为外人所知的细节。李明远在这次内部沟通会上第一次吐露心声,说“因为三件事睡不好觉”。
“让我保持清醒的第一件事是天赋和选择。”李明远说,“伴随着资本泡沫,互联网也处于一个多诱惑的阶段。很多人往往没有足够的信息和途径去仔细考虑和权衡这些诱惑。看到外面的诱惑,就盲目抽离创业,跳槽,不一定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什么,受不了什么,想要的氛围、过程、结果是什么。”
"实际上,每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李明远接着说,而不是只看到好的诱惑。“面对这么多诱惑,我会更多的权衡这份工作是仅仅为了赚钱,还是我们应该做一份工作。同时要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在经历和看到很多公司后,我发现百度其实是最符合我价值观的独特阶段。如果让我在价值观和价值观之间选择,我肯定会优先考虑价值观。我也会尽力捍卫百度的价值观,就是把用户体验、产品、技术放在第一位。百度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你真正想做事、想成长、有理想、有使命的地方。”
在离职传闻四处传播的敏感时期,李明远的选择声明或许意味着什么。但不仅仅是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副总裁到主管投资业务、曾主导91、PPS等重大收购的唐,再到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91多位高管都选择了离开,或投资,或加盟创业。
更具威胁性的影响可能来自于在市场上不断出现对百度的评论时,内部员工的士气是否会受到影响。事实上,竞争对手长期以来一直在挖走百度员工。
他说:“我负责很多事情。担心自己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得足够好,对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很迷茫。希望大家在压力大的时候能平衡好,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尽量不要把重要的事情弄急。”
让他保持清醒的第三件事是权衡百度业务的加减法。
“因为移动互联网变化太快,不知道哪里会爆发。”李明远,随着岁月的积累,被工作和生活束缚。不可避免的,他的一些敏锐度会降低,而一线员工的敏锐度平均来说是最高的。所以百度今年会有很多机制鼓励大家创新,探索更多的想法。
但问题随之而来。“如果很多人提出了想法,我们如何筛选和识别,以确保信息的上传和发布非常高效。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来保证信息对称。”李明远的反思。
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时间管理和业务加减法。在移动端,百度已初步形成移动搜索、应用分发、地图、视频四大类入口,14款移动产品用户数超过1亿,其中手机百度客户端用户数超过4亿。但如何利用平台将14项业务与百度收购的软硬件资产结合起来,仍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除了以上三件让李明远“寝食难安”的事情,由于百度刚刚开始推进内部市场机制,各个事业部的压力都不小。
“每个人都想做出杰出的表现。”李明远说,“但在市场化初期,短时间内可能会增加沟通和资源获取的成本,这是市场化的阵痛。”
尤其是从移动入口竞争到军备竞赛,再到平台竞争,处于产业转型十字路口的巨头之间,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竞争冲突越来越强烈。目前,互联网BAT三巨头的布局,AT收购非常繁忙和引人注目;“工程师文化”百度沉默了。已经落后了吗?
至少现在,从核心业务搜索到地图、O2O,再到互联网金融等。入口布局,百度还在和时间赛跑,和91、糯米在文化、运营等方面的整合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核心的移动搜索领域,腾讯的入股给搜狗带来了变数。以阿里的UC为后盾,AT公司纷纷发力搜索神马。短短两周时间,两家AT公司无一例外都把手伸向了百度的移动搜索蛋糕。
接下来,从百度目前的主要业务出发,我们来看看百度内部高管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业务的。至于是否真的击中了痛点,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如你所见,自收购以来,我们的股价也上涨了很多."李明远觉得今天看还是值得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不是)。百度和91是互补的,因为我们技术强,系统强,91业务强,运营灵活,更贴近开发者。我觉得收购之后,双方要下大力气整合。在这方面,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摸索。
而且以后还值得吗?也就是说,东西是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会说谎。
2.移动支付。面对支付领域的激烈竞争,百度如何发展Baidu钱包?
据李明远介绍,过去几年支付作为一种能力对互联网公司更重要,但还没有达到基于支付发展业务的程度。比如支付,对于腾讯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并没有上升到战略业务本身的位置。以前只有阿里把支付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而手机支付,钱包等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当互联网支付和金融行业更多的交叉,相信竞争会更多的变成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
对于百度来说,Baidu钱包是轻应用、分发、LBS、转发等战略业务相关的重要能力。目前百度一方面需要提高支付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生态,输出能力,寻找好的合作伙伴。这些品类通过合作、并购、投资等方式提升体验的空间很大。
李明远解释说,轻应用是机制,不是产品。百度希望这个机制能够把百度的多个产品和业务连接起来,最终成为百度的一个商业模式。
从去年到现在,目前对于轻应用,百度主要是提升了意识和能力。
意识层面上,如今的互联网连接服务竞争已经从平面变为立体,需要更多站在开发者、商家等新伙伴的角度思考,即从做产品到做平台,百度对生态贡献者后台服务需求的意识在不断提升。其次,在轻应用品类选择方面,如何围绕能力建设进行取舍和路径规划,要遵循百度的技术优势、搜索和分发等。
在能力层面,过去用户下载百度的部分客户端后,需要单独升级内核。这些问题在过去逐渐被克服和解决。在突破了一些技术瓶颈之后,百度在轻应用云集成能力的发展上变得清晰。
4.内部有人质疑百度在金融方面一直发展缓慢。现在有什么新鲜事?
李明远对内诚实客观。百度之前,账号体系不强。如何才能谈得上让用户在百度的平台上方便地存钱甚至参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以前进入一个金融品类做具体的业务运营,并不是百度的传统优势。但是百度也在改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理财和投资意识的提升,金融本身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在一些金融领域,比如保险,百度可能更有优势。平安一直是前三大客户,他们的很多用户都是百度引导的。在这些领域,从流量角度的合作逐渐变成深度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金融行业其实很大,包括资产管理,证券,信托,债券,储蓄,信贷,保险,投资等很多细分行业。互联网公司肯定会做差异化布局。在某些领域,百度也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机会。
百度LBS事业部、O2O布局副总裁刘军提到:我们是从搜索起家的,历史上也有过探索和失误,导致现在商品搜索更多是通过淘宝,而不是我们。但占国内消费2/3的行业是生活服务业,百度在这方面仍然掌握着大量的流量。“我们希望未来如果在这方面形成闭环,一定是百度主导。这就是LBS部门成立的意义。”O2O是个大领域。百度需要从最大的团购入手,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果它赢了,就会衍生到其他行业。未来取胜的关键是如何把我们的流量优势和糯米结合起来。
6.百度现在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李明远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刚刚开始在内部推广的市场化机制。我能理解各业务部门相互之间的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想做出杰出的成就。市场化初期,短时间内可能会增加沟通和资源获取的成本,这是市场化的阵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