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金融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平均分580,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工作的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银行和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国内分行,还有几大去向:央行、银监会、证券行业监管委员会、保监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高风险财务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社保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待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国家公务员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2013年平均成绩577分,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二。
简介:会计是商业语言。你可以通过公司的账本和会计知识了解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期间或毕业后都会考注册注册会计师。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书。
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以胜任出纳、会计、报税、内审、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柜员、客户经理等工作。各类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或单位;也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财务公司会计助理、代理记账机构、会计咨询服务等岗位。
金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平均分575,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税务等方面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能在财政、税务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就业方向: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财政局、税务局从事税收筹划、审计、资产管理等工作。财务经理、会计、财务总监、会计、主管会计、财务会计、主管会计、出纳、主办会计、财务部经理、总账会计、财务等财务专业的就业岗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平均分573,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4。
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现代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的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奠定了基石。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多个专业方向。并已应用于各个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的积累和创造。
就业方向: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合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高校、大中型企业工作,如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他们也适合独立创业。如果有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就业水平相对较高。另外,名牌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都很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平均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就业方向: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是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创造性人才,尤其是贴近市场脉搏,应用高科技参与传统行业的人才。过去十年,企业最缺的人才是把理论转化为成果的白领,技术过硬的优秀蓝领,各类创新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平均成绩571分,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6。
简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
就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怎么样可在政府外贸管理部门、外贸企业外贸业务与国际市场营销、国家机关贸易经济、市场营销与管理、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务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学科研等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13年平均分571分,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财富管理、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金融、财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从事会计专业。一般需要大量的实际工作才能应用。现在中国的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理财的作用,或者一手抓。资金的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来操作。
投资原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2013年平均分571分,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8。
简介:投资学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学、国际投资、企业投资等研究领域。投资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视野,了解我国投资政策,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素质投资专业人才,以及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投资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无疑为投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不少砝码。一般来说,投资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证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如投资公司、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去一些社会投资中介机构、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参与经营,协助决策或提供专业意见。去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到各大企业的会计或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参与投资规划与决策、财富管理、风险管控。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投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税务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平均分570,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9。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税收研究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税收学科发展需要,在政府财税机关、税收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税收研究机构从事税收工作的复合型税收人才,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学科打下基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级法语专业平均分569,在本省所有文科招生专业中排名第十。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种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语言文字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以去政府部门工作。你可以去出版部门。可以进入旅游行业。这个行业聚集了大量的法国人才。随着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出国。将来你可以当导游,带团去法语国家。可以进入外贸行业。外贸和旅游同样是法国人才的聚集区。你可以在学校当老师。可以做各种企业的翻译。可以去外资企业,主要是法资企业。如果以上几个方面你都无能为力,那么你只能找一份不需要法语的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以经济、法律、管理为主,包括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艺术等九大学科,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创新学科平台。是一所国家级、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共研究生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培养计划、新型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接收机构、 具有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的全国高校,全国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工程,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里格尔联盟成员,中俄经济大学联盟,中俄长江和伏尔加河流域大学联盟,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阅卷中心,中国大陆第七届AMBA和CFA协会认证机构。
学校起源于1948年由中共中央中原局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与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深厚的大学财经。
学校的前身是中原大学,1948年由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筹备委员会主任。1953年,在全国高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和政法学院为基础,中南六省多所高校的政法系聚集在一起,分别成立了中南大学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干部学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为湖北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遭到严重破坏。1971年,湖北大学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1978年1月,学校经湖北省批准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受财政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体。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在司法部领导下,中南政法学院恢复重建。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学院名称。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计划。中南大学财经与中南政法大学合并,新的中南政法大学财经组建于2000年5月26日。2005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6月,学校作为重点建设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南政法大学正式协议财经。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的大学财经。
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经济学院、财税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会计学院(硕士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温岚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
截至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教授300人,副教授570人,博士生导师200人。我校先后聘任长江学者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楚天学者22名,国内外温岚学者教授30名。其中2人被授予温岚学者高级教授称号,12人被授予温岚学者特聘教授称号,75人被授予温岚青年学者称号。此外,其中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大师和“四大群体”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其中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2名全国知名高校教师,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项,湖北省中青年专家48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名。许多的
近年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居政法类高校首位。10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门重大研究项目560余项,教育部、财政部、司法部、科技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20余项,专著800余部,教材800余部,论文800余篇。特别是2013年获得9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代表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包揽了奖项的所有等级和类型,体现了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流研究实力。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000余人,硕士生8000余人,博士生1300余人,成教生3500余人。它每年接受500多名来华留学生。学校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融合、协调、互动。通过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质教材和讲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目前,学校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综合改革项目6个,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1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优秀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00多个学生实习基地。2011年,学校成立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本科创新计划500余项创业培养计划、校级计划490余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4800余项。受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实施一带一路留学生知识产权硕士培养计划,承担50%的培养任务。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质量观”、“特色制胜观”、“协调发展观”等科学的教育理念,突出人才培养“融合、创新、开放”的特色。一方面,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法律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律经济学、经济侦查等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在全国高校公共基础课中首创了普通经济学、普通法学、普通管理学三门必修课,有效促进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门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学校拥有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公开课。入选湖北省五个“荆楚英才”协同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主办、承办和参加了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本科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全国最大的“财经”政法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和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办出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