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大学生作为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之一,在创业的创新浪潮中奋力拼搏,释放出蓬勃的力量。引导青年在“敢”的同时“有创意”,不断丰富以竞赛为引领的教育改革内涵,探索培养、质量、人才、教育新理念,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从“就业型”教育模式向“创新型创业"教育模式”转变。
本届大赛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红色旅游、萌芽的基础上,增设了产业赛道,积极引导大学生、中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广泛开展创新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实现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全覆盖。
在大赛的带动下,青年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已有1000多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与了“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共有约34万个国家级项目获得资助总额超过58亿元,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已成为创业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基地培养项目。
7年来,以大赛为抓手,中国创新型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型创业,相关课程3万余门,高校创新型创业教育专任教师3.5万余名,建设200所国家创新型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系列措施为中国创新人才的成长埋下了沃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梭动力”团队研制的“北航四号”固液动力高空高速飞行器成功发射,实现了固液动力飞行器高空高速受控长时间飞行。
东北大学“管道侦察兵”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新型深海管道全息内检测机器人,将为我国深海管道的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重庆大学“脉冲对脉冲”团队首创了共享信道无线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技术,开发了“油脉冲”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和钻井安全性。
浙江大学以科技考古为特色的“文物方舟”团队,研发了一系列与文物数字化相关的设备和软件,制作了可移动的3D打印石窟,致力于抢救和保护现存的中国文化遗产。
北京理工大学“星网测量与通信”团队针对卫星互联网产品不准、快、不可测、买不起的痛点,历时12年发明了一系列测量仪器。
……
大赛举办七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体现了大学生创业立足科技创新的特点,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引领科研成果转化,本届大赛增设了产业赛道,打造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一极”,促进了高校智力、技术、项目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推动和引领了新一轮产业变革,有效深化了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合作,激发了创业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颜屋表示,中国创新的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创造的可贵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从2017年开始,在第三届大赛中,100多支大学生创业队走进延安,开启了“红色旅行”活动,在创业".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扶贫”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向农村革命老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创业温度。
今年6月,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举行的青少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通过上海、嘉兴、井冈山、延安、深圳、雄安的联动,串联起建党的百年历史,弘扬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从井冈山出发,“行走”百年事业。邀请革命后代、抗疫英雄、青年创业现场授课、分享,举办了一场集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服务、红色梦想建设为一体的语文“黄金课”。
在本次大赛的青春红色筑梦之旅的赛道上,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在社会价值观的驱动下,更加关注关注,革命老区的民生疾苦,众多参赛项目展现出深度和温度。南昌大学“宝、蚌、美”团队负责人邹说:“青年学生参与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就是一根蜡烛点燃另一根蜡烛,为老区带来更多的光和热。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据统计,今年全国2586所高校有40万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大学生扎根革命老区和城乡社区创新创业,连接105万农民和2.1万多家企业,签订3万多项合作协议。
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已有450多万大学生走进延安、井冈山、西柏坡、古田等革命老区,参加“青春红色筑梦之旅”。广大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加强实践锻炼,把满腔热血的青春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都柏林大学的“Tuli技术”项目旨在成为沥青路面智能降温涂层的领导者。
滑铁卢大学的“生态渔业”项目开发了一种可移动式太阳能曝气富氧水净化自动综合生态仪。
针对医疗市场,肯塔基大学的“易慧智赢”项目开发了一套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
……
此外,从第三届大赛的“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到第四届大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再到第七届大赛的全球数字化教育云上峰会,每年大赛全国总决赛期间都要举办一场重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会议,邀请各国高校代表,畅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共商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有效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七年来,大赛聚合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万大学生,为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双创力量。一个全球最大双创教育交流平台,一个惊艳非凡的全球双创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创新创业大赛这种聚合与比拼,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力量积蓄,创新创业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眼中,大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不断壮大,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赛出中国创新的“最强大脑”。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