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纸的短情怀,四个“三支一扶”年轻人的信成长——。
扎根农村,释放青春的能量。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三支一扶”计划吸引了广大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绽放青春。“三支一扶”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共选派46.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2300多个区县基层服务,为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支一扶”也成为年轻人成长成才、成为创业官员的重要途径。
不久后,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将踏上“三支一扶”快车。本期邀请四位已经参加或正在参加节目的青年代表写信表达心声,或寄语后来者,或向至亲诉说真情。让我们写信,听故事,欣赏成长,感受生活的“小目标”如何融入国家的“大蓝图”。
广东乳源县碧北镇“三支一扶”工作人员赵(右)在贫困户潘良嫩(左)的养猪场了解情况。新华社
在云南罗平县老厂乡法乃村,“三支一扶”人员、老厂乡卫生院护士李文瑞(左)、医生敖瑞元(右)了解村民健康状况。新华社
眼前的困难是一块磨刀石。
郭(一)正在指导社区就业人员开展工作。明亮的画面
“长大了一定要去偏远的地方教书,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高二那年,18岁的成人礼上,我把这个小小的梦想写进了“愿望罐”,埋在了学校的花坛里。后来大学毕业参加了安徽省“三支一扶”计划,来到淮北市濉溪县徐楼中心学校任教。
那是15年前。当时徐楼中心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都很简陋,宿舍是由砖瓦会议室临时改造而成的。用一块木板搭了两条长板凳,木板就是我的床。虽然条件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但我保持着体力,心想,现在的困难不就是一块磨刀石吗?
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和好奇。为了给他们更多的爱和信心,我平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成立了校园广播站,成立了学生会,自掏腰包为学生订购杂志和书籍,开阔了视野,打开了心扉。其实那时候我一个月工资才600多,并不宽裕。当我看到孩子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广播和杂志了解外面的世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8年11月,由于我在教学期间出色的教学成绩,我被授予安徽省优秀“三支一扶”毕业生称号。今天,虽然孩子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在教师节等节日,我还是能收到很多孩子的短信和电话。我想这就是我教学经历带来的快乐吧。
2017年7月,我被调到濉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就业和扶贫工作。当时全县有3万多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摘帽。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就业,才能走上稳定扶贫的道路。经过反复调研和同事们的讨论,我们最终将就业扶贫的重点锁定在建立扶贫车间和开发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上。
在脱贫的路上,我和同事们丈量了濉溪县各个乡镇、贫困村的沟沟坎坎,也通过就业帮扶温暖了无数家庭的心。回顾这些经历,我很庆幸曾经参加过“三支一扶”计划,接受了成长的历练。这成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接下来,我依然会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光和热,继续投身到全面乡村振兴的火热浪潮中去。
“心之所向,常如往昔;逆风而行,则以苇为帆。”这些年来,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就要时刻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保持坚忍不拔、信念坚定的青春底色,让青春梦想在基层飞跃飞翔。
3354郭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建(右)正在为农民宣传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埃里克李摄影/光明影业
亲爱的家人:
2010年,我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获得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然后,我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考入太原市尖草坪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路走来,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消除了一切顾虑。
扎根基层,学以致用,一直是我内心的渴望。当时单位实验室已经有了精密先进的检测设备,但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无法发挥作用。到了岗位后,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检测效率,仪器也不再是冰冷的“铁疙瘩”。
除了一些大型养殖场配备专业兽医外,绝大多数散养户缺乏畜牧业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于是,我凭借自己的专业科普知识,挨家挨户地走访,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了一片。
从动物身上采血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却让我一时间“无从下手”。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疾病有7种,政府统一向农民发放免费疫苗。动物注射后一个月,试验人员应从动物身上取血,以判断疫苗注射的效果。虽然在实验室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动物。
