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5月19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江苏知名人士和在江苏学习、工作的人士应邀齐聚家乡,分享他们对桑子的感受,畅谈家乡发展。为什么江苏的发展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唤起他们的乡愁和故乡情怀?这些都与他们深深植根于江苏土壤的文化基因密切相关。
抱团取暖从文化共生到共同发展
长江东西贯通,运河南北贯通。多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存,构筑了江苏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江苏人抱团取暖,这样可以传宗接代。宋代范仲淹在苏州建立了范亦庄,开创了江南农村宗族养老济贫的先河。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的富家开始纷纷效仿,兴办义庄,造福自家。族际温情使江南成为明清顶级文人聚集地,学术脉络得以延续,文化根基得以传承。
在民族存亡之际,江苏的暖化文化发挥了深厚的力量。面对外国列强的入侵,江苏人民高呼实业救国的口号,投身实业兴国的实践。常州盛宣怀、南通张謇、无锡荣德生、荣兄弟.江苏国内工业抗击洋货入侵。
灾难中,抱团取暖总是给江苏人带来力量。盐城阜宁“623”特大台风过后,记者在阜宁现场感受到了群体的温暖,各项救援工作紧张有序。近日,记者了解到,部分灾区居民已搬入新居……这一切都离不开抱团的力量。
保暖,还要找特色。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江苏制造业大会上强调,越是有特色的东西,越是不可替代的,越是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目前,依靠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江苏人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把帮扶的触角伸向了新疆、西藏、宁夏、贵州、陕西等地。
从华西村的奇迹,到张家港精神,从苏南模式到昆山之路,这些都是共同富裕文化的集中体现。
“人民富裕”和“共同富裕”是“新江苏”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和直观反映。截至2016年底,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人民币和人民币。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和基础竞争力百强县江苏占四分之一。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现在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龙头,GDP超过2000亿元。
集体致富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告诉记者,4年时间,宿迁从2个淘宝村发展到6个淘宝镇、50个淘宝村,45万多人“触电”致富。在一批先富起来的“创客”带动下,网络创业蔚然成风。
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是集体利用互联网换地方的又一个典型。从2006年开始,这个曾经贫穷的小镇带领村民们学习电子商务。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1000元,创造了“农民网络公司”的“采沙模式”。
经济强、人民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江苏“十三五”发展的总目标。在“富民强国”的总目标指引下,江苏以人民富裕和共同富裕绘就发展蓝图。
要求中东部地区"率先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在抱团取暖,集体致富的文化基因影响下,江苏不负众望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阴华西村,是中国六大富村之一,在抱团取暖、集体致富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从2001年开始,华西村先后整合周边20个村庄,形成了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万人的“大华西”,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如今,大华西人均年收入超过9万元,家家过着富裕的生活。
共同富裕是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向小康的中国力量。宁夏的华西村,在江阴华西村的帮助下,也走上了集体致富的道路。宁夏华西村通过多年的集体经营,形成了以枸杞种植、运输、旅游为主的产业格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600元增加到现在的多元化,近200户年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
在江苏,抱团取暖、集体致富是深深植根于土壤中的文化基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集体富裕的道路上,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选择集体富裕是历史的必然。
055-79000(2017年5月20日第02版)
[责任编辑:徐浩]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