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投资理财 / 正文

“双减”之下 “双减”之后研学教育危机并存

更新时间:2025-05-25 11:39:20 点击:422

“双减”之下 “双减”之后研学教育危机并存

公众讨论

“双减”下,如何提高“课后三点半”的质量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双减”后课后服务质量的火爆从地方两会一直持续到全国两会。

地方两会前期,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省级两会代表、委员也在讨论这个话题。

比如,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包就发现,从2021年9月开始,苏州的课后服务老师请假现象就呈增加趋势。此外,在“课后服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下,学校艺术、体育教师满负荷运转,艺术、体育教师短缺问题突出,难以满足学生的迫切需求。

包认为,活动经费不足,课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也是问题。“目前苏州每个学生的课后服务经费是300元。如果他们每学期在校20周,每周5天,每个学生一天只有3元可用。按照每班40人计算,每班课后服务费也不过120元。这样的数据,老师的积极性不高,也很难找到优质的校外资源来丰富学校的课后课程。”他建议,应制定保障课后服务经费的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家长应承担相应责任。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许多CPPCC委员关注了“双减”后关注的课后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给全国人大带来了《关于积极应对“双减”后教师负担大幅增加问题的提案》。他列举了三个关于教师负担的研究报告,——。一是由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牵头的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数据6653份,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二,对9443名教师的教育媒体调查;三是某教育机构针对3000多名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述调查都指向一个重要问题:“双减”后,教师负担大幅增加。戴在这份提案中指出,有%的受访教师选择“教师评价不变”;%的受访教师选择“教师晋升标准不变”。全国各地的评价体系并没有随着“双降”政策的出台而及时调整。

他建议,把“双减”作为各地、各校的“一号工程”。一是建议提高教师待遇或增加教师编制;二是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减轻教师额外负担;第三,改进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体育、美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等。这些安排可以和社会资源合作,包括大学、培训机构、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培训企业。”戴表示,这也有利于培训企业健康转型发展,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各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义和也意识到了关注的相关问题,最近半年,他频频调研沪上各大中小学,发现一些学校在加强课外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课后服务、减负不减“质”上下功夫;然而,更多学校的课外服务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

张义和认为,从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来看,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是一个重要选项。他说,“目前各地教育局和学校引入社会机构进学校的比例和速度远超预期,课后服务社会化即将成为新模式。防范新模式带来的风险,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课后服务机构资质标准,组织公开申报,遴选并公示课后服务机构白名单。”

张义和表示,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会机构的课后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评估,对那些服务质量不达标或存在恶性事件的机构,坚决予以辞退。

此外,一些民主党派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双减”后的课后服务质量上。民进中央的提案在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学习交流、参加体育、艺术、科普、劳动教育等活动的基础上,提出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有才华的学生。

NLD团中央的提案建议,建立课后服务目录和服务准入标准,动态选择服务项目,不断扩大课后服务资源库。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课程资源;他们还建议,建设“兼职教师银行”,招募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和优质非学科“白名单”教育培训机构;民建中央建议,建立平台,分配课后服务供给,形成全区统一、系统的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艺洁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于洋]

“双减”之下 “双减”之后研学教育危机并存

相关阅读

  • 养发馆加盟需要多少钱(养发馆连锁加盟)
  • 三精 双黄连口服液怎么样
  • “双减”之下 “双减”之后研学教育危机并存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