,动作还是不熟练,难以做到“一针见血”。有些养殖户本来就不理解采血的作用,见到这个情形,更心疼自家动物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就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项培训班。慢慢地,我不仅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还在山西省举办的动物疫病职业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在我采血技术越来越熟练的同时,养殖户也越来越能理解采血防疫的作用。2018年非洲猪瘟来袭,置身疫情风险区的养殖户们,经济和心理上都备受打击。那时,我以专家成员的身份深入一线,驻守疫点,采集、处置样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把防控工作做好,用专业知识守护养殖户们的财产安全。
两年服务期很快就满了,我选择了留任。因为,我发现这里有我发光放热的舞台,我热爱这种感觉。最后,我想对爸爸说:生前,您为我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我的工作、生活都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请您放心。
当好基层百姓的健康守护人
毛伟宁在黑山头镇中心小学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丁一摄/光明图片
那一年,妈妈左侧肩胛骨骨折,治疗后,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多亏老姨为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您才渐渐好转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高考之后,我选择了康复治疗专业。2021年11月,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刚毕业的我来到了吉林省梅河口市黑山头镇卫生院,成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
刚来那会儿,黑山头镇的康复医疗事业“一穷二白”,没有专门的场地,也没有专业的康复治疗设备。当地患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较多,康复治疗需求很大。我请示领导,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专业的康复设备,开辟了康复科室。起初,当地百姓对康复治疗了解较少,我们就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康复治疗的作用与重要性,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费用。渐渐地,前来咨询、治疗的人越来越多。
日常工作中,我会通过运动疗法帮助一些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进行肩、肘、腕等部位的功能锻炼。一次,一位患有脑梗的大爷旧病复发,变得口齿不清,病情稳定后,来到我们院进行康复治疗。经过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康复手段后,这位大爷现在可以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了。看到他一天天好转,我心里成就感满满。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和同事还会去镇里的集市上发宣传单,普及卫生知识。
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却能磨炼意志、增长见识。有一天,一位患有偏瘫的阿姨坐着轮椅出现在了科室。通过认知、身体方面的锻炼,阿姨的病情日渐好转,能准确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我两年的服务期就要到了。未来,我还会继续在这里从事康复治疗工作,脚踏实地当好百姓健康的守护人。感谢你们支持我来到基层,在这里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未来,我一定会继续加油。
渐渐地,村民们思想的疙瘩解开了
魏静(右一)在田间地头走访。方吴琴摄/光明图片
2012年,我从泉州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十年里,我在山乡田野找到了青春价值,一路走来,感慨万千。
2018年,我被组织派到念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念山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连绵千亩的梯田蜿蜒而上。初来乍到的我被震撼了:一定要将念山的绿水青山推介出去,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都说靠山唱山歌。“梯田变景区,村民变股东”的发展图景很美好,但是在推动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一些村民不理解流转机制、不配合相关工作,我就一次次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我还带着大家去浙江云和梯田、福建联合梯田、婺源油菜花基地参观,亲身感受旅游业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渐渐地,村民们思想的疙瘩解开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了起来,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念山,我们还举办了各类活动。这不,“中国·念山开镰节”当天,村民们载歌载舞,喜迎丰收;“中国·念山自行车爬坡赛”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参赛选手。我们这里有个观景台,可以把念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游客来的时候,我就去当导游,向他们介绍念山的风土人情。中秋节时,为了向游客呈现更有意境的中秋之夜,我和同事还爬上爬下,将各类乐器、食物徒手搬运到山顶上。
这几年,经过多方努力,念山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搬来了“金山银山”。我也先后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可以说,“三支一扶”计划不仅为我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平台,还给了我强劲的政策支持,让我心无旁骛干事业。
由于工作调动,我目前担任政和县镇前镇党委宣传委员、镇前镇洋厝村第一书记,但我对念山村依旧难以割舍。
山村乡野也有别样的风景。只要沉下心来,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每件事,每个人都可以在广袤的土地上找到自己的舞台。我想对你们说,乡村舞台广阔,等你大展身手。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党委宣传委员、镇前镇洋厝村第一书记 魏静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常河、杨珏、任爽、高建进、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
[责编:陈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