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农村创业 / 正文

关于创业的励志故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27 点击:536

关于创业的励志故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只要你敢于尝试,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赢得成功的青睐。你知道创业?的励志故事吗?这里是边肖带来的创业的五个励志故事。希望你能喜欢他们!

更多励志故事推荐

儿童睡前故事五大励志精选。

睡前给孩子讲励志故事的五个模板

名人十大励志故事精选

关于微笑的励志故事

精选5个名人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故事1

马云在创业故事的生活

许多人想去创业,但他们似乎有同样的理由不去创业:——我没钱。如果我有钱,会怎么样?似乎只要我有钱,他就一定会在创业成功

但是,马云在创业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钱,你也可以在创业做出一番大事业

马云在创业,有过三次经历,创业起初并没有多少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2.他这方面订单太多,真的是不堪重负;当时杭州还没有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只有想法,却从来没有付诸行动。但马云只要一有想法,就立刻行动。那是1992年,马云还是杭州电子科技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月薪不到100元。但是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伙人一起去了创业,成立了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公司。

起初,创业也在挣扎。第一个月,翻译社的所有收入就来了700元,当时的月租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都劝马云不要胡来,连几个合伙人的信心都动摇了。然而,马云并不想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卖内衣、礼品、药品等小商品。他和很多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和白眼。

三年来,翻译社靠马云卖这些杂货生存。1995年,翻译公司开始盈利。现在,海博翻译机构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和今天的阿里巴巴相比,但海博翻译社也在马云的创业经验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能成功。

第二次:中国黄页成立。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个网站,虽然极其粗糙。网站的建立是因为马云在美国的经历。1995年初,马云在西雅图参观了一个朋友的互联网公司,亲眼看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去做。

在创业,之初,马云还没有钱,他所有的财产只有6000元。然后他卖掉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向亲戚朋友借钱,赚够了钱。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总共才10万。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只有10万确实寒酸。

很多人说,做互联网公司,几百万、几千万都脱不了干系。还有人说,今天的环境和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那时候10万还可以,现在肯定不行了。我说,这都是借口。说这种话的人,这辈子都成不了什么事,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成立之初,资金确实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支出大,生意小,最糟糕的时候,公司的银行账户只有200元现金。但马云凭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从零做到了几百万的营业额。

当然,中国黄页后来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觉得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还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关于创业的励志故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在创业,起步,没有多少钱,50万,是由18个人拼凑起来的。50万,都是他们的钱。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喊出了这样一个宣言:我们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十大网站!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家疯狂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也疯狂烧钱。50万元对于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来说,只是一笔不小的广告费。阿里巴巴在创业,起步非常艰难,那里每个人的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恨不得减半。出门,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家出去买东西,东西太多,没办法,只好打车。大家在路上向一辆出租车招手,一辆桑塔纳开过来。他们挥挥手,没有坐下。他们一直等到一辆李霞来了,他们就坐在上面,因为李霞的每公里成本比桑塔纳的2元钱还便宜。

阿里巴巴一度因为资金的问题,难以为继。

八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大多数想去创业的中国人都是一样的。他们晚上想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同一条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得多,能为创业,想出很多好主意,但从来没有付诸实施。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钱。”他们都这么认为。

所以他们继续跟着他。

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  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励志故事2

每一个春天的来临,都会给人以希望。2010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这一年的3月,付文杰渴盼东山再起。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时代俊杰商贸有限公司;然后,依靠团队成员的力量,大力开展业务。卖天堂伞、卖男士衬衣,只要能赚钱的,他们都做。经历过失败的人,格外懂得珍惜。

知人善任的付文杰,在创业团队管理中游刃有余。读工科,经管知识贫乏,他就自学充电,泡图书馆。各类商界名士创造的商业神话,让付文杰对未来充满期待。他最佩服香港首富李嘉诚,其卓越的商业投资眼光、独特的风险调控能力,给了付文杰丰富的精神给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颗创业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付文杰相继开办了超超文印店、情雨茶餐厅和贴身衣橱内衣店等实体。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他们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口碑,在学校周边小有名气,很多老师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源。

付文杰始终坚信,先做人后做事,任何时候做人的姿态决定了成就的高低。良好的社会人脉关系、诚信经营的品德让他在商业运作中收益颇丰。一次,经营内衣店认识的朋友无意中给他透露了一条信息:江西某个制衣厂有一批货款抵押的品牌羽绒服卖不出去。正好付文杰知道此时广州一家经销商急需补货。有供有求,打个时间差应该可以赚钱。付文杰随即赶往江西与卖家谈判,小心翼翼几番周旋,把这批货的价格从100万元压到了40万元,而且约定“见货付款”。货到以后,他马上通知广州的经销商,那边立刻汇来谈好的56万元。交易成功。账上没动一分钱,6天时间净赚16万元。谈起这次买卖,付文杰颇有些得意。

2012年2月,商贸公司增资500万元,注册成为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付文杰任董事长;随后,汉阳王家湾2000平方米的枫叶酒店奠基开工;尚山石商贸公司开张运营。

现在,付文杰作为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拥有尚山石商贸公司、枫叶酒店、元亨酒楼、情雨茶餐厅等5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广告设计与制作、内衣、餐饮、教育培训等多行业。拥有员工300多人,公司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付文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实现了创业梦。

