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农村创业 / 正文

民政特色专业(高职思政课题)

更新时间:2025-11-15 11:02:02 点击:708

民政特色专业(高职思政课题)

作者:长沙社会工作学院张晓麟

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成为深受学生喜爱、能陶冶灵魂的“黄金课程”?近年来,长沙社工学院一直在探索3354用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走出去,请进来”让班级变大;整合民政专业特色,让课堂焕然一新.

变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思政课只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照本宣科”?当然不是!走进罗真老师的课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典范,海量开放网络课程的短视频,侃侃讲的学生,生动严肃的课堂氛围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沙民政职业学院还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思政课“课前在线自学、课堂分享内化、课后深化”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此,学校以教材为纲,建设了34个微专题,聚焦关注,学生热点,开发了60个微课视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中国大学海量开放网络课程中上线,首期课程多人积极参与,成为湖南高职院校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

“让学生成为思政课的主角!”该校副校长王庆国介绍,混合式教学改革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因如此,研究性学习成为学校思政课的另一种常态:学生组成团队,围绕某个知识点,借助课前微课和海量开放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方式的改变也让学生得以成长和“蜕变”: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五届研究性学习展演大赛中,该校学生三次获得一等奖,彭丽媛团队创作的《蜕变》在2018年教育部社科处组织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热”起来。微课、海量开放网络课程和VR三位一体思政课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库正在建设中,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专题研究系列微课资源。先后投入40万元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10海量开放网络课程,190万元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VR项目,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实现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学校先后获得“优选提升计划”培育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改革项目、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校优秀教研组重点建设项目。

改变:走出校园调研的做法,进入课堂转移权力。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流出一首赞美诗……”在韶山铜像广场,前来学习考察的人们被这群青年大学生的表演所吸引。他们驻足良久,或拍照或加入合唱。近日,长沙社工学院140余名师生在韶山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这既是学校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之一,也是学校致力打造的一个移动思政课堂。

近年来,学校师生把思想政治课搬到了湖南党史陈列馆十八洞村

除了“走出去”上课,学校还实行“请进来”3354教学法,邀请一大批道德模范、行业大师、劳动模范和优秀毕业生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发挥示范作用。“毕业后,我在殡仪馆从事遗体整容工作。中间考上了长沙雨花区民政局的公务员。几年后,我选择回到殡仪馆,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通过我的服务,让身体不再冰冷吓人,变得温暖,让家人感到亲近,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前不久,该校殡葬系优秀毕业生王丹丹作为主讲嘉宾,在思政课上。她的分享激起了小哥哥小姐姐们的职业荣誉感,也传递出一种来自榜样的力量。

创新:挖掘专业课思政要素,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协调——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发展。但是在长沙民政职业学院,有这么一句话:思政课是专业课,专业课也是思政课。看似玩笑,却也体现了学校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创新:既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为此,学校充分突出办学特色,挖掘“民政为民、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的契合点,面向全校开设《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公共必修课,共36学时,2学分。它从人生价值、使命责任、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四个模块将民政专业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坚持"价值"的同时,努力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成为协调、同步、互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学校的思政课形式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常新的。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早在2013年,学校党委就出台《民政与社会工作》,提出将公民社会工作者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为示范课程、志愿服务实践为活动载体、以“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想政治体系,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素质。

、专业课“四协同”育人机制。

成效:思政“金课”入脑入心,一大批新时代优秀青年从这里出发

不管思政课怎么上,衡量课堂效果好不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育人成效上。在长沙民政职院,闪动着一个又一个思政“金课”入脑入心的鲜活例子。

“与别的同龄人不同,我最喜欢看的是《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最关注的是国家大事。”大二学生杨西炜这样说。他带领团队开展新湖南建设主题研究,关心校园里来自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同学,关注如何带领一带一路沿线青年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他还大胆将所思所想和建议措施向省长报告谏言。

“思政课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奋斗的激情。”副校长王庆国介绍,当下“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了该校学子的时髦追求。每年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学生报名人数都远超招募数,2018年全校报名人数达到76人,在湖南高校中名列第一。学校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为西部输送了153名扎根西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学生。

民政特色专业(高职思政课题)

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麦可斯认证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职业道德满意度为93%,社会责任感满意度84%。8年来,全校有40名学生参与援疆援藏行动,18名学生参与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行动,519名学生参与精准扶贫任务,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冯丹、“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王丹丹等勇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为何要在一所高职院校让思政课如此“多变”?该校党委书记蒋晓明认为,长沙民政职院培育的大批技能人才是要走进民政行业多个岗位的,这个领域除了过硬的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愿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思政课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实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引领。”

[责编:周奕杨(实习)]

相关阅读

  •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乔布斯的醒悟)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 民政特色专业(高职思政课题)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