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创业资讯门户网站
根据财联创投的数据,5月份,中国碳中和领域共发生32起私募股权投融资事件,较上月的33起减少3%;5月份已披露融资事件总金额约为10亿元,较上月的10亿元增长22.3%。
从投资事件数量来看,本月氢能、(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储能、能源服务、动力电池、水处理等领域最为活跃;其中,氢能领域的5家投资公司,涉及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制氢、氢燃料电池等。
从融资总额来看,热门赛道中动力电池赛道披露的融资总额最多,约为10.1亿元;在中国人寿、川投能源、浙江电力、中信证券投资和国防与民用技术整合基金等七家战略投资者的参与下,中国核电(CNNC)有限公司旗下的非核清洁能源公司中国核电(CNNC)有限公司完成了7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5月份碳中和领域最大的融资事件。
从投资轮次来看,5月份碳中和领域的投资分布较为平均,其中A轮融资事件最多,有9起,约占28%;战略投资事件数量排名第二,8起,约占25%;Pre-A轮融资事件排名第三,6起,占比19%左右。
从各轮投资金额来看,5月份碳中和领域的投资事件中,战略投资事件整体融资金额最大,金额为1亿元。
从投资区域来看,5月份江苏、浙江、北京、广东、上海的碳中性概念公司最受欢迎;从单个城市来看,除了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各有3家,数量最多。
积极投资机构
5月,碳中和布局的投资方包括启迪之星、高蓉资本、沃佳创投、蓝驰创投、线性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联想之星、腾讯投资、湖北亿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万向123股份有限公司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和产业投资方,以及三峡能源、商洛电子、亿纬锂能等上市公司。这一领域也获得了平台以及中关村中诺基金、黔东南生态环保发展基金、广州开发区基金等国资背景的政府引导基金的青睐。
关注值得投资的事件
5月份,中国碳中和赛道10家公司获投资超过1亿元,披露具体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2家。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关注的投资事件
是一家新的国内创业公司,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国际知名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团队成员主导了多项世界级大型民用和公务机项目的适航审定,获得了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25架和23架飞机的TC(型号许可)和PC(生产许可)。
5月5日,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Kance Capital和Linear Capital联合投资。
EVTOL可以为选择出行方式提供一个新的维度,如点对点出行,避免城市拥堵,减少中间的不确定性,优化出行的时间成本。根据风险投资连接的数据,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已有7家电动垂直起降企业获得投资,其中4家在5月份完成融资。赛道获得了顺为资本、线性资本、红杉中国、Xpeng Motors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人的青睐。
坤新能源获3.34亿元B轮投资。
天信能源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制造商,是新能源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企业创新评估实验室,田坤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装置及零部件制造行业的科技能力被评为B级。目前,天信能源及其关联公司公开专利申请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25%,实用新型专利占75%;其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石墨化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复合材料等技术领域。
创投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今,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已有35家企业完成融资,披露金额超过350亿元。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金额披露如下:
贵州尚云是一家给排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服务商。公司致力于提高全县城乡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保障群众水质和饮水安全。公司五大给排水一体化项目主要为剑河县城市给排水PPP项目、黎平县城乡污水PPP项目、从江县城乡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从江县城乡供水PPP项目、麻江县城市污水PPP项目。
5月26日,公司宣布完成1.9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黔东南生态环保发展基金。
创投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今,国内共有8家传统环保企业获得融资,其中2家为再生水处理企业。
5月份投融资事件一览:
广州立华中兴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专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5月26日,利华投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和达意隆(002209。SZ)合资成立广州丽华中央之星。
创业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围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人员成果产业化以及校友科技创业项目进行投资与孵化培育,投资领域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以及生命大健康领域,本基金旨在成为一只优秀的国际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