创业励志故事3

日本有位叫木村的果农,看了《自然农法》这本书后受到启发,想种出不施农药、肥料的苹果。颗他没有想到,这仿佛是冲向地狱之路。

刚开始他仅选择一部分果树尝试新的种植方法,两年后,他便下决心停止使用农药。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危害苹果树的害虫不计其数,不使用农药,果树上不长果子专生虫,树上满是各种蛾的幼虫,怎么抓也抓不完。比比别人更加悉心照料果树,为了除尽专门吃苹果树初春嫩叶的花芽和褐卷叶蛾、乱纹苹果卷叶蛾,还有会啃食叶子的尺蠖、蚜虫,以及危害果实的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等,木村带着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在不开花、不结果的果园里,用双手和塑料袋抓害虫、喷洒醋液,但苹果树却惨不忍睹,斑点落叶病肆虐,果树简直变成了昆虫的天堂。枯萎的苹果叶不断掉落,苹果树不开花,就更不结果了,收成等于零,而且情况一年比一年糟糕。

苹果园的惨状令木村一家七口生活穷困,父母业余木村断绝关系。木村几乎变卖了所有的东西,四处借贷,一贫如洗。

而生存不断地思考着解决的方法,常常站在苹果树旁静默地看着,有时甚至对苹果树说:“对不起,我让你们受苦了,你们不用开花,也不用结果,只求求你们不要枯掉。”

他的果树不开花,就没有密封;他树上的虫还会飞到别人的果树上,这引起邻人极大不满。当地果农给木村取了个绰号:灭灶,意思就是炉灶的火灭了的意思。如果一个家庭炉灶都熄了火,就代表一个家支离破碎,家人走投无路了。对木村家来说,这是极大的侮辱。

果树越来越虚弱,木村在绝望中跑到山上,想轻生。在轻生的一刹那,他看到野生的栲树,活得极为健康,他忽然顿悟,树完全可以自然生长的。木村带着无比的希望,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木村在果园里大量种大豆,大豆根部密密麻麻的根瘤菌增加土壤里氮的含量;开始种植杂草,让小昆虫、小动物进入他的果园,让植物和动物去建立它们的生态系统;他用自己调和的醋当做农药。终于,在停止使用农药的第8年,果树开除了7朵苹果花,其中有两朵结了果。那两个苹果是那一年的全部收成,木村把苹果放在佛堂祭拜后,全家人一起分享。这两个苹果好吃得令人惊讶,木村看到苦尽之后的曙光。相隔9年之后木村的苹果园再度开满了白色的苹果花,第11年他的苹果园大丰收了。

木村在种出不依赖农药和肥料的苹果后,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她的故事,想尝“好吃到令人惊讶的滋味,哪怕只有一次都行”的人有增无减。东京一家高档法国餐厅里,总是人满为患,要预约用餐起码得等半年。这里的招牌菜就是“木村的苹果汤”。主厨介绍说:“这种苹果居然不会烂,可能是汇聚了生产者的灵魂。”木村苹果成了当地最好的苹果品牌,非常畅销,这让当地果农非常惊讶,自愧不如。

日本的苹果栽培史有120年,之前也有许多人尝试过无农药、无肥料的栽培,都失败了。大家都是在尝试四五年后,放弃了。木村却像个傻瓜一样,苦撑11年。那是生命淬炼出来的智能,那是全心付出后得到的甜美果实,那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彩顿悟。

创业励志故事4

一、《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着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开疆辟土”,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创业励志故事5

2017年,我开了一家摆渡人酒吧。一直到现在,经营状况都很不错,并且正在准备给酒吧做升级,赋予吃饭喝酒更高的意义。

这一次的成功,跟之前创业失败的经历有非常深的关系。

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是2007年,当时只有21岁。选择了一个看上去简单,投资又少的行业——冷饮。但是真正干起来,才知道难点在哪。

因为没有经验,第一次创业把该踩的坑都踩了。但是真正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很长时间没赚到钱,自己就放弃了。

放弃冷饮之后,一直跟随父亲继续创业。父亲是搞科研的,一直在做太阳能的新技术研发。从2009年10月以后,我一直跟着父亲做太阳能。

做技术研发,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父亲从来没有放弃。那个时候,我从父亲的身上学习到。创业也要像搞科研一样持之以恒,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2013年8月的时候,朋友投资20万开了一家酒吧,邀请我帮忙经营。因为当时太阳能一直有技术难关没有攻克,很长时间没有收入。所以我就去了朋友的酒吧,用做科研的执着去经营酒吧,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营业额提升了三倍。

但这毕竟不是自己创业,2014年5月,我父亲攻克了太阳能的技术难关。随后我帮助父亲谈了一个投资人,拿到了400万融资。那之后就一直帮助父亲经营太阳能。但是一个太阳能企业,不是400万能支撑的,而且我个人的能力也不适

相关阅读

  • 刘媛媛创业做的什么(刘媛媛创业成功的经历)
  • 【圈子深度】听不同领域的“海归”讲述创业故事。
  • 企业家创业故事聚集地 著名企业创业 故事家创业故事
  • 有太多创新创业的故事 创业人物故事分享
  • 讲述创业的中国电视剧(创业故事节目)
  • 创业 故事
  • 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项目计划书模板word)
  • 创业 故事
  • 关于创业的励志故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 标签: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