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什么是厂中校(什么厂中学)

更新时间:2025-08-29 04:04:47 点击:333

什么是厂中校(什么厂中学)

光明日报记者丁盛希

“海螺,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有一半以上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自洛阳理工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陈艳表示,洛阳理工学院一直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并不断巩固“三融合三创新”模式,在“实现融合、探索融合、走向融合”中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

什么是厂中校(什么厂中学)

洛阳理工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与工业企业相融合,打造了“工厂中校”和“校内工厂”,实现了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转变,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新生态。实践中,30%以上的实践课程由行业、企业导师指导,近94%的毕业设计(论文)来源于实践性、应用性课题。平台,将建设20个平台与工程综合实验室和239个实习实训基地。在服务企业中,教师带动学生到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获得发明专利1538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双师型教师占60.3%,具有职业资格和工程背景的占54.6%,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占专任教师的50.5%。

“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让学生在家电维修、智能汽车设计等创新实践项目中实现‘做中学’、‘做中学’,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的项目教学法很受学生欢迎。”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老师姚慧琳说。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在“三个融合”协调发展的指导下,从教学体系改革入手,以“创新”为核心,形成了创新与创新相结合、课内外融合、全覆盖的创新型应用教学体系。“在‘120x’的经历中,‘1’是思想政治课,‘20’是20门课的试点课,‘x’是全部课。我们要求所有课程都要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洛阳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贾金玲表示,推进课程教育实施,是学校“三轮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

围绕创新,在专业课中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和专门的创新集成课程。校企合作课程200多门。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管理一线需求,教学方法与工作岗位和生产流程紧密衔接。课程评价与行业能力素质要求相呼应,将最新的行业技术融入课程,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同时建设《玻璃深加工》等14门“专兼结合”课程,其中《电子工程应用设计》入选今年国家社会实践一级本科。“通过课程模块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微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充分开展一个实践项目,实现‘让业余者不再是业余者’。”洛阳理工学院教务处主任冯超说。

在深入实施“融合、容纳、融合”的“三个融合”过程中,学校在“资源、平台、机制”关键要素上不断发力,让创意引领创新,让创新推动创业,推动创业创意、创新、“三创”融合发展

“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科技实践和创新平台,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实践中发现突破。”石磊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教师

学校通过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学院,成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30余家,授予专利150余项,累计创收1.2亿元。2020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学校实行“网页格式”的“三级两级”双创工作机制,推行“项目支持与奖励”的“双式”激励模式,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三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88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30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连续四年位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群体300强。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13名。

“我们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行业当前和未来人才需求,不断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洛阳理工学院院长刘说。

003010(2020年12月08日第11版)

[编辑:姚坤森]

相关阅读

  • 航天员的名字(今年三位航天员的名字)
  • 洛阳理工学院怎么样
  • 什么是厂中校(什么厂中学)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