5月22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昆仑股权投资基金(简称“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启动仪式暨气候投资ESG论坛在海南省琼海市举行。中国石油是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的发起者之一和最大的出资方。中油资产受集团公司委托筹备和设立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中油气候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ilandGasClimateInitiative,简称“OGCI”)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企业,近两年来,中国石油牵头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与成员企业董事长/CEO联合签署发布《OGCI最新发展战略》,联合签署发布《OGCI2021年年报》,联合发起“甲烷零排放”倡议,一起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油气行业低碳转型贡献石油力量。
5月6日,上海临港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临港投资”)拟作为有限合伙人(LP)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认购上海国策绿色科技制造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国策绿色基金”)部分新增合伙份额。
本次交易前,国策绿色基金出资总额为人民币8.81亿元,现拟将基金出资总额增加至人民币13.01亿元。基金主要投向智能驾驶、泛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信息技术等领域,基金普通合伙人(GP)为上海国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策投资”)。
IPO&定增
5月有1家碳中和产业链公司A股上市,募资额3.412亿元。同时,有7家上市公司开展定增业务。
上市公司并购方面,5月共有53家碳中和产业相关标的企业实施并购,其中12家已完成。从披露方行业分类上看,风电、光伏产业链企业居多,分别有10家、7家。从买家方面看,受让后持股比例大于50%的企业共25家,其中9家对标的企业达成100%控股。
并购事件列表如下所示(披露交易金额排名前十):
投融资事件
SummitCarbonSolutions完成超10亿美元股权融资
SummitCarbonSolutions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开发商。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爱荷华州,其项目将捕集美国中西部5个州的数十家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利用长达3200公里的专用管道将其输送至地下,用储碳设施进行永久封存,建成后每年碳捕集封存量可多达2000万吨。
5月11日,该公司宣布已完成超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除了此前已从ContinentalResourcesInc.和TigerInfrastructurePartners等投资者筹集的超6亿美元资金,还包括近期刚确定的来自气候基金TPGRiseClimate的3亿美元,和韩国能源企业SKE&S的1.1亿美元投资。
Group14是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初创企业,致力于开发硅基阳极,阳极可以反复充电和放电而不会发生电力故障。公司的关键技术产品是硅碳粉末,可以用来替代或增强石墨阳极。Group14表示,公司的SCC55材料可以比传统的石墨阳极多存储50%的能量,从而令使用它们产品的车辆充电间隔更长。
5月5日,Group14宣布已经完成了一轮金额为4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德国车企保时捷。Group14首席执行官RickLuebb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在华盛顿州东部建立第二个电池材料工厂。
CarbonCleanSolutionsLtd.是一家气候技术初创公司,总部位于伦敦,主要为水泥窑、化工厂等规模较小的设施近期排放脱碳处理。公司首席执行官AniruddhaSharma表示,该公司的胺溶剂可以减少加热所需的能量,并减少设备腐蚀,从而降低成本。该公司将其专利胺溶剂应用于模块化装置,声称可以在2025年前将碳捕获成本降至平均每吨30美元。
5月18日,公司宣布在C轮融资中筹集1.5亿美元,以继续开发模块化碳捕获系统。本轮由Chevron领投,BloombergNEF(更名后为“BNEFPioneer”)等跟投。
TotalEnergies收购美国第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ClearwayEnergyGroup(CEG)50%股权
CEG总部位于旧金山,是美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通过其上市子公司ClearwayEnergyInc.(CWEN)运营7.7GW的风能和太阳能资产,此外,CEG还有25GW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项目计划,其中15GW处于开发后期。
TotalEnergies从全球基础建设合作伙伴公司(GIP,GlobalInfrastructurePartners)手中收购CEG50%股份,GIP将获得16亿美元现金以及持有其在SunPowerCorporation50.6%所有权的TotalEnergies子公司50%减去一股的权益。该交易为TotalEnergies迄今为止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随着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此举是能源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新绿色能源资产的又一例证。
创投通: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一级市场服务平台,于2022年4月份挂牌上海数据交易所。通过星矿数据、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创新公司数据库、ESG数据库、拟上市公司早知道和行业投研等,为创新公司和创投机构提供从数据产品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