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作为能源资源行业的领军高校,我们始终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为行业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高精尖、紧缺’的定位,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围绕如何突破高端领军人才,如何提高一流大学建设的人才支撑,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需要改革和完善的问题等问题,推出了一批人才强校的重要举措。
筑牢党的灵魂,延续“地下教授”的优良传统
从世界首个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试验系统的研制、中国首台采矿机器人的投产,到围绕低质煤提质和高效矿物筛分的重点攻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煤炭工业的进步,中国矿山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在与煤矿工人进行着斗争。
钱、周世宁、张……在113年的办学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地下教授”浴血奋战,学校的师德师风有着良好的传承。为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实施了“以信仰铸魂”、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等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引导教师培养爱国情怀,胸怀“国家伟人”。
工科科研需要大量的实验,很多老师要在生产现场攻关。2011年4月,经学校批准,安全工程学院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了12个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教师-研究生”混合党支部。根据团队科研规律,细化和规范组织生活。同时,创新“党建合作”校企党支部共建制度,将组织生活搬到调研现场。经过一年的坚持,学院党委入选了“全国党建工作标杆科室”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各支部党员也在科研项目上硕果累累。
“每次看到煤矿环境的改善,都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长期专注于岩爆研究的曹安业称自己是新一代“井下教授”。他的“煤矿冲击地压振动波CT预测原理与技术”等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冲击地压智能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已广泛应用。
近日,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矿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利用科学技术突破了煤矿粉尘污染控制的难题。
项目核心成员、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介绍,为高效解决粉尘危害,学校从全校范围内遴选专家,建立职业健康研究院,形成一体化研究路径,并与徐州泉山区淮海科技城共建产业转化基地。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根据行业和地区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中国矿业大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追求。针对近年来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老中青结合、跨学科”的团队型教师发展模式,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徐州市政府、徐工集团成立云龙湖深部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突破学校、政府、企业边界,促进资源、学科、人才聚集,建设世界一流的深部地球科学与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引智基地和研发平台。“大舞台才能唱大戏。”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冉表示,随着深圳研究院和西部能源研究院的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在和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建立了科研机构平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