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农村电商是互联网+中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直播和农副产品配送健康发展。欧阳日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洪勇(商务部电子商务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果(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明涛(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电子商务专家)将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展开讨论。
从“电子商务”到“计商兴农”
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多经并举发展农业”工程。如何理解这一点,有什么特殊意义?
电子商务是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源头,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的最佳抓手。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到2015年,是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的探索阶段。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电子商务。此后10年,国家主要从流通模式、交易模式和平台建设等角度部署农村电商发展。比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升级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平台。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电商经历了2003-2005年的初创期,2006-2009年的小规模成长期,2010-2014年的大规模扩张期。2015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3530亿元。2015年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农村电商进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阶段。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电商的部署,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农村电商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两级农村物流体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持涉农电子商务载体建设和新模式发展。2016年以来,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上行、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改善提升农村面貌等方面成效显著。并成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商务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9万亿元,是2015年的5.1倍,远高于全国电子商务整体增速。
第三阶段,2021年后,农村电商发展进入“数商兴农”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突出了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行动
根据“商”与“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规律,“以数字技术和数据元素发展农业”为农村商业发展赋能,通过涉农商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和产业振兴。从《“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部署来看,“数商兴农”行动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物流配送、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促进产销衔接,是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工程的升级。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巩固“快递进村”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是中央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布局。“数商兴农”行动将对农村电商乃至县域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一是将“计商兴农”工程、“快递进村”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结合起来,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覆盖面。二是“数商兴农”行动,全面加快农村“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进一步发展县乡三级物流共同配送,连接县乡物流配送体系。三是“以商兴农”行动将加速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四是“数字商务兴农”行动,加快推广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小程序、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网络经纪人、物流配送队等行业融合发展,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电子商务”,到2022年“数商兴农”工程的实施,中央把握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十四五”期间,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变革将重塑农村市场,加速农村电商生态要素的整合,加速释放农村电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巨大潜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步伐的重要引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